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93658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3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 60 分钟,总分值 100 分2023.10留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其次卷非选择题两局部。第一卷14 页,第 卷 58 页。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全部试题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第一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2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的。1. 我国是世界上觉察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争论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A.神话B.书籍C.传奇D.化石2. 据韩非子记载,“

2、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远古人类要生存,最需要的是A学会制造工具B过群居生活C学会狩猎D学会烧烤食物3.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以下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D4. 文物与文字一样都承载着历史。以下文物中能够表达河姆渡居民农业进展水平的是ABC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1 页 共 10 页5.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奇中有“神农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奇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神话传奇C.大河文明D.游牧文明 6.“相传黄帝已经能建筑宫

3、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作船只,会炼铜,并制造了宫殿和指南车。”这些远古传奇A.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才智和想象虚构出来的东西B.在确定层面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进展水平C.经口耳相传,是完全可以信任的D.是一种对上古时代历史的夸大,完全无法信任7. 西游记中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英雄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英雄就是传奇中治水有功的A尧B舜C 禹D炎帝8. 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天下为家”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禹传位给伯益B.启继承禹的位置C.炎黄联盟形成D.尧传位给舜9.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民心向背对国家

4、进展的重要性。以下历史人物的结局与“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观点相全都的是启 夏桀商纣盘庚周厉王周武王ABCD 10.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右图文物的出土,可以证明A我国青铜器种类格外丰富B我国青铜器表达等级界限C. 青铜器壁上都刻有丰富的文字D青铜制作过程组织严密,工艺超群11. 汉字源远流长,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根。以下字体中最早消灭的是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2 页 共 10 页 ABCD12. 春秋时期,随着的生产工具消灭,促进了深耕细作农业的进展。该时期“的生产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 青铜工具D.铁制农具13.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其

5、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 3 次,而鲁国却朝齐 11 次,朝晋 20 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14.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最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五霸之首” 。这里的“他”是指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王嬴政 15.“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使得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几乎都卷入了战斗。一些小国备受战斗之苦,如郑国患病战祸 70 屡次,宋国 40 屡次。”这主要说明争霸战斗A.使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削减B.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为统一制造了条件D.促进大规模的民族交融16.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很早就

6、曾来都江堰考察,并以行家的眼光赞扬“都江堰浇灌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这主要说明A.都江堰先进的建筑技术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B.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都江堰是世界唯一的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D.都江堰的修建为秦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根底17. 暑假中,你的同学王平想让你给他讲讲老子思想,你最应当参考阅读的经典是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诗经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3 页 共 10 页1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段经典文字宣扬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浩然正气19. 我国历史朝代更替频繁,自国家消灭以来,第一个统一的中心

7、集权的封建国家应是A. 夏朝B. 东周C.秦朝D.秦国 20.“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确定的是秦王A.始称皇帝B.统一中国C.设置郡县D.稳固统一21. 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格外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监察百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展暗访、调查。那么,这位政府高官可能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22. 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任嚣两人A必需定期进京朝觐秦始皇B其官职由朝廷直接任免C独立掌管地方赋税D有帮助秦始皇处理中心政务的义务23. 历史

8、课上,教师呈现右图,让同学们用一句话对图片作一说明。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秦代货币样式丰富,有利于商业的进展和富强B.秦为了灭掉六国而实行的一项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沟通C.秦国商业的富强促进了经济的进展,为统一制造了条件D.秦为稳固统一而实行的一项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的沟通 24.“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这是过秦论对某一历史大事的描述。这一大事是A.大泽乡起义B.巨鹿之战C.长平之战D.垓下之战25.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方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斗发生在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B.夏桀和商汤之间C.项

9、羽和刘邦之间D. 秦二世和陈胜之间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4 页 共 10 页2023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答题表: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其次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6 分,第 28 题 16 分,共 50 分。26.18 分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设立的。到 2023 年 7 月 2 日,我国世界遗产已增至 53 处,暂居世界第一。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10、 1987 年 12 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争论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北京人遗址中,通过考古,科学家又觉察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其中埋藏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1) 请结合所学学问,说出北京人遗址能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并说明通过材料中的考古觉察 ,我们能解读到什么有效历史信息?4分材料二 2023 年 7 月 13 日,安阳殷墟因“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还被评为 20世纪中国“100 项重大考古觉察”之首。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5 页 共 10 页(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此处遗

11、存曾是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都城?并列举两项反映当时高度兴盛文明的成就。6 分材料三 孔庙、孔林和孔府不仅是东方建筑技能的优秀代表, 也有深厚的历史内容,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内 容,1994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 结合所学学问,请列举两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4 分材料四 早在 1987 年,长城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记载,秦始皇征用了 40 万人修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五格外之一。有学者据此感慨:秦修长城,在确定程度上“结果”违反了“初衷”。(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学问,请用具体史实阐述你对“结果违反了初衷”的理解。4 分27. 16 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

12、、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做霸主,相互征战,齐晋等一些诸侯国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任用贤人,改革内政,进展生产,训练军队。到了战国时期,魏、楚、秦等各个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对本国政治、经济制度进展改革。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6 页 共 10 页(1) 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4 分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导致“家给人足”、“勇于公战” 的措施。并据

13、此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6 分材料三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见和治国方略,期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学派之间开放猛烈的辩论,相互抨击; 同时有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摘自部编七上教材(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战国时期消灭了什么局面?并简要概括其影响。4 分(4) 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学问,你认为两则材料反映的大事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 分28. 16 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无不表达出中国先民的政治才智。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 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必需依靠集体的力气,共同劳动、平均安排七年级历史试题第 7 页 共 10 页食物

14、才能生活下去,因此,人们需要用“这种公正的方式”选举出让大家信服的人当首领,以带着大家抵抗外来的侵袭,进展生产劳动和平均安排食物。 国学网(1) 据材料一,请说出文中“这种公正的方式”是指哪种制度?材料认为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源是什么?4 分材料二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 不同的功能和义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2) 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6 分材料三 秦朝时,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