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98666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学旅行,我在学习的路上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爱心去寻找,带着理想去探索,带着自信上路,研学旅行永远在路上!题记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一、加强认识,充分理解研学旅行的意义。1、研学旅行能拓展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路就是书”的观点。研学旅行,就是路和书

2、的高度融合。学生学到的大多是书本知识,缺少的是接地气的感性知识,研学旅行活动促使孩子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一方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如果说孔子周游列国,只为传播自己思想的话,那沈括如果没有那股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怎能写出梦溪笔谈?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徐霞客,如果不能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又怎能留下著名的徐霞客游记?研学旅行确实是增长学生能力的一把金钥匙。2、研学旅行也是一堂安全教育体验课。在研学旅行中,老师家长们都会担心安全问题:这么多孩子一起出门,怎么照看的了?会不会碰到交通意外?万一走丢了怎么办?安全是头等大事,是研

3、学旅行的底线。事实上,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如何保证自身安全,这本身就是一堂安全教育课。乘车要系好安全带;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危险区域不随意乱闯诸如此类的安全常识,在研学旅行中实践,更容易使孩子们“入脑入心”。再者自我保护这是人的天性,关键时刻能督促孩子找点子,想办法,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能力,这比纯粹的说教好百倍。3、研学旅行既能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同时又能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在活动中孩子们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克服,不但增强了关心他人的意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也在活动中得到强化。另外,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除了“智育”在学校教育发展比较好之外,其他的德育、

4、体育、美育等因受到学校各种条件的制约,都有一定的欠缺,学校教育更多的注重了“知”而缺少了“行”对于孩子们成长的意义,而“研学旅行”这样一个项目却能直接实现这几方面的发展,将“知行合一”的思想落到实处。4、研学旅行增进了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在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着“严父”的角色,教师与学生虽然近在咫尺,却如隔天涯,学生对教师的敬畏远远大于亲近。研学旅行活动能使教师融入到学生之中,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平时的表现,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育学生。总之,研学旅行活动给老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得到碰撞,彼此之间互相理解,思

5、想的感情在这里得到交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更加融洽,关系更加和谐。二、认真组织、精心准备。1、根据主题、确定内容。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文化知识比较单薄,因此组织研学旅行主要以近距离的乡土乡情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这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化层次,孩子们参与的热情高,也能从中收到教育和锻炼。如,结合世界环保日,我们组织开展了“争当环保卫士,共建绿色家园”的研学活动,参观污水处理厂,同学们学到了污水处理的知识,更懂得了工人师傅劳动的艰辛。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组织的是“粽情粽意多彩端午”研学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包粽子、搭帐篷,收获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中秋节又组织了“月饼DIY喜迎中秋节”的研学活动,孩子

6、们在一起做月饼、烘焙月饼,默写带“月”字的古诗词,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深切体会到节日里特有的教育意义。重阳节到来时我们再次组织“登高赏秋色,番薯赠长辈”的活动,事后孩子们说:当我们把自己挖的地瓜送到爷爷奶奶的手中时,看到他们那灿烂的笑容,听着他们对我们的赞美,心里真是太高兴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不但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还能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的好习惯。2、召开家委会,划分活动小组。组织研学旅行前,召开家委会,充分研究活动方案,公布活动详细计划,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

7、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参与的情况划分好活动小组,选出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坚决杜绝单独行动的现象发生,确保每一个人的安全,也避免了带队老师、家长喊破喉咙也维持不好纪律的现象。3、活动中加强指导。研学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研学活动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只是走走逛逛。除了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写清活动的内容、完成的任务外,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也一直不停的提醒学生,你想要做什么,你正在做什么,让学生时刻处在思考中,处在参与活动中,并让他们小组一心想办法来完成任务,并把所学所感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有体验有创造,加入

8、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走马观花。4、活动后及时总结。首先是用好学校的研学旅行体验卡。体验卡从研学的内容到研学的感受都写得特别详细,要求学生在认真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并以此激发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真正的学有所获。三、学生的感想,家长的评价。研学旅行在家长和孩子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们感受深刻:刘润琳:今年在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下,我参加了多次中队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进了和同学们的友情,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吃苦耐劳,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刘函宇:端午节期间,我们开展了“粽情粽意 多彩端午”为主题的端午节研学旅行活动,学习

9、包粽子、搭帐篷,并进行了拓展活动,收获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李俞可:我参加了 “登高赏秋色 番薯赠长辈”为主题的重阳节研学活动,我们先来到雪山红叶林登山、观赏秋色。又到马莲台的农庄进行田间劳动,亲自挖番薯,体会到了田间劳动的辛苦,回家后把亲手挖的番薯送给长辈们,祝长辈们重阳节快乐!从我做起,敬老爱老,孝敬长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杨书涵妈妈:每次参加班里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跟一群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自己都感到年轻了很多,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他们高举队旗,昂首阔步的行走在大路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放松身心,放飞心情,舒心的笑脸,矫健的身影,都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总之,研学不是享受,而是一种体验。它不仅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的亲近感、增强对集体生活和社会公德的体验,也能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努力创造机会,组织更多更好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