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994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龙的传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七册 龙的传人 转帖 2008-11-01 22:20:01 字号:大 中 小 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4页面。

2、前两页主要是“欣赏评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书中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局部),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并采用亮丽的黄、蓝、白、紫等颜色;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隋代赵洲桥石栏上的双龙、明代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为大家展示了不同时代龙的造型变化,以便了解龙的演变过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在民间,很久就流传着龙生九子

3、的说法,书中出现的是:螭吻: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蒲牢:平生好鸣,它的头像被用作大钟的钟纽;在教科书第2页有龙各部位的分解图,并有鳄、蛇、马、鹰、鹿、云的局部和龙进行直观比较,了解龙各部分的象征。龙是观念意识物化的神灵造型,是人们千百年来虚拟的形象,自然界中并没有这样神奇的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龙的图形虚拟、组合,集飞禽、走兽、水族及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龙身如蛇,灵敏矫健,龙鳞如鱼鳞,条理有序,龙爪如鹰爪,扎实气魄,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从以上不同部位我们可以看出,人为龙选用了不同动物的部位,是摄取了最精华、最完美的部位,集如此多的优势于一身的造型自然是

4、万物之灵,同时也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本课在教科书第3页中集中介绍了几种民间的龙文化,元宵节舞龙灯,端午节赛龙舟,澳门市民为迎接回归祖国的怀抱进行舞龙活动。教科书第4页中,集中反映了“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2.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

5、,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方案一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

6、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

7、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0展示资料、交流:(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 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

8、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方案二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课本及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1.谈一谈,引出龙的传人。(1)提问:你认识龙吗,能用你的语言给同学形容一下吗?你知道有关龙的故事吗?说说你最喜欢的故事。(2)引出:龙的文化、历史,“龙生九子”的传说,我们是龙的传

9、人。2.找一找,龙的形象特征。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1)请学生找一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2)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3.议一议,富有个性的龙。(1)“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2)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4.画一画,寄托美好心愿。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有关龙的图片、能折成纸三角的适

10、宜纸张。(教师)课本及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展示交流、丰富感官。(1)书本中的内容、学生收集的图片、教师收集的图片展示了不同材质制成且不同造型的龙的形象。(2)小组内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全班展示。2.龙的活动、集体参与。(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2)端午节赛龙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现已发展成国际赛事。提问: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探究学习、纸接龙舟。(1)分小组进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意识”。纸接龙舟的元件纸三角,是怎样制作的?龙头、龙脖子、龙身体、龙尾巴分别怎样插接?纸龙个部分的颜色怎样搭配?(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龙最美、最长、最牢固。“竞争意识”。4.展示评价、审美提高。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课后:布置学生画画龙舟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