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养殖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9243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鸳鸯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鸳鸯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鸳鸯养殖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鸳鸯养殖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鸳鸯养殖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鸳鸯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鸳鸯养殖技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鸳鸯养殖技术鸳鸯亦称鸳鸯鸭,民间叫鸳鸯,是一种肉用型特禽品种,鸳鸯属鸟纲、雁形目,鸭亚科,栖鸭族,具有较高的肉用、药用、欣赏等价值。据饲养者的经历证明,饲养条件要求不高,耐粗饲、抗病力强,比较容易饲养成功。其瘦肉丰富,肉嫩香脆,汤鲜味美,具有滋阴壮阳、保肝益智、祛病健身之成效。?本草纲目?记载,鸳鸯“可强身美容,增强性欲,可治“痔疮、肛漏、下血不止、疥癣、惊斜、梦寐思暮等。元代?饮善正要?一书中写到:“鸳鸯肉味咸平,主治痔疮。肉鸳鸯既可水养,也可旱养。既耐高温。又耐严寒。适应性极强,耐粗饲。它的食性很杂。青草、菜叶、麸应、豆渣、玉米、杂饼、均。可饲喂。鸳鸯鸭生长迅速,80天长成,平均体重2.

2、86千克,料肉比是2.6:1,种鸭年产蛋160至230 枚,蛋重70-80克,蛋壳玉白色,孵化期为35天:每只鸳鸯鸭年产蛋200枚,孵化率80% ,每只均重4公斤。肉鸳鸯抗病性一般没有瘟疫性疾病发生。1.有雏鸳鸯(130日龄):(1)控温,13日龄3031度,410日龄3026度,1120日龄2 124度平地育雏,地面上应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热器一个或白炽灯。7日每小栏雏鸳鸯5070只。由于雏鸳鸯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大约每隔1 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2)开食,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参加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要有

3、充足饮水器备足清洁水,千万不能断水。饲喂次数一般10日龄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2.育成鸳鸯(31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1015只为宜。1月龄的鸳鸯生长速加快,所以也是鸳鸯食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全价料供应,以保证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在这个时期,有两次喙羽顶峰,一是1日龄尾羽生长时;二是2日龄后翼羽生长时,为了减轻喙羽,应注意含硫增加氨基酸和治疗喙羽方面的添加剂,如羽毛粉、停喙灵等。3.有孕鸳鸯:70日龄后按16选留公鸳鸯,选留母鸳鸯要头小、颈长、眼大;公鸳鸯应为体大、强健、灵活。饲料中钙、磷比例,产蛋顶峰期注意蛋白含量和喂料次数,以利于到达高产稳产。在产蛋期可在地上垫些松软稻草利用母

4、鸳鸯产蛋。鸳鸯养殖方式为:混养,圈养、散养、放养均可。肉鸳鸯全面养殖技术肉鸳鸯原野生于南美洲,鸟纲,麝香鸭门,又称番鸭。是一种集食用、药用、滋补、欣赏于一身的桔祥物。肉鸳鸯野味特色营养丰富,香而不滑,可清蒸、红烧,也可烹调。其肉、肝、蛋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28.4%、18.4%,脂肪含量分别为2.4%、2.6%、1.5%,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对胃病、胃溃疡有特殊的疗效。现将特性及养殖介绍如下。一、特征和习性肉鸳鸯冠似鸡冠,身像鹅身,咀似鹰咀,爪像鹰爪。它能在陆上趟,水中游,有一定有飞翔能力。肉鸳鸯由野生选育而来。其祖先生活在海拨5003000米的山区,白天在林地边缘觅食,夜间在树枝上栖

5、宿,在雨中、雪地上过宿也安然无恙。肉鸳鸯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强,不易生病。饲养可精可粗,米糠、青草、青菜、杂粮、蚯蚓、田螺、蚌肉、蚊蝇等均食。耐寒能力可至-25,耐高温能力可达42。经驯化的肉鸳鸯体质强健,体型前宽后窄,体躯与地面呈水平状态;翅长达尾部;头大颈粗,头部长有不规则的红色黑色肉瘤;腿和胸肌兴旺,约占胴体肌肉总量的50%;体羽有纯黑、纯白或黑白杂色。肉鸳鸯温文雅静,不爱吵闹,性性温和,好群居,耐粗饲,生活力强。公鸳鸯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香气味,能驱散蚊蝇,还能捕食蚊蝇。母鸳鸯150-180枚,最高238枚,蛋重70-80克,蛋壳白色。成年公鸳鸯5公斤左右,母鸳鸯公斤。肉鸳鸯比为1:2.

