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999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教育思想论坛论文(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沂源县首届教育思想论坛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摘要: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办什么样的学校,这是关乎教育方向和根本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人的精神面貌和利益诉求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那么以人为本和教育是什么关系?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的发展能力为本,以全民教育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本,以终生学习为本,这都涉及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培养的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讲的“素质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

2、育家。教育家办学最朴素的理解就是: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按规律办学、按规律教学;教育家办学要实现学校教育的三个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现代校长、现代教师要坚持走专业发展的道路,要成为中小学教育专家,要成为教育家型的校长、教育家型的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已经成为当今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课题。沂源三中作为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多次召开领导班子会、教职工会,换位思考家长满意的学校是什么?家长最关心什么?他们希望学校做什么?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就像企业要考虑客户的需求一样,学校要考虑

3、家长的需求。一、明确的办学理念是办好学校的前提。把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确定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我们提出“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的办学理念是这样考虑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农村学校,一是学生的年龄在6-16岁期间,九年的义务教育学校生活是孩子的性格、品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养成教育的关键事件;二是九年的义务教育也是学生知识的启蒙和积累阶段,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奠基攻坚段。“为学生打好生命底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时间上的联系,更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的联系,也是办学者的态度和决心,

4、而且已经成为了全校师生与家长的共同愿景与共识。二、结合办学理念,确定育人目标。培养什么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学校以未来的中国教育需要培养合格现代公民为出发点,根据办学理念确立了育人目标:行为规范,思维活跃,感恩励学,志存高远。人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的公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通过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的学习和贯彻,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和法纪意识。人的思维思维活跃。规范行为但不要禁锢思维,在求知、办事、做人的过程中要勤思、善思“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要善于与人交流、敢于碰撞思维,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

5、力、迁移思变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追求真理。人的成长-感恩励学。全体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朋友的帮助,感恩学校和社会的培育;励学“学习没有捷径,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人的理想志存高远。从小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己、对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任。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努力的方向和切实的发展目标,孜孜不倦的去追求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落实育人目标,学生管理形成了以“三爱三好”为主线,即“寻根问祖爱家乡,在家做个好孩子;了解校史爱学校,在校做个好学生;通晓国情爱祖国,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校园文化。1、开展精神文化内化活动。立足学校实际,深入挖掘学校精神

6、内涵,建设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文化。一是开展了“三风一训”征集、评选活动。在广泛讨论、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确定了学校“三风一训”,并在学校东西办公楼的显要位置呈现;二是做好了“三风一训”诠释,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办学理念、“三风一训”做了详细阐释,举办“三风一训在我心中”征文、演讲比赛,逐步让办学理念、“三风一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三风一训”建设,各班开展了“两风一语”“(班风、学风、班主任寄语)征集、评选活动,有利的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三是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创新年活动”,组织了学习规范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开展了“沂源三中学生誓言”、“沂源三中学习座

7、右铭”征集评选活动,评选了沂源三中“十佳誓言”,在学校希望广场文化牌上展示并组织了学生课前诵读,以此加强学风训练。四是打造师生精神风貌,认真开展了以教师“师德”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月”,通过观看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李振华老师事迹改编的电影走进青山, 学习“淄博市教书育人楷模”的师德事迹,组织师德考评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在学生中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文明礼貌教育月”“小手牵大手”等以“礼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落实学生礼仪规范,打造师生良好精神风貌。2、重视校内德育阵地建设,春风化雨育桃李。国旗下讲话内容系列化。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是学校德育教育的

8、冲锋号。学校紧紧抓住这个教育阵地,认真组织好每次国旗下讲话:具体做到形式规范。围绕重点,结合实际,使讲话内容系列化、专题化,体现针对性、系统性、严肃性、灵活性。发挥校园广播站作用。学校广播站始终以丰富学生学习生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为出发点,让学校广播站成为创建和谐、书香特色校园的一个亮点。一是健全机构设置,由团委专人负责,设立站长一名,全面主持广播站工作,下设播音部、 编辑部、小记者部,分别负责播音、组稿和提供校园信息、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国内外重大新闻稿件,收集报纸、杂志上的资料等。二是保证播音时间,每天下午晚饭时间;三是播音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广播站开设了学法指导、新

9、闻直通车、校园音乐风、点歌台等多种栏目。学法指导对学生学习方法、写作方法的指导,也有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如何树立目标、安排时间等问题的交流;新闻直通车栏目主要播放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帮助同学们了解校园外时事,开拓学生视野;校园音乐风主要播放优美的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经典老歌,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点歌台主要是为师生搭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之关系更加融洽,更好地工作、学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德育阵地。学校的校园广播自动播放系统除了承担教学信号、为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提供支持外,学校每天早晨7:00播放山东新闻联播,做到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

