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9216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冬: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专访南宁三中2014年广西普通高考理科“学霸”黄冬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新跃 见习记者 卢容兰 “心里还是蛮平静的,没有太兴奋。”这是南宁三中的黄冬在得知自己在今年高考中位列广西理科前茅时说的一句话。他说,自己早有心理准备。言语中显露出来的自信不是咄咄逼人的霸气,而是成竹在胸的泰然。在今年高考中,黄冬以708分的裸分、718分的总分成绩在广西今年近三十万的高考大军中光彩耀目。其中,语文140分,数学138分,英语147分,理综283分,还有摘取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铜牌所获得的高考10分加分。这位“学霸”何以能文理双修?学习有什么秘诀?是什么铸就了

2、他的优秀?6月24日,记者带着好奇前往南宁三中对黄冬进行了专访。精益求精 心态平和在南宁三中,记者第一次见到了黄冬。浓黑的眉毛,高挺的鼻梁,带着眼镜,显得格外清秀。这位斯文而爱笑的大男孩在谈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说,数学考得不是很理想,比预期低一点,理综也偏低。138分和283分,这个让很多考生望尘莫及的高分在黄冬眼里却显得不甚理想。黄冬这种对自我要求近乎苛刻的特点与孙子兵法里“欲取其中,必求其上;欲取其上,必求其上上”的战术如出一辙。这种精益求精的心理在去年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展露无遗。虽然摘得银牌,但是黄冬说:“竞赛成绩拿到全国去比,不是很理想,但我要一个拼搏的过程。”为了一心一意攻竞赛,从

3、去年8月份开始,高三学生返校补课,黄冬便停课了,一直到10月份物理决赛结束后他才返回课堂。班主任张小华老师说:“学生出去参加比赛,压力都是挺大的,竞赛回来,基本都是在还债。他(黄冬)停了三个月的课,都是靠自主学习跟上进度,也没落下功课。”对此,黄冬的爸爸也有同感:“平时我不会管他太严,晚上看电视或者学习都由他自己把控。”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黄冬成为“学霸”的原因之一。黄冬在学习上喜欢超前,初中便开始自学高中的知识,高考结束没多久,黄冬又开始着手准备大学课程。“高考结束了,早上睡个懒觉,晚上陪爸爸看世界杯,然后自学一点大学的数学和英语”。在同学们都纵情玩乐陷入狂欢的节奏中,黄冬却能静下心来继续学

4、习,这细节正好印证了班主任对他的评价:不骄不躁,心态平和。黄冬这样的心态形成与他所处的班级环境息息相关。南宁三中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黄冬在这里度过了三年时光。他所在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文化。他们有自己的班级精神、班级口号、班级色彩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班主任张小华解释,“韧勇智全”的班级精神寓意着坚韧、勇敢、智慧、全面发展;班级口号一年一换,高一时是“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高二时是“优秀真的成为了习惯”,高三时是“让优秀化为分数”;班级色彩是蓝色,象征着宽广、平和、包容。今年4月,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时间,张老师顶住压力和同学们一起策划了一场班级音乐会。在紧张的复习

5、中,同学们积极响应,钢琴、古筝、小提琴演奏逐一登场,歌曲演唱穿插其中。谈到这场音乐会,班主任张老师用了“惊艳”一词。她说,这场音乐会让她发现了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光彩,包括一些平时不大爱表现自己的孩子,坐到钢琴前,一抬手,魅力四射!同学们也在这场音乐会中放松了心情,增进了友谊,找到了自信。黄冬虽然因为没有拿手的乐器而充当了观众,但他表示自己在这场音乐会中也得到了平静和放松。在产生压力时,黄冬会选择打打乒乓球、跑跑步,或者和同学在宿舍通过唱歌、聊天等方式释放压力。去年物理竞赛,黄冬随同广西队去大连参加比赛,“我为了放松心情,就在厕所洗澡时唱歌,出来挨同学吐槽,说什么歌都被我唱得像新贵妃醉酒一样”