6、5-3。饲料本钱接近于肉鸡全价料。二、养殖场地的选择肉鸳鸯既可平地圈养、池养、又能笼养,每平方米可养5只左右,雌雄比可按1:4-5为宜。场舍应建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地方。在平原地区应选择山坡的南面或东面倾斜的地方建场。土质均以少土为好,以利用雨后排水,防止积水。优越的地势,可使肉鸳鸯舍通风、光照、排水的条件良好且能避西北风,使肉鸳鸯舍冬天易保暖,夏天不闷热。三、肉鸳鸯的孵化1、自然孵化一般母鸳鸯从出壳到5个月左右就可产蛋。每次产蛋20-30枚后,母鸳鸯就自然就巢抱窝,35天出雏。母鸳鸯停产10-15天后继续产蛋。如此循环,如此循环,每年重复2-3个周期,一年可育雏50-60只,高产的可达80只

7、。2、人工孵化温湿度:孵化前期1-15天孵化机温度控制在38.5-38,中期16-30天控制在38-37.5出雏期控制在37.5。在孵化前期湿度要求60%,中期50%,后期和出雏时60%-70%。翻蛋:次数要鑫,每隔2-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要大,每天应人工进展1-2次180度翻蛋。凉蛋:孵化前期可以不凉爽蛋,但中期每天应凉蛋1次,后期每天凉蛋3-4次。喷水:孵化中期至出雏时,每天尖在凉蛋时,用35摄氏度温水喷蛋1次,待蛋凉干后才放入机继续孵化。通气:孵化机应有通风孔的电风扇,使机温工均匀,空气流通,特别是在孵化中后期更为重要,必要时可稍翻开机门。助产:经过35天孵化后,肉鸳鸯苗就破壳而出。

8、但对无破壳和出壳困难的应进展人工剥壳,提高出雏率。四、雏肉鸳鸯的饲养1、营养要求雏肉鸳鸯生长很快消化能力较弱,要求营养价值较的的配合料,饲料可用喂雏鸡用的551、511等。也可自己配制。2、育雏的环境条件雏肉鸳鸯出壳后1-3日对温度敏感,喜温好睡,应保持温度不低于20摄氏度。3天后逐渐降温。3、饲喂出壳18-24小时后可开食。把饲料放在大浅盘里或麻包上面让其自由采食。每天喂5次,白天4次,夜间1次。出壳16小时后先用0.02%高锰酸钾水给雏肉鸳鸯饮用1-2天,然后直接用清水作饮水。4、管理雏肉鸳鸯无论是地面饲养或网上饲养,都用稻草或麦秆包垫好。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温,垫草和麻包要勤奋更换,2-3周

9、龄后可去掉垫草。育雏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至1-4周龄,4周龄后全采用自然光照。五、中肉鸳鸯的饲养中肉鸳鸯是指4-5周龄至10周龄的肉鸳鸯。此阶段的肉鸳鸯消化机能逐渐完善,消化能力增强,每日能采食较多的饲料,采食量大,耐粗饲。此时配合饲料中营养含量较雏肉鸳鸯饲料低些,粗蛋白含量可降低到15%左右,代能兆卡/公斤。8周龄时公鸳鸯体重可达2.5-3公斤,母鸳鸯公斤。8周龄后假设作为商品肉鸳鸯则进入育肥期饲养阶段,要提高日粮中代能含量,增加每天的饲料用量。育肥后10周时公创见体重可达3.5-4公斤,母鸳鸯1.5-2公斤。在管理上应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8只。此

10、阶段由于主翼和副主翼羽开场迅速生长,易出现啄癖,应注意防止。六、成年肉鸳鸯的饲养后备种肉鸳鸯的饲养从10周龄至24周龄,应选留体大强健的公母鸳鸯,公母比例为1:4-5。后备种鸳鸯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含量,适当控制体重,防止偏肥而影响繁殖力。种母鸳鸯产蛋前的体重可控制在公斤之间。同龄公肉鸳鸯则在4-5公斤之间。日粮蛋白质可控制在14%-15%,代能兆卡/公斤。每只肉鸳鸯每天平均投料青料,快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和代能含量,逐渐过渡到产蛋期的营养水平要求。使种肉鸳鸯在产蛋期获得较高的产蛋量。在这段时期,要增加高能量饲料比例,可搭配少量的鱼粉。所以繁殖前准备期是低蛋白日粮向高蛋白日粮喂的过

