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9594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卷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完成12题。1.有关图中a、b、c、d四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A.bacd B. bac=d C. bd=ca D. bdca2.图中河流的主汛期,最不可能在A.12月至次年2月 B.3至5月 C. 6

2、至8月 D.9至11月下图示意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读图完成34题。3.有关两河流域流经地区的说法最可能是A.该地区河道弯曲,可推知地势平坦开阔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由东南流向西北 C.该地地质构造既有断层也有褶皱 D.实施河流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是发电和航运4.计划在MN之间修建一条公路, 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则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读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转变模型图(P点对应时间预测在2045年前后),完成56题。5.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医疗生活水平 B.

3、人口政策 C.交通条件 D.人口流动6.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是A.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C.接受外来移民 D.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遮蔽区范围随季节有变化)。读图,完成78题。7.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北纬45附近 B.南纬45附近 C. 北纬20附近 D. 南纬20附近8.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河流右岸 B.河流自东向西流C.遮蔽区最大在1月 D.遮蔽区最大在7月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

4、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 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下图为某年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图。读图完成911题。9. 位于流域型城市上游的城市A. 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B. 多为下游城市提供劳动力C.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保护较好D. 所在地区水质清洁10. 图中各城市A. 哈尔滨“流域范围”最大,“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B. 长春“流域范围”最小,“流域范围”内各城市间联系最紧密C. 沈阳位于河流下游,水运最发达D. 大连虽距各“流域范围”内其他主要城市较远,但与其

5、他城市联系密切11. 在城市流域中,下列关于“河流”流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 吉林长春沈阳 B. 抚顺沈阳哈尔滨C. 大连沈阳长春 D. 哈尔滨长春吉林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冷 冰川融化加剧 冰川面积扩大A. B. C. D. 13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6、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A. B. C. D. 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工人在绿化区地下铺设了一些装置(如下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在地下铺设该装置的直接作用是A防震减灾 B娱乐休闲C加固地基 D回收雨水15如果在该城市各小区和公园推广该工程项目,其主要效益有减轻地震危害 丰富居民生活 延长楼房寿命增加雨水下渗量 缓解城市内涝现象A B C D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618题。16.下列时段板块移动

7、速度最慢的是A.距今60100百万年 B.距今100120百万年C.距今120140百万年 D.距今140160百万17.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18.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读我国浙江某山地A、B、C三点的海拔和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统计图,完成1920题。19. A、B、C之间地形成因是A.背斜成山 B.背斜成谷 C.向斜成山 D.向斜成谷20. A、B、C之间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

8、用中国传统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读中国传统村落在八大地区的空间分布图,回答2122题。21.由图可知,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是A. 北多南少 B. 东多西少 C. 西南地区最多 D. 西北地区最少22.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较小的是A.离海远近 B. 地形地貌 C. 文化习俗 D. 农耕文明海岸线分为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下图示意19502010年中国大陆沿海主要海湾自然岸线长度及其占岸线总长度的比例变化。读图完成2324题。23.中国大陆沿海岸线总长度减少最明显的时段为A.19601970年 B.

9、19701980年 C.19801990年 D.19902000年24.导致自然岸线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 B.海水侵蚀增强 C.海湾岸线开发 D.流域植被破坏读我国某地某年的气候资料图,回答2527题。25.该地可能位于A.东南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26.该年我国最有可能出现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27.该地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是A.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B.热量充足,可以种植亚热带作物C.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D.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但春旱严重读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构成示意图,完成2829题。28

10、.北京市常住人口A.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的户籍人口数量减少B.阶段二,外来人口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C.阶段二,北京市的自然增长率减少D.阶段一到阶段三,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逐渐严重29.有关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情况的原因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阶段二,人口增长变化主要是大量外地学生入京读书引起B.阶段三的人口增长变化,说明北京市经济有所衰退C.阶段二,房价上涨;阶段三,房价下跌D.三个阶段的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对城市教育资源产生压力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完成3031题。30.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

11、风蚀作用的是A.盛行风风速大 B.地表坡度大 C.土壤颗粒大 D.植被覆盖率低31.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C.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雅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渔业产量的重心常用来描述渔场时空位置的变动状况。下图是12月7月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非洲西海岸)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32.图示时段该中心渔场位置变化的特点是 A.随经

12、度变化幅度较大 B. 月变化特征明显C.随时间先向北后向南 D. 南北向变化幅度较小33. 导致该渔场中心位置变化的原因是A.冬半年,偏北风强劲南下,形成的上升流南下B.夏半年,偏南风强劲北上,推动加那利下降流北上C.冬半年,几内亚湾暖流增强,推动加那利上升流南下D.夏半年,东北信风势力增强,形成的下降流北上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3436题。34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A淡水枯竭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破坏 D气候变暖35该岛发展耕作业的制约条件主要是A劳动力过少 B热量过低 C地表过湿 D地势过低36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降水过多 D人类破坏大高加索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约1 200 km,最宽处达200 km,山势陡峻,具有完整的垂直景观带谱。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 642 m)是欧洲第一高峰,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地理坐标为(4321N,4226E)。据此完成3738题。37.大高加索山脉从基带开始的3个垂直自然带依次是A常绿硬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带 B温带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高山灌丛带高山草甸带 D针叶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38.厄尔布鲁士山高山冰川带(图中阴影部分)的分布类似于读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