6、。黄冬笑着说。黄冬小时候性格内向,不怎么爱说话。“记得读幼儿园时,经常被同学甚至被女生欺负。爸爸当医生有时候要值夜班,恰逢妈妈不在家,我就挨在幼儿园住,回不了家还哭鼻子了。”黄冬笑着回忆到。他说,寄宿生活让自己跟同学交流多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在学校自己洗衣服,整理内务,对上大学后适应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黄冬说。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这句话套用在黄冬身上同样适用。一直以来,他在学习上与“优秀者”为伴,以至在得知自己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时也没有太多兴奋。中考时,他以6个A+ 的成绩考入南宁三中,从高一到高三,几乎每次考试他的总成绩都稳居年

7、级前列。“在学校考得最差一次是年级第四。”黄冬说。放在家里的全国西部数学邀请赛金牌、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银牌、第2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自治区三好学生等众多奖牌和荣誉证书记录了他的优秀。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时,黄冬全国各地飞。每每参赛回来,班主任就会专门给他留一节课时间,名为“冬哥游学记”,让他和同学分享比赛的感悟和收获,他总是把比赛经验和收获和盘托出。对其他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邀请他去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他都会认真准备。在同学向他请教学习问题时,他会毫无保留地加以解答。曾有数学不好的同学请教他数学问题,他耐心给同学讲解解题技巧;也有男生问他作文写不好怎么办,他说

8、:“我们写不了像女生那么有文采,那我们就写质朴的,以平实取胜”。在分享学习经验这点上,班主任感受颇深:“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实验班的学生害怕别人超越自己,在遇到别人的请教时或者和别人探讨学习问题时,有时会留一手。但黄冬没有,他乐于分享,毫无保留。我觉得这是他的一种自信吧。”回忆起备战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那段日子,物理老师吴小华说,他让参赛的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做专门的测试题,黄冬的效率是最高的,“别人要花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事,他一周就行了。”吴老师一手搭着黄冬的肩膀说:“他综合能力强,推理逻辑能力好,字也写得好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面对老师的夸赞,在记者问到出色的学习能力如何培养时,黄冬说,能

9、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跟着老师的要求走,自己多补充点练习,学会找到自己的易错点”。他在高考复习阶段,把所有考试试卷收集起来,看看平时扣分都错在什么地方,全部了解过一遍之后,在考前再有针对性地做练习。“我以前也经常会反反复复犯同一个错误,比如高一时,我做函数的题不注意定义域,就在草稿本上写了好多遍注意定义域!注意定义域!;做物理题经常忘记考虑重力,我就反复练习。”黄冬说,人都有思维惯性,要学会反复强调自己的记忆,把不良的习惯和容易犯错的地方纠正过来,一点一点打磨自己。黄冬的优秀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黄冬的爸爸是一名医生,他直言,爸爸严谨认真的职业素养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比如黄冬

10、的爸爸关门,总要拉一拉把手,看门锁紧没有;做晚饭时即使已经拧了煤气阀门,也会再拧一拧看关紧了没。这些细节黄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并以这种严谨态度治学。他做题打草稿时,会写得像作业本一样整齐,认真写出的一手好字也为他在高考时加分。虽然在高一时,他已经决定了读理科,政史地成为了所谓的“副科“,然而黄冬在这些科目的考试中依然可以得高分,副科老师对他的认真颇为感动。班主任张小华说,寝室的干净程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她有时去男生寝室,发现很多寝室推放各种杂物甚至吃喝剩下垃圾,很不干净,而黄冬的内务是干净、整洁、有序的。“他像军校的学生一样简化生活,桌面上没有多余的东西。生活很简单,就是一个做学问