11、渡阶段。提供适宜的光照和强度。适宜的光照照射到肉鸳鸯的眼睛,通过神经传导给丘胗下部,剌激下垂体前叶,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母鸳鸯性成熟和成熟后的产蛋,也有助于公鸳鸯精子生成,使精液量增加。所以光照不宜过弱,也不宜过强。要增加饮水。产蛋母鸳鸯肉鸳鸯对水的需求量比非产蛋期大得多。所以一定要保证供应足够的饮水,工忌断水。七、肉鸳鸯日粮配方雏苗0-6周龄:玉米56%、豆饼18%、麸皮10%、米糖10%、骨粉2%、鱼粉2%、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7-14周龄:玉米45%、,母豆饼10%、米糠15%、草粉9%、麸皮15%、骨粉2%、鱼粉1.5%、酵母粉2%、食盐0.5

12、%。鸳鸯公斤。15周龄至产蛋期:玉米54%、豆饼17%、麸皮18%、骨粉3%、鱼粉3%、酵母粉1.5%、食盐0.5%。另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无素.八、肉鸳鸯疾病的综合防治肉鸳鸯抗病有力较强.在饲养过程中,只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主法,雏苗成活率在95%以上,30-90日龄达98%以上。肉鸳鸯入舍前要奖舍以及用具进展一次彻底消毒。用生石灰配成15%-18%的浓度对鸳鸯舍、墙壁、地面及用具等进展一次彻底消毒,既控制病源的传播,又达灭菌作用。用青霉素钾对雏苗进展肌肉注射或饮水预防,肌注500-10000单位/只,饮水每公斤加药15-30万单位。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每日两次。出壳24小时为第一天用药,

13、第二次用药在7日龄,20-30日龄最后一次用药。肉鸳鸯30日龄以后,用环丙沙星(已被列为渔业禁用药物)以25毫升/立方米混饮或50毫升/立方米混饲进展预防,每日2次,连用2-3天。肉鸳鸯的饲养管理肉鸳鸯属鸟纲、雁形目、栖鸭属学名番鸭,又名瘤头鸭、麝香鸭。该鸭原产于南美、中美热带地区森林里,家养时间比较早,我国南方已引种饲养多年。肉鸳鸯体态较家鸭强健肥大,体躯长宽略扁,与地面呈水平状态,喙的基部和眼睛周围有红色或赤黑色肉皮瘤,公鸭皮瘤比母鸭兴旺。雄雌鸭体型和体重差异显著。成年公鸭最大体重5千克,母鸭23千克,肉鸳鸯耐粗饲,耗料少,饲料报酬高,可圈养或放养,大多采用放牧结合舍饲补料方法饲养。1 育

14、雏期3周龄的肉鸳鸯为育雏期,也是整个饲养阶段管理最精细的时期。在育雏期首先要做好保温工作,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然保温。温度:1周龄34;2周龄30;3周龄26;4周龄22。施温要根据小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展调节,一般以鸭子均匀分散不聚堆为宜。假设雏鸭聚堆,说明育雏温度偏低,如果雏鸭远离热源并口呼吸,且引水增加说明育雏温度偏高。雏鸭要在24小时尽快引水和采食,雏鸭的引水一般以2025为宜,引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以防止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类药物,连用3天。至少每天用干净水清洗引水器1次,确保引水器有清洁的饮用水,一般供水12小时后开食。15日龄采用细颗粒料,直径在23毫米,家雏鸡、雏鸭饲料即可将饲料均

15、匀撒在料盘上,要少喂多餐,自由采食。雏鸭到场后饲养员要认真观察鸭群的状况,根据活动情况、饮水及采食状况等挑选出伤残及弱小的雏鸭,专门饲养,待恢复安康后再放回鸭群。育雏舍一般不需通风。有的鸭场为了防止鸭子间打斗时互相抓伤,对雏鸭进展断趾。2 育成期从3周到出栏期为肉鸳鸯的育成期,此阶段是饲养肉鸳鸯生产的关键时期,育成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产效益。此期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肉鸳鸯快速增长,并保持良好的均匀度,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对鸭进展分栏饲养,每栏饲养200只左右,34只/平方米,公母鸭要分开饲养。对于弱小鸭也要挑出单独饲养。要经常清扫鸭舍,保持鸭舍的清洁、枯燥。此阶段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

16、量大,耐粗饲,应增加全价饲料供应,同时还应补充青绿饲料。育肥到公鸭3.5千克左右,母鸭2千克左右就可上市。由于雏鸭45周龄尾部和背生长羽毛,67周龄生长翼羽,因此,此阶段易出现啄羽现象发生。肉鸳鸯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虚用人造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清洁卫生和持续供应。3 常见病的防治肉鸳鸯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开展,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鸭的传染病在鸭场和养殖户之间广为传播,给肉鸳鸯饲养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疾病的防治在肉鸳鸯饲养中也就显得相当重要。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病措施。首先要把好雏鸭引进关,确保肉鸳鸯饲养从安康开场,同时搞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