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93224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方案 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经验交流会活动方案丹达学校以丹达学校2年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扎实开展工作。让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争做学习型、科研型教师。一、活动组织组 长:周云副组长:张学武成 员:陶继东王胜利 丁先俊 刘晓丽二、 活动时间 214年3月28日三、活动要求. 学科教研组长为活动的组织者,具体负责安排活动。2参加交流的每个学科组要根据年段和学科特点,把本年段、本学科教学中最可取的经验认真分析、归纳,形成经验材料,最后选派代表进行校内交流.同时也可以把教学中的困惑、疑义提出来,交流会上大家共同探讨。经验交流内容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新课程对本学科的

2、基本要求,同时还有实效性。不求道理高深,只要是教学中切实可行的,都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4.参加交流的教师要及时把交流材料整理好上交教导部。全体任课教师都要参加交流会,认真倾听,取长补短,发挥交流的最佳效果。四、时间安排时间学科交流人负责人3月38日上午一年数学张世袖陶继东四年语文袁敏丁先俊三年数学庄志叶陶继东月28日下午四年英语刘晓丽刘晓丽24年月8日“教学经验交流会活动记录过程一、4位教师作课二、位教师介绍课堂教学经验三、 分组研讨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袁敏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

3、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我曾兴奋地说,新课程真好。新课改在万州已有两岁了,如果现在谈到新课程改革还仅仅是“新课程真好”,那课改在万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各级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万州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

4、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

5、,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

6、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

7、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

8、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

9、)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

10、,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反思二: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教师语言之大忌一忌病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会导致学生用语混乱,思维混乱,遗害无穷。二忌冷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看不惯,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对学生讽刺、挖苦、嘲弄,什么“小聪明”、“大美人”等。这样会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刺激,使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三忌脏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有缺点或缺欠的同学,对他们使用鄙视、侮辱性的语言,什么“丑小丫”、“笨猪猡”、“榆木疙瘩”等.这样会在学生的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给学生造成相当严重的心理负担。四忌咒语。有的老师会对班里的个别学生使

11、用揭短和盲目定论式的语言,如“天生的坏”、“从小就熊”、“神经病”、“傻子”、“没出息”、“没救”等。这类语言会在学生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有的学生会千方百计报复老师、报复同学、报复社会;有的则会失去做人的信心,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五忌浮语。有的教师对学生喜欢用浮夸、吹嘘和不切实际的语言.这会使学生爱虚荣、爱吹擂,不能踏踏实实地为人、学习、做事。六忌烦语。个别教师说话讲课总是啰嗦重复,唠唠叨叨;或东山一犁,西沟一耙,废话连篇,离题太远.这样会使学生滋生厌烦情绪、逆反心理。2、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对学生所听:1 、孩子们对这些问题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3、不知我

12、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对学生所言: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很佩服你的勇气.2、你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帮帮他,再补充。对学生所读: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 、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对学生所问: 1、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有一个问题,是我要请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对学生所写: 1 、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3、,作业本很整洁,书写也端正.我为你们高兴。、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3、“没有老底子,就没有新文章”,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同学从生活中积累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三、语文课堂的问题意识-学生没问题,教师有问题.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

14、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 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

15、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的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 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 了. 四、怎样激活我们的语文课堂1、自主的教学模式 在语文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把教学视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展课堂讨论。语文课堂组织形式本身也是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教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共同参与讨论是很常见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应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心理氛围,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因此,语文课堂气氛往往轻松活跃,学生的参与意识很强。以下是课堂实录的片段: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是那么生机昂然,鸟儿是那么生机勃勃,如果请同学们再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的话,你会选择“树还是“鸟”?请你作出决定。(生选择X )师:选择“树学请齐读 7 、自然段)师:选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