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9054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陈 德 荣(2012年4月28日)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使温州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地方,各界名流、各路领导纷纷来温考察指导,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联系来温发展。过去到外地考察,人家说得比较多的是温州过去的辉煌,但这次我市党政代表到北京、天津考察,人家说得比较多的是温州未来的发展,都非常羡慕温州有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字招牌。所以,我们决不能轻易错失这次大好机遇。特别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就温州一家,很多试验项目要在温州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再推广,如果试验不成功,其他地方就不能搞。如果温州

2、金融综合改革搞得好,那温州就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功臣。因此,温州搞好金融综合改革没有退路。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和发展实体经济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启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再造体制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加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之所以把两个会议合并召开,是因为金融综合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发展实体经济,是“引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之田”。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核心命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3、。经济现代化,是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石。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第一要务。去年下半年以来,以“老高”跑路为标志性现象,温州民营经济的孪生兄弟民间金融出现局部风波,实体经济也随之下滑。今年一季度温州GDP同比增长5%,列全省倒数第1位;规上工业产值负增长2.8%,列全省倒数第1位。在经济增长速度列全省倒数第1位的同时,温州的经济效益也是全省倒数第1位。从一季度的工业企业11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看,最好的是产品销售率指标,列全省第3位,这与温州民营经济的特点是相符的,但其他指标都在全省第7位之后,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列全省倒数第1位,新产品产值率、流动

4、资产周转率、工业产品质量指数列全省倒数第2位。这种情况与去年全年基本一致,去年温州的经济效益也是列全省倒数第1位,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新产品产值率都列全省倒数第1位。速度慢、效益差,实体经济发展进入到谷底。从产业结构看,原来温州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还可以的,但服务业发展离不开二产的发展,没有二产作为基础,服务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温州服务业占比在全省相对较高,并不是因为服务业发达,而是因为工业相对低迷。现在温州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6%,与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但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仅为杭州的41.1%、宁波的51.3%、苏州的3

5、7.2%、无锡的34.3%、常州的49.2%。这说明温州是由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才有了相对较高的服务业占比,当前温州实体经济发展形势非常严峻。温州发展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即期指标差还不足以忧,忧的去年和今年投入不理想,特别是实体经济投入严重不足。去年全市投资有了恢复性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52亿元,增长89.2%,投资率达52.3%,但与全国64%的投资率相比仍低11.7个百分点,更不用说弥补以前累计的差距。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倒数第2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的投资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是土地购置费用,并没有形成

6、实物投资量。去年全市工业经济投资只有330.5亿元,仅增长19.8%,处于全省后列;今年一季度工业是负增长,工业投资列全省倒数第1位。没有投入,就没有即期增长,也就没有未来的发展。现在温州的平均发展水平只有全省的一半多,与杭州、宁波已经有了一半的差距,温州的人均水平已经是全省倒数第2位,属于相对欠发达地区,如果再按这样的速度发展,温州就会成为全省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这与温州的形象是不相称的。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不佳。环境是最大的公共品,营造环境的主体责任在政府。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问题:(1)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资金只有落地了,才能成为投资。温州有6000

7、多亿元的民间资本,但受金融体制制约,导致民间资金多投资难。“十一五”期间温州在外地的实业投资达3000多亿元,在本土却只有1300亿元,资金没有在本地形成有效投资。(2)发展空间不足。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空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相对稀缺。(3)发展平台缺乏。在经济发展初期,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可以在违章搭建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但从紧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过渡时期,原来低小散的格局没有竞争力,只能靠无证无照、不交税费、不治污等办法生存。长期以来,由于政府管理不到位和“无为而治”,使这样的低小散还能在温州大量生存,导致一些高端产业难以在温州立足,形成了逆向淘汰,温商在外地的投资规模和水平都远在本土投资

8、之上。现在温州的劳动生产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0%,温州经济发展靠的是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违章搭建,不仅政府没收到税,环境也被污染了。环境治理的责任在政府,政府没有为实体经济发展搭建大的好的平台。现在产业需要集群发展,需要公共服务的基础,需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但温州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集聚平台,现在的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开发区和园区,中心镇和功能区的平台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原来的小乡小镇没有大的产业集聚平台,不可能有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所以去年我们通过乡镇区划调整,推进中心镇和功能区发展,推进农房改造集聚和农民城市化,推进与之相配套的中心镇功能区建设,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加快温州的现代

