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907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践2006年下期,一位刚接手六年级的老师,开展课内海量阅读实践。当她的经验被放大之后,于是有人提问:请问杨老师,能否介绍一下您引领学生喜欢阅读的经验?经验谈不上,只是一边做一边摸索着,借用王博的话:对于阅读运动来说,爱心和热情胜过一切技巧。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是确定目标。开学第一天我就说从今天起我们班要成为“书香班级”,做好二件事情读课外书、诵读古诗文。(周注:确定目标很重要,很有必要广而告之。书香班级应该是:海量阅读,吟诵经典!)其次是营造氛围。开学第二天我就让每位同学从家里带一到两本好书来,当然我自己也带,大家互相推荐,然后把这些书目做好登记,张贴在教室里,这些书

2、所有权归主人,使用权属于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在互相借阅的过程中,既能读更多的好书,又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小气的人借不到书,下次就不会小气了。(周注: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借鉴,但要事先下发推荐书目,最好不是垃圾书。但更多的学校,可能是老师代劳,按照推荐书目,筹集阅读的图书。)第三就是做好班级读书会。除了散读做阅读记载之外,我们班还集体共读一本书。每天中午抽15分钟时间,由同学或老师为大家念书,每位同学按学号轮流,孩子们都愿意站在台前大声为同学念书。共读完水孩子后,我们开展了一次读书讨论会,更激起了同学读经典的欲望。(周注:在条件成熟之后,一个学期可以做几次班级读书会。)第四是每周保证一节持续默读

3、时间。要么是语文活动课,要么是我从别的老师那里拣来的便宜课。都让孩子们静读。(周注:持续默读,将是课内海量阅读的常态。建议,用极短的时间处理完教材,其余大量的时间就可以用来持续默读,各自看书了。)最后一点就是鼓励亲子阅读。学生的阅读记载本上,只要有家长签字表示鼓励和支持或者是提出建议,反正只要有回应,我都当着全班同学面表示感谢,如此一来,保证了孩子每天晚上的阅读时间。当然,我布置的家庭作业也很少,除了预习复习之外,大部分作业都保证课内完成,课堂上少讲一点,时间就匀出来了。(周注:亲子阅读,留守儿童怎么办?因之,老师们更应该用极短的时间处理完教材,课内进行海量阅读,才是留守儿童的根本。)这只是截

4、至到目前的一些做法,我的主要意图是浸润,先沾点书香,力图通过书籍来影响言行,改变习惯,充实心灵。因为他们上六年级了,才开始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实在有些晚了,但是,只要起步,就还有希望。现在,我常听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没素质的人。”呵呵,也许他们觉得书香班级的孩子应该是有素质的读书人吧,我暗自觉得好玩。具体的几个问题第一,读书的目的只是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与大话空话无关。所以,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从消谴性的阅读开始,比如绘本(图画)书、漫画书。只要读,就有办法。第二,书从哪来建议一,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筹资购买图书的资金,比如每人10元,按照推荐书目购买。具体可老师操作,家长全程跟踪监督

5、。建议二,由校方出面集资,寻求社会赞助。建议三,按推荐书目,每位学生筹集一本书。第三,做好图书推介要想让学生们喜欢读书,首先得先向学生介绍一些图书。一次推荐的书目不宜太多,几本便可。关键在于吸引学生。因之,老师需要对班级图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分期分批地介绍。第四,多少本书,可以开始做课内海量阅读其实,有一本就可以开始了,就从朗读那一本书开始。阅读初期,图书太多,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走进书店,反而不知看那本书好了,道理是一样的。如果有二、三十本,那自然好,人手一本那就没得说了。第五,读书的方式一是朗读。既可老师朗读,也可学生朗读。朗读者,一定在讲台上,用磁性的声音,传达书的情怀。可在15分钟左

6、右。同时,可以考虑淘一点带光盘的书回来。用光盘代替朗读。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进行。”一是各自读。在朗读手册上叫做“持续默读”,就是平时自己看书,互不影响。可在30分钟左右。第六,读书与作业建议,最好不要再布置任何作业。如果要说作业,就是读书。这一点可以与学生、家长说明清楚。没有作业,如何应对考试?书读多了,自然能力提高了,成绩就不在话下。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

7、高。因为,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另外,为了应对考试,学期结束前的半个月,再集中复习,应对考试。第七,写不写读书笔记建议,阅读就是纯粹的阅读,不作笔记,也不写日记。海量阅读就应该这样不动笔墨才读书!其实作文是水到渠成,水满自溢的。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指出,读书不要逼孩子做笔记。梅子涵认为,读书做笔记可能有损阅读兴趣,家长应当让孩子不带负担去阅读。另外,多数儿童读物传达真善美的价值观,但孩子不一定能领悟,家长、老师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帮助孩子透彻解读。第八,老师读书吗?就像如果你没有患感冒,你就无法将感冒传染

8、给别人;如果你自己不喜欢阅读,也就无法影响孩子爱上阅读。不管怎样,先请老师们仔细琢磨、反复学习朗读手册和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读完这两本书,也许会感悟很多很多。下面是一位读者做的朗读手册的摘记(1)任何投资的回报都比不上投资在阅读上所得到的回报。 (2)为孩子大声朗读,是父母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3)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进行。这就意味着,朗读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读书报告和图卡更重要。 (4)读得最多或旅行最多的学生往往是班上知识最渊博的学生。

