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9993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水保方案汇总(DOC 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至西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方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将认真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和国家水土保持的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和水土保持的的法律和法规,主动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施工环保水保协议,积极努力协调各方工作,保障本工程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担负起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伟大责任。1.2 编

2、制目的为此,指挥部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施工扬尘、有毒有害气体及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或工程所在地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以内,施工污水排放控制在当地方环保部门规定的标准以内,环境敏感地区施工场界噪声达标排放,消除环境污染责任事故。1.2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2.根据工程招标文件的要求,以确保履约为前提,结合我公司施工力量的实际情况,作好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的选定。3.统筹全局,组织好施工协作,积极主动与拆迁单位配合,提供方便,配合管路拆迁。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好平行流水及主体交叉作业。5.质量第一,确保安全,对重点和关键部位的质量

3、及安全制定有效措施。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7.科学地安排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作好季节性施工安排,力争全年均衡生产。8. 制定环保、环卫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扰民,做好文明施工。二、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大同到西安客运专线站前工程1标位于忻州市原平至忻府区境内,线路北起原平西站站前,里程DK166+850,向南经上院村跨朔黄铁路、神沟水库、北云中河、忻保高速公路、穿过柴家庄1#、2#、顿村三座隧道,再跨大运高速公路、进入忻州西站,后经过解原村、穿过忻州隧道、北村水库、肖家峪村后到南梁村,本标段终点里程DK211+192.9,标段全长44.343km。三、组织

4、机构根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本工程环保水保的要求,为保障落实施工环保水保工作,项目分部成立以项目分部经理为组长,一名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及施工队主要负责人担任组员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项目分部环保水保制度,负责施工中环境保护领导工作。各作业队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一名副队长和技术主管为副组长、各工班长、专职环保工程师、专职质检员、安质工程师等的环保领导基层组织,负责落实和督促检查具体的环保水保工作,两级组织各负其责,协调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环保水保组织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经济和技术四个方面,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项目分部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系见框图:计划财务部加强环境教育,

5、宣传有关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强化职工环保意识,现场挂环保标识语牌。及时提供、环保水保所需专项费用将认真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和国家水土保持的的相关规定,坚决贯彻落实“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和水土保持的的法律和法规,主动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施工环保水保协议,积极努力协调各方工作,保障本工程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以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将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担负起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伟大责任。安全质量部中心试验室

6、综合部资金检验试验宣传教育制定废液、废水处理措施及方案,检查督促环保情况,废水、废液达标排放。各作业班组实施负责落实项目分部经理副经理总工工程管理部物资设备部施工材料设备编制能保护环境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垃圾处理和临时设施及环保水保方案。材料堆放有序,防止污染环境。防治噪音污染,及时清洗车辆,采用集油池处理含水量有油污的废水。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框图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阶段1)施工临时用地规划、布置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对规划不合理、设计不达标、标识不明晰的不批准开工。a.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照“安全、环保、合理、适用”的原则规划取土场、弃土场

7、、工区、水池、油库等建设用地。b. 堆料场远离饮用水源地、水井、河、渠、池塘等地表水体。混凝土拌和场、预制场、机械加工点均宜远离居民集中点,距离不得小于500m。砼搅拌站、堆料场、材料加工场应设在居民区的下风向。当无法满足时,应采取适当的防范和隔离措施。c. 划出标识明确、醒目的施工用地界线,禁止越界施工。2)加强施工管理,尽最大可能保护红线外施工沿线的地表植被、土地和沿线生态环境。a.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施工场地、弃渣场尽量占用荒山、荒地,不占、少占良田。b.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禁止超范围砍伐施工界线外的植被,确有必要时应取得所有者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许可。明确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最大程度

8、的避免对周围植被和土地资源的破坏。d.确定征地范围后,应聘请林业技术人员识别征地范围内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对影响范围内所有珍稀濒危植物和古树名树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做好标记。对需要迁移的树木,应先选好移栽位置,并采取措施确保成活。e.为避免机械设备碾压农田、破坏林地和地表植被,应对机械、车辆行使车道及范围做标识和划定,禁止车辆随意在划定范围外有地上覆盖物的地面穿行。对已经被车辆碾压破坏的地表应及时植草覆盖,确保场地内无裸露表土。3)合理选择弃渣场,按照规范弃渣、弃土。a.在选择弃渣场地时,必须考虑地质状况是否可行,是否会因弃渣诱发各种地质灾害。b.弃渣场规划选址应远离河岸、河道。若无可避

9、免需设在河谷的弃渣场,应先取得相关单位的许可,弃渣前先在河谷中砌筑拦渣坝或其他防护工程,并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弃渣不明显束窄河道,不影响河道行洪c.选定的弃渣场必须先做好排水、支挡等防护工程方可弃渣。d.弃土、弃石必须集中,严禁漫坡乱弃。弃方应尽量综合利用,减少排放总量,其余无法利用的应全部运到设计好的弃渣场。e.在施工场地开挖和弃渣场堆渣以前,先剥离表层覆盖层或耕植土,并选择便于储存、不易流失的储土场堆存,做好必要的防护和保肥。施工结束后将弃渣弃土整理、恢复,表面用耕植土覆盖。4)做好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的防护工作,保护自然景观,减少水土流失。a.施工便道尽量使用原有道路,新修便道尽量少占耕地、

