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99544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所初步设计的文件内容深度规定(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电所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DLGJ25-81(试 行)h目 录TL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总的部分内容 第三章 电力系统部分内容 第四章 电气部分内容 第一节 一次接线、布置及辅助设施部分内容 第二节 二次接线、直流系统和继电保护部分内容 第三节 通信和远动部分内容 第五章 土建部分内容 第六章 水工部分内容 第七章 概算部分 第八章 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第九章 图 纸 第十章 主要文件协议 第十一章 调相机部分内容 第一节 电气部分 第二节 机务部分 第三节 土建部分 第四节 水工部分 第五节 热控部分 第六节 图 纸HC第一章 总 则TL 第1.0.1条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颁发的设

2、计文件编制和审批办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变电所设计的具体情况,编制本规定。 第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220千伏枢纽变电所二段制初步设计,对其他变电所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参照使用。本规定不作为设计分工依据。 第1.0.3条 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基建程序,没有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和批准的工程选所报告以及完整的基础资料,不能提供初步设计文件。 第1.0.4条 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有上极机关对工程的批示,应符合国家和电力部颁发的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1.0.5条 初步设计应满足以下总的要求: 一、设计方案的论证和确定; 二、土地征用; 三、基建投资的控制; 四、施工图设计

3、的编制; 五、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 六、主要设备材料清册。HC第二章 总的部分内容TL 第2.0.1条 设计依据 一、批准的计划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二、所址报告的批准文件; 三、上级的有关批示文件及技术条件书等(包括文件名称、文号、签发单位和日期)。 第2.0.2条 设计的内容范围 一、所址概况; 二、建设规模; 三、主要设计原则;存在问题及建议;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总投资(万元),单位造价(元/千伏安)。 2、钢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吨或立方米)。 3总占地面积,所区占地面积,宿舍生活区占地面积,进站公路占地面积(平方米或亩)。 4、场地利用系数。 5、土石方量,分挖方、填方(

4、立方米)。 6、定员编制。 五、环境保护措施,绿化内容。 六、施工用水、电、通信及交通的考虑。HC第三章 电力系统部分内容TL 第3.0.1条 与变电所有关的系统概况、系统发展规划、变电所在系统中的作用。 第3.0.2条 变电所各电压侧的负荷,出线回路数、方向和分期建设情况,母线穿越功率,系统同期点要求等。 第3.0.3条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容量、相数、台数、卷数接线组别、调压方式(有载或无载,中性点或线端调,调压范围,分接头)及阻抗等参数的选择。 第3.0.4条 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型式、连接方式等的选择。 第3.0.5条 中性点接地方式,660千伏接地电容电流的补偿设备选择。 第3.0.6条

5、 电力系统稳定及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变电所的要求(如遥切、解列点等具体要求和措施)。 第3.0.7条 电力系统远景(变电所投产年起510年)阻抗归算到变电所有关电压母线的计算。 第3.0.8条 电力系统日期(投产年限)最大最小运行方式各序阻抗归算到变电所有关电压母线的计算。 第3.0.9条 根据变电所有具体情况必要时提出与变电所有关的电力系统稳定、潮流、无功补偿、电压调整等计算。HC第四章 电气部分内容TL 第一节 一次接线、布置及辅助设施部分内容 第4.1.1条 电气主接线方案比较与确定(本期及远期);分期建设过渡方案。各级电压出线名称。 第4.1.2条 主变压器型式及规范。 第4.1.3条 短

6、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的依据和结果。 第4.1.4条 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比较。 第4.1.5条 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方案比较及形式选定。 第4.1.6条 所用电接线方式论证;所用变压器及配电屏型式选择,布置方式及近、远期问题的考虑。 第4.1.7条 主控制室布置方案比较;控制楼各层布置方式 第4.1.8条 过电压保护及非标准设备绝缘配合。 第4.1.9条 污秽、地震地区电气设备的抗污、抗震措施 第4.1.10条 主要照明方式。 第4.1.11条 压缩空气系统及设备选择。 第4.1.12条 辅助设施及其他(检修间、油务设施等) 第4.1.13条 计算项目如下: 一、主接线方案比较计算; 二、短路电

7、流及设备选择计算; 三、新型配电装置尺寸校验计算;导线机械力学计算(采用新结构时); 四、防雷保护计算; 五、所用电负荷统计及所用变压器选择计算; 六、压缩空气系统计算。 第二节 二次接线、直流系统和继电保护部分内容 第4.2.1条 控制方式及控制信号型式选择。 第4.2.2条 直流系统的接线方式;蓄电池及充电设备选择。 第4.2.3条 元件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原则及选型。 第4.2.4条 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方式及选型(对于非常规保护装置应说明有关计算、分析、技术条件等)。 第4.2.5条 计算项目如下: 一、直流负荷统计及蓄电池、充电设备选择计算; 二、继电保护选型计算。 第三节