10、事关心”;每天中午午饭时间、下午上课前从周一到周五分专题向学生播放音乐作品:周一是爱党爱国专题,播放我的中国心国家我爱你中国等;周二以感恩母亲为主题,播放懂你烛光里的妈妈童年的小摇车等歌曲;周三以感恩父亲为主题,播放父亲爸爸的草鞋父亲和我等歌曲;周四以赞英雄为主题,播放英雄赞歌红梅赞十送红军等歌曲;周五以同学情为主题,播送相逢是首歌二十年后再相会等歌曲,周五下午放学以安全、平安、纪律为主题,播放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回家铁窗泪心声好人一生平安等歌曲,与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相配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音乐育人。读报栏、图书角育人。学校的读报栏由专人负责,每天更换,及时的向师生推荐人民日报大众日报教育报

11、体育报人民法制报等,做到了路线、方针、政策时时报道,经济、文化、体育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书橱,建立了图书角,图书的来源一部分是班级同学提供共享,一部分来自学校图书室,加快了图书的借阅率。德育教室育人。为拓展学校的德育阵地,增加学生的活动空间,每学年初学校都精心布展德育教室,德育教室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团旗、团徽、团的章程、入团誓词、团队活动材料等置于显目位置;活动室的北墙是法制教育挂图,东墙是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挂图,南墙是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挂图,内容详实、图文并茂;通过对德育教室的内容更新和主题教育,通过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为学生发展营造

12、了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共同进步的成才乐园。手抄报符合学校育人实际。学校服务的社区是农村,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举办手抄报展即满足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培养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收集知识的好习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能满足农村学生易操作的要求。学生的手抄报,形式美观,内容丰富,主题体现环境与卫生、生命与健康、环境与文明、法制与安全、自我保护、感恩父母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办手抄报使学生在体验反思中学会做人,做到了外引内化。3、整合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互补。针对初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学校与镇派出所、交警中队、法庭、敬老院、唐山风景区、汇源公司、东里清真寺等

13、驻地部门长期合作,一是请相关的领导担任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交通安全辅导员、法律辅导员、行风建设监督员等职务,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定期来校开展各种辅导与讲座,有效的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养分。二是与汇源公司、敬老院、驻地村、唐山风景区管委会等签定了共建协议书,作为学校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开展实践服务活动。依托唐山风景区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了“爱家乡,爱唐山”征文活动,有5名同学的文章在音体美报发表;与汇源公司共建组织初四年级全体同学到汇源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公司领导为参加参观学习的师生讲述了公司食品安全的各种操作要求和标准、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乳制品车间先进

14、的生产流水线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走向社会、完成毕业年级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实行了零距离对接;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活动队与镇敬老院共建,定期到敬老院进行卫生清理、重阳节购买礼品慰问老年人,为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感恩教育搭建了平台;组织学生到东里东村清真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收到了县市有关部门的肯定。这些基地的讲解员、辅导员、技术骨干就成了学校编外的专业的德育老师,成为了学校“大德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4、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多途径育人。学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等重要文件精神

15、,紧紧围绕办学思想,按照“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人才观和“环境即课堂、活动即课程”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拓展德育渠道,以活动开展为载体,德育活动初步形成系列化,学校把每年的1、12月订为艺术月,开展书法、绘画、合唱比赛和元旦文艺汇演;把2、7、8月订为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月,开展青年志愿者、科技制作、小论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比赛;每年3、4月为体育月,组织跳绳、毽球、拔河、乒乓球、篮球比赛和春季田径运动会;9、10月为感恩月,以教师节、国庆节为主题开展“孝亲敬师”、“爱国守法”教育;每年的2、8月为规范管理月,开展常规落实活动和宿舍文化节等;每年5、6、11、1

16、2月为学习竞赛活动月和法制教育宣传月,开展“勤劳勇敢” “诚实守信”、“自信成功”、“理想信念”、“团结友善”、“自强自立”、“拼搏创新”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道德和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保证每一名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努力将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道德、智慧、健康、美丽、自信、成功的合格公民。三、确定发展愿景,保障学校科学发展。学校科学发展观:顾名思义即是坚持以师生为本,把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做为第一要务。在认真征求意见和研讨的基础上,学校确定的学校近期发展愿景是:温馨的家园,数字化校园,书香的校园、学习型校园、成才的乐园。(一)、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建设温馨的家园。1、明确职责,理顺体制。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中的“整分合原理”,根据学校九年一贯制管理实际,构建了“一校两纵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