9、 (5)经常听大人读书的孩子具有丰富的声音、词句与生活经验,因此当他们自己接触书时,自然驾轻就熟。阅读与背景知识互相滋养。词汇量越大,读起书来越容易理解;理解得越多,读得越多,词汇量越大。 (6)造成孩子生活如此不同的并非家中的玩具,而是耳朵听到的话。除了拥抱外,我们能给孩子最有价值而不昂贵的礼物就是:语言。(7)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高。 (8)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人生-这其实是所有教育的意义。唯有师长与文学能成为孩子的领航员,让孩子相信他能对人生有所贡献,师长给孩子的是人生经验,文学则是表现人生经验的故事。(9)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听,以及太早停止阅读,都是

10、大错特错的。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10)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这也是上天送给一年级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一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喜欢四年级程度的书,而五年级的学生也可能喜欢七年级程度的书。(当然,有时必须看书中主题的社会性程度而定,有些七年级程度的书的主题超出了五年级学生的社会经验,他们就不容易理解了。) (11)什么时候是我们与年幼孩子联络感情的最佳时机?只要一对一即可,一对一的散步,一对一的谈话,或一

11、对一的阅读。最后你会发现,与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里,你和孩子之间的争执和问题都减少了。 (12)事实上,那些喜欢和大人交谈而且经常听故事的孩子,比起那些只和同伴交谈的孩子,会浸润在一个更丰富的语言环境里。 (13)不幸的是,现在许多孩子在上学前都不曾接触过这类标准化语言,如果孩子能在上学前先了解这类语言模式,那他们的学习将会更加轻松而有效率。而听文章或故事则是一种既容易实行又能有效让孩子接触大量语言的方式。 (14)学习词语和拼写的最好方法不是从字典里查阅,唯有阅读、阅读、再阅读。 (15)写作成绩最好的学生,并不是那些每天写作最多的人,而是那些平时就将阅读当做消遣,家中有很多读物,并常写随笔的

12、学生。 (16)写作和说话都是一种模仿经验,耳朵听到和眼睛看到的文字,会变成我们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 (17)既然所有课程和阅读有关,我们可以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任何形式的阅读都有助于学习,无论是阅读图书、杂志、报纸还是其他刊物。 (18)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太大而不适合听故事,只是读书给较大的孩子听,不像读书给2-6岁的孩子那样容易。 (19)由于文学作品可触及的范围超越了智力的发展,它可以教育人们的心灵。 (20)给婴儿读故事绝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特别优秀的儿童,而是希望能激发孩子本身具有的潜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之前,先帮孩子在他们与书籍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13、 (21)在孩子两岁之前,给孩子重复读少量的几本书,比一次提供大量的书好得多。(22)有许多无字书能够提供给孩子甚至成人一些有趣的游戏,这类书可以让孩子与书本之间产生一种愉快的经验,这比写作业或考试有趣多了。这类书可以被视为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的一种工具。(23)童话给孩子一个希望,也就是,只要你有勇气并坚持下去,就可以克服困难,并征服敌人,甚至可以实现心中的愿望。另外,甚至有人将童话所能带给人们的好处与基督徒的教义相比,可见童话的存在对人类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24)只是我们要知道,阅读习惯必须靠时间慢慢培养,就像赛跑选手的耐力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训练出来一样。 (25)孩子可以听懂故事的程

14、度和孩子自己的阅读程度是两回事。(26)事实上,好的故事书就是好的故事书,不论书里面是否有许多图画。就像在博物馆内展出的画一样,并没有一堆文字写在画的下方,但这些画仍然令我们感动,不是吗? (27)事实上,有研究证明,听故事比看电视节目或录像带更能够刺激想象力。(28)选书(给十几岁的孩子)时要大胆,不要总是挑内容和学习科目相关的书,可以选择幽默的题材,甚至绘本。偶尔可以读一些超出学生阅读程度的书,但不要超出太多。 (29)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读得太快-不论朗读者是7岁还是40岁,都常犯这个毛病。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匆促朗读会

15、使朗读者没有时间运用表达技术。 (30)朗读有许多目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孩子以自行阅读为乐的动机。 (31)自行选书、自得其乐相当重要。让孩子们看他们感兴趣的书。 (32)接触印刷品的机会越多,阅读能力与成绩就越高。 (33)你的孩子正在读什么比应该读什么更重要。 (34)要想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先让他们阅读大量的文字。 (35)就像如果你没有患感冒,你就无法将感冒传染给别人;如果你自己不喜欢阅读,也就无法影响孩子爱上阅读。 (36)热爱阅读的人,也会是较佳的领导者。 (37)如果你想改变他人使其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最好先改变社区内或家里的藏书内容。 (38)哈利.波特是孩子们乐意去阅读的书,其内容的长度比鸡皮疙瘩多了8倍,是海蒂的2倍。哈利.波特并不像“豆宝宝”玩具一样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人们对于哈利.波特以及系列小说会腐蚀人心的恐惧,就和鲍勃西双胞胎一样,都已经非常过时了。(39)唯有书的内容非常有趣,孩子们才会舍弃电视,把时间用来阅读该书。孩子和大人一样,都喜欢那些可以吸引他们一页一页看下去的小说。 (40)你读得越多,你的阅读能力就越好。这不但是真理,也应该可以成为系列丛书的宣传口号。 (41)在电脑屏幕上阅读,已经被证实比在纸张上阅读的速度慢,而且更加困难。 (42)把儿童当做小学者一般地对待,并且让他们过度接受电子产品的刺激,这刺激超出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