9、化步伐。但这项工作刚刚起步,比其他地方晚了整整10年,像绍兴市非常重视强镇发展,仅扬汛桥镇就有上市公司10多家,这样的中心镇在绍兴还有很多。(4)商务成本高。审批制度改革改了一年还是没有改到位,大量老百姓和温商还是反映事难办,许多审批跑了一个又一个环节还办不了。同时,房价太高、土地成本太高等,也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障碍。(5)亲商安商工作不到位。对温商的感情不深、关爱不够,尊商兴商的氛围不浓,对外地来温招商熟视无睹,对温商外流见怪不怪。当然,这两年通过推进瓯飞工程、高速公路联网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六城联创”、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七大行动,环境条件有所改善。现在外地联系来温发展和温商回馈家乡的

10、热情不断高涨,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招商引资和发展实体经济的条件。特别是“两海两改”国家战略,为温州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1)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过去温州区位条件不好,但现在是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交汇城市,区位条件明显提升。而且从海西区来看,3月25日温州对台北直航开通,温州到台湾只要50多分钟,甚至比福州赴台都更方便。(2)浙江省海洋经济示范区战略。现在瓯飞工程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下步就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一期就达到18万亩,相当于我们好几年的土地指标,同时也为温州的港口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3)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应该说,在30多年改革开放中,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本、土地三大要素的市场

11、化改革。去年国务院批准温州作为全国24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温州的重点就是产权制度改革,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城乡之间以土地为主的要素自由流动,从而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过去土地资源只能在城市实现增值,今后农村土地也能进行规模化经营,必将带来工商资本对土地的投入。特别是宅基地的用益特权改革,虽然温州户均只有三分多宅基地,但106万户就是48万亩,如果通过“三分三改”和农房改造集聚,宅基地可以节约50%以上,按每年完成5%计算,每年就有1.4万亩土地可以用于城市建设。(4)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资本的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效益,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而

12、且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这样的体制先发优势,对温州模式再创新具有巨大意义。改革开放初期,在其他地方计划经济控制比较严的情况下,温州充分发挥民间活力、发挥市场作用,率先进行微观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温州模式,引领了全国发展,为全国市场经济改革作出了贡献。但全国其他地方的商品市场领域改革到位以后,温州人多地少、资源禀赋不足、区位条件不好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导致大量温商到全国全世界去发展。这次以资本和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温州模式迎来了再创新、再提升的重大机遇,必将为温州新一轮发展提供更大的制度空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机遇,加快提升温州模式,加快推进温州的转型发展,特别是实体

13、经济的发展。机遇永远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今年二三季度会有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金融环境也会趋于宽松,同时省里已经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应该说,经过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工作,温州项目建设各项准备工作相对比较充分,已经有了比较多的项目储备,像高速公路、围垦、轨道交通、机场和教卫文体公共服务业等领域都有不少项目,为我们下步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二、抓住关键,以金融综合改革为契机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制改革是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由于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形成了民间资金多投资难、小微企业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这次温州被

14、批准为全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仅为我市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的金融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1)解决“两多两难”问题。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次我们比较早地研究了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抓住了金融风波的机会,获批为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在金融综合改革方面率先突破。通过金融综合改革,加快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发展,解决“两多两难”问题,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2)推进金融产业发展。美国的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25%,很多金融集聚的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达到40%以上。现在温州仅为9%多,金融业完全可能以这次改革为契机,成为温州最重

15、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不能一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光机电、光伏、新能源、新材料,那些都是制造业中的新兴产业,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没有比金融业更适合成为核心支柱产业的。(3)创新温州发展模式。国务院把全国唯一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给温州,让温州先行先试,并明确指出只有温州试验成功了,才能推广到其他地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温州的关心和厚爱,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为温州创新发展模式、再创新的辉煌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立足温州,放眼全国,把金融综合改革作为解决“两多两难”问题的战略举措,作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为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

16、,推动发展方式由资源驱动向投入、创新、财富驱动转变,实现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要在以下四个领域取得突破。(一)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在发挥国有大银行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加快发展与地方民营小微企业相适应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在这次金融体制改革中,民间资本能不能发起设立银行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应该说,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还有一个过程,所以温州银行和11个合作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制可以成为发展地方民营银行的快速有效的渠道。市委、市政府近期准备研究出台专门的合作制金融机构股份制改制指导意见,要求按照这个意见改制到位,真正形成温州民营银行板块,从而在温州金融市场份额中占有相当比例。(二)健全民间资本市场体系。推进温州产权(资产)交易市场试点建设,推进企业股权、技术产权、文化产权、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农村土地承包权和林地流转等产权交易。建立股权投资发展体系,设立政府引导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