8、通信和运动 第4.3.1条 系统通信设计及高度关系对变电所的要求。 第4.3.2条 通道组织(包括载波通道、高频保护通道及远动通道的统一组织)。 第4.3.3条 所内通信设备选型;至当地曜局等通信设施的选择(包括通信线路的规格、对数等)。 第4.3.4条 事故备用电源。 第4.3.5条 其他通信通道组织及对变电所的要求。 第4.3.6条 通信室布置方式。 第4.3.7条 远动化范围;远动装置选型及其对变电所的要求。HC第五章 土建部分内容TL 第5.0.1条 概 述 一、所区自然条件和设计的主要技术数据: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所区地质种类、地质构造、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主要指标;所区地

9、震基本烈度及确定的依据;地下水的类型、深度及其对混凝土侵蚀性的评价。 2、水文气象: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积雪厚度、土壤冻结深度。 3、主要技术数据:基本风压值、雪荷载、地震设防烈度和地基容许承载力。 二、主要建筑材料: 1、现浇、予制及予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的混凝土标号,钢筋品种。 2、特种水泥、钢筋和其他特种建筑材料。 3、地方性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 第5.0.2条 变电所总图与交通运输 一、全所总体规划:所址位置与工业企业、机场、军事设施、城镇、供排水地点、交通运输和负荷中心等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区、生活区的规划(布置若遇拆迁应提出拆迁要求);所区设计座标、高程与测量系统的

10、关系。 二、所区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原则的论述,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和推荐意见。 2、论述主要建(构)筑物的方位和主控制室朝向的选择、建(构)筑物群体的空间组织。 3、主辅生产建(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及变电所出入口的布置。 4、屋外配电装置场地处理及所区的绿化措施。 三、竖向布置: 1、竖向布置方式和建筑物室内外设计标高的确定。 2、所区土石方工程量的综合平衡、弃土迁移、回镇土来源的确定。 3、所址标高的论述、所区防洪措施的规划和所区场地雨水排水系统的选择。 四、交通运输:所内道路的布置原则、路面宽度和路面材料的选择与确定;所外公路设计标准与路线规划;主变运输的技术条件及

11、措施。 5.0.3条 变电所建筑 一、主控制楼建筑: 1、主控制楼的开间(柱距)、跨度、各层楼面标高、天棚标高(或屋架下弦标高)的确定;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安全出入口的设置。 2、控制室、蓄电池室、所用盘室、载波机室、辅助附属房间等的设置。 3、采光、通风、隔热、保温、防噪声、防火、防晒、防眩光等措施。 4、主控制楼立面处理和室内外装修标准。 5、楼地面、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 二、屋内配电装置建筑:平面布置、开间(柱距)、跨度、层高的确定;交通、安全出入口的布置;采光、通风、防火措施;楼地面及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及室内外装修标准。 三、辅助、附属生产建筑、生活福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和建筑面积确定的依

12、据与原则;生活福利设施的规划意见。 四、主要建(构)筑物间考虑了空间交通联系的应予说明。 以上说明内容如在图中已表示清楚的可不再重复。 第5.0.4条 变电所结构 一、主控制楼结构: 1、承重结构体系及结构选型、楼屋盖结构方案。 2、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和基础型式的选择。当遇软弱地基和特殊地基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或提出人工地基方案,并对基础型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及设计原则的论述。 二、对主辅建(构)筑物的结构布置,结构型式和主构件继面的选择。 三、抗震措施。 四、屋外配电装置架构的布置,结构型式及构件断面的选定。 第5.0.5条 采暖通风 需要采暖通风房间的采暖通风方式、负荷及主要设备型号。 第

13、5.0.6条 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项目、名称内容、设计依据、并对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加以论证,同时提出对施工的技术要求。 采用典型设计、优秀设计图纸及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定型构件、配件项目的主要内容。 第5.0.7条 对施工技术力量的调查或要求。HC第六章 水工部分内容TL 第6.0.1条 所区自然条件 一、水工建(构)筑物地段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气象。 二、供水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及水质评价;变电所地区附近的工农业用水情况。 第6.0.2条 供水方案的选择 一、需水量及水量平衡。 二、供水方式。 三、主要设备的选择。 第6.0.3条 生产、生活、消防给水系统;给水处理;生活污水、雨水、生产废水的排水系统;事故排油措施等。HC第七章 概算部分TL 第7.0.1条 概算的内容及表式按现行的水电基本建设概予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7.0.2条 概算说明书的编写应包括工程规模、本次概算的范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