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92137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摘要】:英语学习是很多中国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尤其是中学生。而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就成为英语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包括: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 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跨入信息时代,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了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之外,还必须汲取其它民族的文化精品,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开发本民族的智力。英语正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基

2、本工具之一。而学习英语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作为一名初中生,无论对任何一门新的学科,在初始阶段,几乎都处于一个朦胧或缺少理性认识的状态中,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凭着自己的感觉或兴趣进行学习的。针对初中生这一心理特点,要想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确保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一、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一)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水平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标志,而且其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参与和内化,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速度和教育教学的效

3、果。情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中心,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爱是人基本的心理需求,而教师的爱能直接感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教师的爱,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用语言,同时还要通过一举一动来进行师生情感的沟通。因为英语作为中学课程中一门相对于学生熟悉的语数等课程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外语”,学生必然在心理上产生神秘、向往、渴望、激动、恐惧、自卑等情绪,并强烈渴望从任课老师的形象和言行中寻找答案和心理平衡,如果教师能以和蔼可亲的形象,满腔热情的态度入情入理地引导,消除学生的恐惧、自卑等负面心理效应,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向往、自信、兴趣等正面心理效应,赢得学生

4、的“一见钟情”。这样,“教贵情深”,有了感情,就会增加英语教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情感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正直无私的品德及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的态度,同样是赢得学生尊敬和信任的基础;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与学生进行教育性的交往,以自己的真诚和无私对待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在交往中增进感情,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则,对所教的学生充满热爱的情感和无私的关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有了这种良好的师生情感,便使学生认识到老师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这门未来实际不可缺少的语言

5、艺术。师生关系的好坏与否,不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是一个感情问题。这虽然有点“功夫在教外”的味道,但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果说教师的模范人格和得体的行为模式是吸引学生对其所授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教师精湛的授课艺术和技巧就是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的关键。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一)课堂教学采取英语化、表情化、动作化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对成功的影响占2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智力却只占10%。在外语学习中兴趣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探究和学习、获取

6、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动因。作者用英语组织教学,给初一学生上第一节英语课时,用英语设计了一个开场白,讲些口语,如:Good morning! Hello! Stand up. Sit down, Class begins. Class is over. 等等。这样一口流利的英语去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谓表情化、动作化就是指在教学中说与做同步,运用形象让学生去判断教师的意思,如教Stand up.和Sit down.可以用打手势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又如,教jump和run时可以用动作进行教学,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动作模仿进行训练。这样使学生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理状态。

7、(二)运用愉快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动力。课堂上运用挂图、实物、简笔画、录音机等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创造外语情境,增强了语言交际的真实感,可以使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形象和愉快。例如在教英语“时间表达法”时,可以用硬红色制作一个闹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把指针拔到一点时,教师提问:“What time is it?”,同时引领学生回答:“Its one.”,接着教师继续拔动时钟的指针,进行操练。这样不但可以增进知识,提高思维,而且达到“寓教于

8、乐”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三、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一个心情舒畅、充满情趣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这种富于想象的情景之中,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演的人会身临其境。表演的内容通常有两种:(一)新课前五分钟英语活动,范围通常以本单元为主,先进行师生对答,然后请几位学生让他们会什么说什么,数量不限,尽量减轻学生开口讲英语的心理压力,这样不仅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也有利于新课的开始。(二)当学生学会课本内容后进入角色亲自表演。把课文中出现的人和事,变成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把课文中人物的名字改换成本班级学生的名字,把无声

9、的文字变成实用的口语,使学生走出课本步入英语生活,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这样英语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根据不同的情景,由师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表演“值日”这一主题时可先由教师与全班同学对话:T:Whos on duty today?S:I am.T:Are we all here?S:No.T:Who is not here today?S:Zhang Jun and Li Ming. (名字可改为班级具体学生姓名)T:Where are they?S:I dont know.学生熟悉内容后,再请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记忆的热情,令

10、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反应能力、洞察能力、表演能力,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开放个性、发挥潜能、增强自信、健全人格。因此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口语表达能力。四、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视野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和情感与教学是相通的。英语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搭建发展各项能力的舞台。如:班级成立英语兴趣小组、设立英语角、向学生提供适量的有吸引力易懂的语言材料、举行周末英语晚会、学唱英语歌、以游戏形式开展英语听力、朗读接力赛、出英文黑板报、自编英文小品、猜谜语等等。通过种

11、种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同时还有助于活跃英语学习的气氛,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英语,与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培养意志、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显著效果。(一)培养学生早读、晚读时开口大声说英语、朗读、背诵的习惯。(二)通过英语课堂常规培养兴趣。如值日报告,背诵一些惯用词语、口语等。(三)培养学生课前预习,

12、课堂做笔记的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好笔记,我们应该尽量做到板书整齐、有条有理,要求学生抄好,以便课后复习,并定时检查学生笔记,抽查学生对所记笔记的熟悉情况。(四)培养学生先复习后做作业的习惯,课后必须及时认真地复习当天的教学内容,且作业必须按时独立完成。上完一节课,布置一些适当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学生一时难以做出的,教师不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应给他们一些相应的启示,引导他们自己想出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五)培养学生养成“错题订正”的习惯,并要求学生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进行知识的补缺补漏,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总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础。英语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初中生的认识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还很不健全,兴趣就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以情感人的,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值得探讨的教学手段。当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尽快将学生带入英语之门,并取得大面积的收获,历来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门槛”。如何跨越这道“门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记住“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连城三中 温春洋2005年12月10日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论 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