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91181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总(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电磁波与遥感物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遥感:(1)广义的概念:无接触远距离探测(磁场、力场、机械波);(2)狭义的概念: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与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电磁波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与远在空间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为一个序谱,将此序谱称为电磁波谱。4、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5、绝对白体:反射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6、光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通

2、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8、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11、光谱反射率:=P/P0 X 100%,即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占总入射能量P0 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12、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二、填空题: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 射线 、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等组成。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 温度 和 波长的函数。(19页公式)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 绝对温度 和 发射率 成正比关系。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 最强辐射波

3、长乘 绝对温度T 是常数2897.8。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 短波 方向移动。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 0.47 m。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绝对黑体的( ) 反射率等于1 反射率等于0 发射率等于1 发射率等于0。2、物体的总辐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 ) 反射率 发射率 物体温度一次方 物体温度二次方 物体温度三次方 物体温度四次方。3、大气窗口是指( )没有云的天空区域 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 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 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大气瑞利散射( )(29页)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 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

4、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 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 与波长无关。5、大气米氏散射( ) (30页)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 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 与波长无关。四、问答题: 1、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组成?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又有哪些共性?(1)组成: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2)不同点:频率不同(由低到高);(3)共性:a、是横波;b、在真空以光速传播;c、满足f*=c E=h*f;d、具有波粒二象性;(4)遥感常用的波段:微波、红外、可见光、紫外。2、物体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

5、是多少?(1)有关因素:辐射通量(辐射能量和辐射时间)、辐射面积;(2)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9.66m 。3、叙述沙土、植物和水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39页、40页)(1)沙土: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绝对反射率产生影响。土壤反射波谱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征。(2)植物:分三段,可见光波段(0.40.76m)有一个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m(绿)处,两侧0.45m(蓝)和0.67m(红)处有两个吸收带;在近红外波段(0.70.8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m附近有一

6、峰值,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在中红外波段(1.32.5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别以1.45m、1.95m和2.7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谷。(3)水: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水中含有泥沙,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含有水生植物时,近红外波段反射增强。4、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5、何为大气窗口?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并列出用于从空间对地面遥感的大气窗口的波长围。(1)大气窗

7、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2)原因: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吸收率、散射程度不同;(3)波长围:0.31.3m,即紫外、可见光、近红外波段。1.51.8m和2.03.5m,即近、中红外波段。3.55.5m,即中红外波段。814m,即远红外波段。 0.82.5cm,即微波波段(31页)。6、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1)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并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2)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3)太阳辐射被大气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的能量;(4)太阳辐射被大气反射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5

8、)被视场以外地物反射进入视场的交叉辐射项;(6)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第二章 遥感平台与运行特点一、名词解释:1、遥感平台 :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2、遥感传感器 :测量和记录被探测物体的电磁波特性的工具。3、重复周期: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 4、近圆形轨道:实际轨道高度变化在905918km之间,偏心率为0.0006。 5、与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6、近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倾角为99.125。 7、LANDSAT::Landsat卫星是美国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系列,原称地球资

9、源技术卫星(ERTS),以探测地球资源为主要目的。 8、SPOT :SPOT卫星卫星卫星卫星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9、MODIS(不明确):modis是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的一个重要的传感器,是卫星上唯一将实时观测数据通过x波段向全世界直接广播,并可以免费接收数据并无偿使用的星载仪器。10、IKONOS: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可采集1米分辨率全色和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的商业卫星,同时全色和多光谱影像科融合成1m分辨率的彩色影像。11、Quick Bird :于2001年10月18日由美国D

10、igitalGlobe公司在美国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卫星影像分辨率为0.61m。12、Worldview:WorldView卫星是Digitalglobe公司的下一代商业成像卫星系统。13、Geoeye :GeoEye-1卫星是美国的一颗商业卫星 ,于2008年9月6日 从美国加州登堡空军基地发射。14、高分系列卫星:(不明确)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红卫星研制的应用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简称“高分卫星”)。15、zy-3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简称ZY3,是中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测绘卫星。二、填空

11、题:1、陆地资源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 近圆形轨道 、近极地轨道、与太阳同轨道、可重复轨道。2、卫星姿态角是 滚动(绕 x 轴旋转)、俯仰(绕 y 轴旋转) 、 航偏(绕 z 轴旋转) 。3、遥感平台的种类可分为 航天平台 、 航空平台 、 地面平台 三类。4、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 (1)卫星在相近的光照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2)有利于卫星在固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并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 。5、LANDSAT系列卫星带有TM探测器的是 Landsat4和 Landsat5;带有ETM+探测器的是 Landsat7 。6、SPOT系列卫星可产生异轨立体影像的是 SPOT15

12、;可产生同轨立体影像的是 Spot 5 。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1、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 )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 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2、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 )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 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 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四、问答题:1、LANDSAT系列卫星、SPOT系列卫星、高分系列卫星传感器各有何特点?(1)Landsat系列卫星上装载的是MSS多光谱、TM专题制图仪、ETM+传感器。通过扫描镜的摆动,获取垂直飞行方向上两边共185km围的来自景物的辐射能量,配合卫星的往前飞行获得地表的二维图像。(2)

13、SPOT系列卫星上装载的是2台一样的HRV或HRVIR扫描仪,使用CCD元件做探测器,在瞬间能同时得到垂直航向的一条图像线,不需要用摆动的扫描镜,以推扫方式获得沿轨迹的连续图像条带。单台HRV图像幅宽为60km,两台HRV图像幅宽为117km,有3km的重叠。HRV的平面反射镜可绕卫星前进方向滚动轴(X轴)旋转,平面向左右两侧偏离垂直方向最大可达,从天底点向轨道任意一侧可观测到450km附近的景物,可在邻近轨道间获取立体影像。(3)高分系列卫星传感器: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与其成像原理一、名词解释:1. 遥感传感器:获取遥感数据的关键设备,答题由收集器、探测器、处理器和输出器组成。2. 探测器:将

14、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3. 红外扫描仪:利用红外进行扫描成像的成像仪。 4. 多光谱扫描仪:利用光线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收集的是地物目标反射来自太的能量或地物本身辐射的电磁波能量。5. 推扫式成像仪(多中心投影):瞬间获取一条影像线,随着平台向前移动,像缝隙摄影机一样,以“推帚”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影像条带,从而获取一幅二维影像。特点:(1)每一个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元件对应一个地面像元;(2)平行排列的CCD构成线阵探测器,逐行构建影像。6. 成像光谱仪:以多路,连续并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方式获取图像信息的仪器。7. 瞬时视场(IFOV):指遥感器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

15、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毫弧度。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元)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一个瞬时视场的信息,表示一个像元;瞬时视场角(FOV):扫描镜在一瞬时时间可以视为静止状态,此时,接受到的目标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角度之,这个角度被称为瞬时视场角。8. 全景畸变:原因是焦距是不变的,物距在发生变化。导致分辨率发生变化,也导致比例尺发生变化,随着扫描镜的转动,地面扫描围的直径在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对图像是有影响的,称为全景畸变。9. MSS:是一种多光谱扫描仪。成像板上排列24+2个玻璃纤维单元,每列6个纤维单元。每个纤维单元瞬时视场为86微弧。每个像元地面分辨率79x79m,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6条扫描线,地面围474x185km,有五个波段。10. TM:是MSS的改进,是一个高级的多光段扫描型的地球资源敏感仪,有七个波段。11. HRV:是一种线阵列推扫描仪,由于使用CCD元件做探测器,在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