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98995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执政能力建设调研报告 *年是村支两委换届之年,对我乡村支两委换届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村党组织建设状况的新特点、新启示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绝大部分都基本上能够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但农村经济体制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亦不容忽视。 一、经验与启示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够与时俱进,自觉地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一)村民会议与党支部或村委会关系明确是农村党组织健康发展,干群关系和谐,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先决条件。上级给予的惠

2、民支农政策及道路、水渠等村公益事业经费筹集方案,村民委员会须提请村民会议论决定,方可办理,这有效地监督了村民委员会办事的公正性与公平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朝阳乡洪源村去年村级公路建设中,筹资2万元,硬化了一条村组水泥路,整个筹资方案,经村民会议谈论通过,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挖掘了群众的潜力,使得整个工程能顺利进行,羸得了全村的一致好评,树立了村委会的威性。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和谐,职责明确,调动了村支两委干部向心力、凝集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才能,使得班子团结、战斗力增强。 (二)村级账目清晰,账目公开明朗是农村党组织健康发展,干群关系和谐,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

3、和凝聚力的必要条件。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个别村因账目不清,干群关系非常恶化,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非常差,从而造成了换届选举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廉洁和公正是农村党组织健康发展,干群关系和谐,始终保持较强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条件。农村党支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党支部的一切活动几乎都和所在村的农民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党支部成员本身也都是农民,要和农民一样承担各种义务。在计划生育、宅基地、集资、公益事业义务工等一系列涉及农民利益的具体问题上,村干部自身如果不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平公正地去处理,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号召力就受到削弱。更

4、有甚者,如果党支部领导成员利用职权,以村里项目建设名义筹资到的公款,以权谋私,吃吃喝喝、多吃多占、必然遭到群众的反对,轻者会使党支部一盘散沙,没有任何战斗力和号召力,重者则会导致群众上访告状不断,党支部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分析研究几个优秀党支部的成功经验,一个最根本共同点就是村支两委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村主任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朝阳乡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洪友生和洪源村党支部书记吴华初都是担任村支部书记多年的老党员,他们20多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默默地奉献,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当被问及经验和体会时,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我把群众当作我的父母,从感情上贴近他们,从内心上想着他们,从行动

5、上为了他们,为他们做事,一是靠公正、二是靠廉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认为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乡亲,自己也迟早要跨台。”朴实的话语,说明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没有党支部成员的廉洁和公正,就没有基层党组织长久的巩固和发展。 (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之所在。随着广大农民和农村党员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经验表明,把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党组织的自我约束与群众的民主监督相统一,把党组织深深植根于民众

6、的沃土中,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之所在。 一是切实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用党内民主推动和保障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先进基层党组织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党内民主制度比较健全,党支部大会在党内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如慈利县朝阳乡合堰村支部、实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做到公开、透明,不搞暗箱操作,从而大大增强了党支部自身的凝聚力。 二是党组织自觉置于群众有效的监督之下,通过民主监督来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廉洁高效和科学决策。一些先进党支部的经验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廉洁高效、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党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要有很强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但仅靠这些是不

7、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尤其是民主监督。万福村党支部书记杨军2021年就任支部书记后,为凝聚民心,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帮助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村民议事会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把党支部活动自觉置于党员和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在财务管理上,村里所有开支先由支部书记审查签字,而后经村理财小组复审后方可开支。 (五)是建立市场社会管理模式的农村党组织运行机制。 一是积极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通过争创“五好”村党支部,使各村党组织进一步确定了自己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找出了自身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赶超的目标,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活力,使相当数量的

8、基层支部焕发了生机。 二是根据农村现实状况,提倡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的任职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村存在的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张皮”现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以来,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但由于村委组成人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而支部成员由上级党委任命或由党员选举产生,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鉴于此,提倡试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的任职模式,即把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村委主任候选人,这样既给党支部书记增加了“民选”的压力,强化了民主意识,拓宽了村民对党支部民主监督的渠道,又避免了“两张皮”现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是保持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加

9、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针对一些后进党支部存在的制度不健全、班子整体素质差、支部书记自身不够廉洁的情况:乡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健全党员活动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党支部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同时,还推行了村财乡管、定期审计村级财务、村务政务公开等制度,从外部强化对村级班子管理和约束。这些制度和措施,对保持村干部的廉洁,维护村干部的团结和稳定,促进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矛盾和问题 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民思想,大部分村党组织能适应它,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农村党组织所承担的繁杂棘手的工作任务与其所拥有

