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94048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管悬挑外脚手架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仙岳大厦”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 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工程概况“仙岳大厦”工程共计三十一层,裙房三层建筑,其中一层高 3.9m,二层高 3.3m,三层高 4.5m,四层以上层高均为 2.9m。本工程地下室22,二层建筑面积 ,裙楼一层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为222,677.1 m,三层建筑面积为 860.0 m 四层以上建筑面积为为 880.1 m 由于本工程外架不受回填土的影响, 可以直接坐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故裙楼部分外架不需悬挑, 直接坐落在地下室顶板之上即可, 但地下室顶板需用支撑加固处理。 主楼部分脚手架采用钢管悬挑架每五层一段挑设,分段搭设情况如

2、下:1、五 九层,即在第五层预埋悬挑系统,斜挑钢管从五层外梁预埋件上往上支撑在外架外排第二步横杆上,再从六层外梁预埋件上拦设斜钢管至架底 ,预埋件间距 1.5 米,脚手架搭设高度14.5M,计九步架;2、十十四层,即在第十层预埋悬挑系统,预埋件间距1.5 米,脚手架搭设高度14.5M,计九步架;3、十五十九层,拆除第五九层脚手架翻转至此,即在第十五层顶预埋悬挑系统,预埋件间距1.5 米,脚手架搭设高度14.5M,计九步架;4、二十二十四层,除第十十四层脚手架翻转至此,即在第二十层预埋悬挑系统,预埋件间1.5 米,脚手架搭设高度14.5M,计九步架;(1)5、如上,二十五层二十九层,三十三十一层

3、,翻转下部材料继续搭设,三十层后脚手架搭设至顶。悬挑脚手架简介:扣件式钢管悬挑架是为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做到简单轻便、装拆容易、多次周转、节约材料、方便操作、牢固稳稳定,在设计荷载下使用不变形、不倾晃,满足正常施工操作、人员行走、材料堆放的要求。 该项技术己在许多地区高层建筑施工中普遍使用,为达到安全使用等目的,特编制本施工方案。二、材料质量要求1、钢管采用 483.5 焊接钢管,质量必须满足现行钢管技术规定标准CB-700-SS,3#镇静钢 ,不得使用锈蚀严重 (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其机械性能符合(GB-978-67)规定 KT33-S 技术标准。

4、扣件的附件(丁形螺栓、螺母、垫圈)采用材料符合 碳素结构钢(GB700-79)中 A3 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钢管和扣件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 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 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 6mm,必要时进行抗滑扭试验。2、脚手板选用竹笆板,开口为1000mm 1000mm,不得使用腐烂、散边或破损严重竹笆。3、安全网:栏杆围网选用合格的聚氧乙烯编织的1.86m 的密目式安全立网。)2(三、标准层扣件式钢管悬挑脚手架搭设设置挑杆 1 、杆件搭设顺序: 按平面布置预留大横杆设立斜支撑纵向水平布置立杆扶手水平杆2、脚手架从建

5、筑物的第五、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层底板板面开始搭设,将外架横档(即小横杆)伸入楼层内,在小横杆上离墙250MM 设置内排大横杆,距离内排大横杆1000MM 设置外排大横杆,再在内外排大横杆上设置挑杆与下一层外梁预埋件上,承受此一挑架体的重量。脚手架搭设如附图一。3、挑杆不设接头,与楼层预埋件必须是交叉点。为增加扣件抗滑荷载,挑杆上端采用双扣件。4、扣件扭力距4060N.m,抗滑荷载 8.5KN 。5、拉杆不设接头,与楼层预埋洞必须是交叉点。6、立杆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 1.0m,步距 1.8m,每楼层、每隔四跨立杆,设一连墙杆。连墙点的设置: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产

6、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A、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B、连墙杆按每一层每四跨设置,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且与建筑结构外梁上预埋的钢管拉接,拉接必须牢固;)3(C、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7、要注意架体悬挑部份的水平及垂直度,防止架体变形扭转受力,要防止架体中部下垂和外倾。8、纵向水平杆设置于小横杆之上,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十字扣件与立杆相扣。9、纵向水平杆采用对接扣件,接头不能在同跨内,相邻接头应错开 500mm 以上。如采用旋转