10、少砍伐树木、少破坏植被,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自然景观的破坏。b.在施工便道两侧采取工程防护措施,高边坡顶应修建截水沟,低洼处修建沉沙池,水流经沉淀后排入自然沟渠。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原则在便道边坡植树种草,路侧栽植防护林,尽快恢复沿线植被。c.临时堆、拌料场不宜设在沿线河边,选址要隐蔽,尽量不占用自然植被、自然环境好的地方,并要易于恢复。d.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各工点、驻地生活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工程中有效运行。5) 加强生态环保宣传,制定奖惩措施,使施工人员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a.在工地及周边设立爱护野生动物和自然植被的宣传牌,施工工人进场后,立即进行生态保护

11、教育,明确保护责任。b.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知识和相关法规、当地重点野生动植物的简易识别和保护方法等。c.在教育的同时,采取适当奖惩措施,奖励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分子,处罚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d.严禁施工人员乱砍滥伐、偷伐盗猎、肆意捕食鱼类、鸟类及其它野生动物。6) 切实做好各个不良地质路段的防治工作,采取措施预防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制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危机处理计划,要求措施得力,具有可操作性。7) 行驶在既有公路上的运送散料(砂石料等)必须装载适量,严禁沿途漏洒和污染路面。运送易被风吹落的粉状料时进行必要的覆盖;雨季必须保持车辆轮胎卫生,以免污染既有道路。施工现场设置足够

12、的临时卫生设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工作,生活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按规定及时清理或处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少占农田,施工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不损坏用地范围外的耕地、树木、果林、堰塘、水渠及其它设施,保护自然环境。靠近居民区的工点为了防止噪音,选择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居民的干扰。为防止烟尘污染,各种运输车辆使用装有符合中国国家卫生标准的净化装置。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公共设施,如埋入地下的管线电缆等,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或位移的实施措施,并向施工人员交底。施工营地、场地、便道在使用完毕后立即恢复。2、路基防护、排水工程1)路基、路面施工阶段,项目建设区水土流

13、失防治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建立分区防治,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a.路基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先防护后施工。路基、路堑边坡视高度、土质岩石风化程度及稳定情况,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锚固、喷护、浆砌片石坡面防护、草皮防护、砌筑挡墙及护面墙防护。挖方高度大的,按设计要求设置碎落台。路堤边坡视高度、填料性质、水文条件,采用护脚、挡土墙、拱型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护坡道、绿化等方式防护。b.全线设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沉淀池等,各种措施相互连接、配套使用,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以尽快将路基范围内的水流引出路基以外。全线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均考虑用浆砌片石加固。c.有一定汇水面积的路堑开挖前先在挖方坡顶

14、按设计要求挖设截水沟,铺砌防护,把水流集中引出路基以外。施工时由上到下,逐级开挖,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并应尽快砌筑护坡、排水沟、急流槽等设施,以防止坡面崩塌。d.路基的防护工程施工紧跟开挖、填筑工序,边开挖、填筑边防护,缩短施工作业面暴露的时间。绿化植草防护需紧跟,路堑开挖后尽快选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的多年生草种及时植草。e.对于滑坡灾害发育的挖方地段,采取挡墙、锚喷混凝土抗滑桩和削坡等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崩塌灾害发育的挖方路段,应采用较小的边坡坡度,同时按设计要求对坡面进行防护。2)永久防护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补充,综合防治路基、路面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a.路基施工应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规范,优化施

15、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期。b.路堤填筑前先挖排水沟,结合地形和汇水面积在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或临时沉淀池,使雨水在池中减缓下沉,出口处设土工布围栏拦截泥沙。c.路堑边坡开挖应预先做好截、排水工程,当路堑顶为土质含有软弱夹层岩石时,及时铺砌天沟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以减少雨水对路堑坡面的冲刷。d.路基(特别是高填深切路段)施工中,在路肩外侧边坡顶设置宽0.5m、高0.2m防水下泄的堰作为临时性防护,并沿路线纵向每隔50m在路基边坡上设置一条临时排水沟,以排泄路面上的集中汇流。排水沟应在坡脚处设缓冲带,下方修建沉淀池。e.在临时堆土区设土工布围栏,以拦截泥沙减少水土流失。f.雨季施工应做好防、排水工作。雨季来临前尽早疏通工地附近沟渠,以方便暴雨来临时及时排洪、排涝。g.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收集气象信息,不良地质地段路基施工尽量避开雨季。3、桥涵、隧道1)桥涵施工中需采取所有必要的措施,防止泥土、石块阻塞河流、水渠或灌溉排水系统。确保防洪排涝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农田灌溉和水利设施的干扰。a.选择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桥涵水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汛期。b.为防止桥梁墩、台弃渣压缩河道,使桥梁上下游河岸免受冲刷破坏,在桥梁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河岸坡迎水面及桥台锥形护坡地带采用浆砌片石防护。c.涵洞出路基后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