10、的调控能力和手段不相匹配,使相当数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疲于应付,凝聚力、号召力相应减弱。随着中央惠民项目的增加,他们对党支部、村委会的依赖程度降低,党组织在农民利益分配关系上的调控能力已很微弱,进而导致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减弱,缺少完成农村复杂任务应当具备的能力和手段。调查中,有相当数量的党支部书记反映说,如今的支书不好当,农民不好管理,整天任务压头,疲于奔命,而出了问题又没有人给撑腰。在国家、集体与农民利益相抵触的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解决它。同时对农民提出的生产经营、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要求,党支部却无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党支部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力度不强,久而久之,

11、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就会受到影响和削弱,干群关系受到影响,甚至会积聚与群众的矛盾。据对朝阳乡双垭村、潮阳村两个村、30名普通农民和50名党员的问卷调查(以下简称问卷调查),只有18%的农民认为本村干群关系较好或很好,有5.6%的农民认为干群关系处于一般状态,有31.3%的农民认为干群关系较差或很差。 (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也不断影响着农村党的生活。虽然,在我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不乏勤廉兼优、无私奉献者,他们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也确有一部分党员以个人利益代替党的利益,用等价交换原则代替党性原则。据调查,有一些村党支部书记的职位长期空

12、缺,却物色不到合适的人选,细究其原因,一方面有本事、有能力、有致富路子的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当村干部,因为当村干部报酬低,工作难开展,还要得罪人,愿意自己致富不愿带领大家致富;另一方面,一些挤破头皮想当村干部的人,其根本动机是为了利用村干部的职位去谋取个人利益,而自己又缺乏致富本领和群众威信,更有甚者部分老支书记,害怕别人抢他支部书记位子,从不培养接班人。例如,朝阳庙岗村,其中一任是国家教师退休干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致富经验,本人也通过多种渠道向乡党委表达想当村于部的强烈愿望,并表示,一旦上任,一定廉洁奉公,把自己能力、才华和多年积累的财富贡献给父老乡亲可上台不久,便因以权谋私,在本村群众

13、的上访告状声中被撤换。诸如此类的情况,使我们的理想、宗旨教育与农村党员所见所闻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使党组织思想建设处于较为困难境地 (三)在对村干部的管理上,不同程度存在着激励不足、约束软化以及权利义务脱节等问题,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应有的良性互动机制 首先,乡里财里非常有限,无法实现对村干部应有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一是村干部低微的工资报酬与其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从而使相当数量的村干部在实际利益少和工作负担重的比较中削减了政治热情,弱化了工作的责任心,利用职权寻求合理报酬以外的灰色收入,如原庙岗村支部书记利用公款吃喝等。二是对勤廉兼优的村干部,一般难以给予应有政治荣誉,更没有在政治上升

14、迁的机会。按通常惯例,村里按时完成乡政府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计划生育工作未被查出重大问题,党支部可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支书被评为优秀党员,这基本上算是最高奖赏了,从而使村干部缺乏使工作更上一层楼的内在动力。 其次,农村党员干部权利和义务的脱节,也影响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村干部除了和一般农民一样承担着集资、纳税、义务工等各种义务外,还要担负起村里许多繁杂棘手的任务,如开会学习、计划生育、迎接名目繁多的各类检查等,严重影响自己家的生产和经营,而合法报酬又十分低,这也是一些有能力的农民不愿当村干部的重要原因之一。 凡此种种,使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缺乏应有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是村干部不好选,

15、不少有能力、有威信的人不愿当干部,尤其不愿当村支书,在个别村甚至出现了“有本事的不想干,想干的没本事”的现象。其次是村干部不好管。由于激励不足和约束软化,村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多吃多占的现象比较普遍,已成为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问卷调查显示,只有.6的农民认为村干部“廉洁”,认为村干部廉洁程度“一般”的占597%;认为“不廉洁”或“腐败”的高达37.7%。在个别村甚至出现了“一上就贪,一贪就告,一告就散,一散就乱,一乱就换”的恶性循环。 (四)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的影响以及宗族和其它落后势力的抬头,威胁和损害着农村党组织的政治生活环境 一是社会上各种腐败现象损害着党组织的肌体。如名目繁多的收

16、费、罚款,国家工作人员的贪脏枉法、干部使用上的任人唯亲等多种腐败现象,都会在村级干部的面前赤裸裸地表现出来,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耳问目睹的各种不合理现象,使他们愤愤不平,而又无可奈何。问卷调查显示,547%的农民党员认为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令人失望,还有5.5%的党员认为一些干部的行为使党失掉了民心,进而削减他们敬业为民的政治热情,有的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受一些负面典型的影响而予以效法,损害着党组织自身的肌体。 二是宗族势力家族派性根深蒂固。这严重干扰着党组织的建设。在当今农村,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在走访调查中,经常听到一些群众反映,单门独户或宗族势力弱的党员难以被选进支部班子,尤其是支部书记;如果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背景,即使被选进支部班子,干得也会相当艰难。而这些宗族势力强的党员当选后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