7、扣件时,应使用3 个扣件对接。纵向水平杆步高 1.8m,设 4 道纵向水平杆。架子的外侧应设1.2m 高的防护栏杆。10、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十字扣件扣在立柱上;每一个小横杆处的纵向杆须使用十字扣件。11、本方案所采用的竹笆脚手架,铺设好后四角应用16#的铁丝扎牢。12、脚手架在转角两端或直线距离不大于15m 处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立杆35 根之间。斜角地面成45 60夹角。所用扣件一律采用旋转扣件,并扣在立杆上,为防止外排剪刀撑斜杆别弯,可将外排剪刀撑斜杆扣结在小横杆的伸出端上。13、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的间距为250300mm。立面围护采用密目安全网,并用网蝇与大横

8、杆绑扎牢固。14、脚手架在搭设时,应高出施工层1.2m1.8m。15、其它按脚手架操作规程执行。) 4(四、脚手架的验收1、架子搭设完毕,在投入使用前,应逐层由工程负责人 (项目经理),架子班组和专职安技人员以及有关专业人员一起组织验收。验收时,必须有主管审批架子施工方案一级的技术和安全部门参加,并填写验收单。2、验收时,要检查架子所使用的材料、配件、工具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和部颁标准。A、架子的布置,立杆和大、小横杆间距。B、架子的搭设。C、连墙点是否安全可靠;剪刀撑、斜撑是否符合要求。D、架子的安全防护必须有效;绑扎紧程度应符合要求。E、脚手板铺设应符合要求。五、脚手架的拆除1、架子拆除时应划

9、分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2、拆除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3、拆除顺序遵循由上而下, 先搭后拆的原则。 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4、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5、连墙点应随时拆除进度逐层拆除。)5(6、最后拆除脚手架悬挑平台。7、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8、拆除时不应碰坏门窗、玻璃、落水管、地

10、下明沟等物。9、拆下的材料应堆放成堆,用塔吊吊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10、在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需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六、脚手架安全管理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合格后才发上岗证。2、搭设脚手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3、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架子工长、 安全员对使用架子的有关工种、班组长、工人骨干进行使用标准安全防护, 日常检查维护的技术交底,让人人都知道,时刻注意遵守。4、架子上的施工人数,堆放材料,按设计要

11、求控制,不得将结构施工荷载传递到架子,不得将短小模板、钢筋、钢管、扣件放在架子,更不能将室内建筑垃圾清到架子,不准在架子上另设悬挂物体,严禁向架子或架外抛掷物品。5、架子在主体施工时操作层铺设脚手板,且连续未铺设脚手板不得超过三步层,装饰时各层满铺,上下同时作业主体不得多于二层,) 6(装修时不得多于三层。安全网、脚手板要扎牢,不准随意拆动,如须拆动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由架工负责处理。6、架工及架上操作人员,每天上下班前,要检查架子的支撑锚固点是否牢固,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或报技术负责人解决。架子施工荷载要均匀布置,不得集中一边,单向偏移受力,并不得超过设计荷载,特别防止外墙、梁拆模时模板突然下

12、落的冲击力,如须落在架上,必须采取缓冲措施。7、架上所用的扣件,必须定期保养巡查,如有毛病 ,应立即更换。架子的附墙支撑,要绑扣在结构物可靠处, 不得绑扣在模板支撑上或其他不牢固的位置上。8、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雷雨天气,不准搭设或拆除外架,也不准在架上作业,其他按高层脚手架的操作规程执行。七、悬挑脚手架的计算:脚手架最高一次搭设五层,高度为14.5M,共计搭设九步架。架体内排立杆离结构连沿距离最大为300mm,立杆纵距 L=1.5M ,横向间距I=1.0M ,步高1.8M 。己知厦门地区基本风压为0.75KN/M。脚手板(竹笆脚手板)满铺,施工荷载考虑两层同时作业。1、脚手架外立荷载(1)施工荷载(按q=300kg/两层同时作业计算)1BG=L q2=0.51.530002=4500N112)基本构架杆本件自重(2l+0.1q9+5q 9 =(H+LG 4+)322 2)7(=(1.8+1.5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