11、的孩子。”班主任赞扬道。在成为状元后,面对众多荣誉,黄冬表示,一次荣誉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的一个激励,“得了一个荣誉,心里高兴一下,然后放下它,继续自己的生活”。在记者问到心仪哪所大学时,黄冬毫不犹豫地说清华大学,“我觉得清华的校风比较符合我的性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认为清华这样一所敦促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大学适合自己这种安静、沉稳、认真、严谨的学生继续深造。记者手记:人们常用“笨鸟先飞”来形容才力不如人的人凡事比人赶先一步,但当“先飞”意识植根于天资聪慧小鸟心里,这只小鸟就会像李白说的那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展翅恨天

12、低!黄冬在学习上的提前准备、超前意识不正与“先飞”意识异曲同工?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当追求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成功定会来敲门! 2014广西高考理科状元黄冬:学好数理化靠聪明更靠积累750分的满分,黄冬能考出这个成绩(裸分708分,加了10分),在南宁市三中,他的老师和同学都不感到意外。黄冬,因1995年立冬出生而得名,挺普通的名字,看似挺普通的一个大男孩,是如何成为怎么考都不会失手的学霸?在黄冬印象中,小学时他就开始参加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了,初中高中,成绩排名基本都在年级前几名。在黄冬的竞赛简历中,一块块奖牌可以见证他在数学和物理学科的优秀:仅2013年一年,他就拿下了第30届全

13、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银牌;第29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铜牌;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并入选省队;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并入选省队对于学习,黄冬有三点心得:“一是要注意基本细节和概念,平时收集自己的易错点,反复加强记忆;二是要注意卷面整洁,注意书写,字写得不好看的一定要练字,文理科生都一样;三是要学会归纳整理,学会自我分析问题,比如,把自己以前的试卷全都整理出来,分析平时的扣分点,甚至通过老师,或与同学交流了解别人曾经错过的地方,并学会自己找相应的题目训练。”为什么将写字也列入重要的学习心得?黄冬解释说,卷面很重要,这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所以平时有空,他就

14、自己练字帖!“能力是日积月累的,”这是黄冬让记者感触颇深的一句话上初中时,他就开始看高中教材了。到了高中,他就开始看大学高数的书。他坦言,提前自学,的确也是他成绩能一直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黄冬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他非常看重对我的教育,”黄冬说道,上了小学后,黄冬父亲就严格培养他的学习习惯,该学就学,该玩就玩,提高做事的效率。长期的努力,造就了今天这个脚踏实地又能在学业上游刃有余的学霸黄冬。高考前,他已通过了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的自主招生测试,不出意外,他将赴这所中国的最高学府深造。 顶你上清华之戴欣悦理科生中的“文艺青年”戴欣悦,来自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清华大学“领军计划”的领军生。一.努力汲

15、取各种营养从5岁时被父母带去幼儿园的钢琴兴趣班开始,戴欣悦同学就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她的父母不希望她是一个“被逼迫的小孩”,上了几节课以后,妈妈问她:“你真的喜欢吗?”她肯定地点了点头。于是,父母为她买了钢琴,请了老师,开始了她童年的音乐之旅。小学阶段通过钢琴十级,初中进入画室学习美术,初三开始练习小提琴的她,在别人眼里是一个辛苦的孩子,但她自己知道,所有的兴趣的选择和学习都是她自己的决定,而父母总是站在背后欣慰地支持着她,不计成本也不求回报,从这点来说,欣悦是幸福的。不仅是艺术,文学也成为了她成长的养料。这或许和五岁时妈妈陪她背唐诗宋词有关。她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情有独钟,从初中看史书中的传记,到高中开始阅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她决心用一生的努力与国学为伴。与此同时,她不忘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在保持英语科优势的基础上,自学日语并通过了日语能力测试2级的考试,还在此期间,阅读了许多英语、日语的原版名著,她很喜欢学习外语,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语感,又让她享受到了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文学盛宴。高二文理分科时,为了自己的“清华梦”,她果断地选择了理科,并在高手如云的南宁三中,始终保持着年级前三名的优异成绩。但即使是深处竞争压力很大的理科重点班,即使有竞赛、高考的压力,她也没有忘记自己心爱的小提琴、钢笔画和各种书籍。通过对这些看似与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