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87612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49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啤酒财务管理案例精析(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ART I战略分析PART II会计分析8PART III财务分析15PART IV价值评估33PART I战略分析一、参考公司历年来的财务报告,评价公司2001年前后的并购战略有何差异?2003年,青岛啤酒迎来其百岁华诞。百年青啤不但成为了青岛的名牌,而 且成了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牌。企业能够持续发展100年,能够成为世界级 的名牌,并且仍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后劲和势头,实属不易。在这百年多的历史中青岛啤酒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代:一:彭作义时代。在这个时代,青啤发起了以“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 为主导的“大名牌发展战略”,它的核心理念是”做大做强”。二:金志国时代。在这个时代,青啤开始由

2、“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 转变,由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扩大,并开始对市场和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对青岛啤酒公司来说,200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就是在这一年青 岛啤酒开始由“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没有“做大做强”的基础就 没有“做强做大”的平台。1. 对青岛啤酒1993年到2003年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企业的资本负 债率在1993到2000年逐年上升,此后进入平稳时期,资本负债率维持在50% 一60%之间,对企业年报进行分析发现,从93年到01年中,企业大量收购破 产企业或以承担债务的形式收购经营困难的企业,这样在增加企业资本的同时 也产生了大量的债务,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幅

3、度提高。到01年下半年,企业 在扩张上进入平稳时期,企业的收购业务大幅减少,只完成2宗并购,而且在 收购形式上更多的使用参股的形式,并拥有并购企业的管理权,很好的控制了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青岛啤酒1993-2002资本结构变动情况资产负债比(%) 总资产(亿元)2. 收购模式的转变,01年下半年在收购万泰公司的上企业参股 28%,但取得万泰公司的经营权。事例表明企业在不再用并购破产或经 营困难企业为主的并购方针。用少量的资金和股本来运作更多的公 司,来盘活资本,达到规模扩张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青岛啤酒1993-2003盈利情况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4、 2000 2001 2002 2003T一主营毛利率(%) T一净资产收益率(%)3. 对青岛啤酒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企业在98年到03年, 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30%,而98年到01年间企业的净资产收益 率仅维持在4%,到02年和03年净资产收益率迅速提升到7%,表 明企业在01年以后资本的扩张有所减缓。35302520151050综上所述,青岛啤酒在01年前后企业的并购战略发生很大的改 变,从单纯的大量吸收破产或经营困难企业扩大企业规模转化成以整 顿已有企业扩大原有企业规模为主,有选择性的吸纳企业为辅的并购 战略。二、搜集相关资料,对青岛啤酒的战略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青岛啤酒与燕京

5、啤酒(A股代码:000729)在战略上的异同。相同点:1.品牌战略;在追求品位、彰显个性的现代品牌经济时代,品牌战略的实施是企业 赢得竞争,最终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 争;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正是深刻的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才会积极 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走出地域的限制,走向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 品牌。2. 并购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并购成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战略,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打 响品牌战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青岛啤酒和 燕京啤酒都采取低成本扩张优

6、势发动了一系列针对啤酒酿造同业 的并购,获得了高速发展,奠定了自己中国啤酒业三甲的地位。3. 并购整合;并购是把双刃剑,如果并购后不注重有效的整合,就不能使得并购发挥充分有效的作用,相反还会构成企业承重的负担。青岛啤酒和 燕京啤酒在并购后都进行了各方面的整合,包括资源,管理、技术、 品牌、文化等多方面。不同点:1. 品牌创立战略(1)品牌定位:青岛啤酒总体是中高档定位,高贵的、优雅的、有品位的,而燕京啤酒 偏抵挡定位,对公司的净利润贡献不大,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近年来提高了 中高档的占比。(2)品牌形象:青岛啤酒塑造了平易近人的品牌形象,如很多广告词“感受心新鲜,感 受自然”,“青岛纯生纯

7、正生啤酒”,都增加了青岛啤酒的亲和力。另一方面,青 岛啤酒还大打煽情牌,塑造青岛啤酒是人们开心时的伙伴、悲伤时的朋友的亲切形 象。如很多广告词“青岛啤酒一一开心时的伙伴,悲伤时的朋友”,“青岛啤酒, 人间因你情更浓”,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而燕京啤酒塑造了大气、尊贵的品牌形 象,这一点从燕京啤酒2008年奥运营销策略广告词“燕京啤酒,为中国干杯”就可 以很好地体现出来了。这句广告词喊出了消费者的心声,承载了一个中国人为祖国 骄傲的高度荣誉感。(3)品牌传播:青岛啤酒品牌传播内容突出青啤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质,并做到了全 方位的宣传。另一方面,青岛啤酒集团连续以青岛啤酒为主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

8、现在青岛国际啤酒节已经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啤酒节之一,向世界宣传青岛啤酒悠 久的啤酒文化。而燕京啤酒在品牌传播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尤其是在传播内容上应 该进行深度的挖掘。2. 并购战略(1)并购风格:青岛啤酒风格较为激进,全面出击,集中收购,采用省内强弱联 合,省外抢占 市场制高点的策略。1999年一年就收购各地公司15个,2000年又收购了10多家 企业,其中包括嘉士伯、三环、五星著名啤酒品牌。从地域看,在1999年初以前, 青岛啤酒的收购对象集中在山东本省,似乎只是想经营好自己的根据地,但随 即开始四处出击,广泛分布在安徽、湖北、广东、江苏、四川、北京、福建等 15个省,全国各大地区都有啤酒企

9、业成为青岛啤酒的收购对象(注:从下表可 以知道青岛啤酒在山东建厂12间,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可见青岛啤酒也相 当重视本地的市场)。而燕京啤酒的风格较为稳健,边开拓边巩固,缓步推进。 在对北京市场占有率到达85%之后,公司才开始立足华北,进军全国,目标企业 集中在江西、山东、湖南、福建等地(从下表燕京在全国各地的建厂数量上 来确定)。(2)并购手段:青岛啤酒并购手段运用较为灵活,除了普遍采用的现金收购方式外,承担债务 方式被采用的也很多,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被其收购的企业债务负担较重,持续 经营发生困难的缘故。如在1999年2月青岛啤酒收购山东荣成和安徽马鞍山 两家啤酒企业时,分别采用承担债务加债权

10、转股权和承担债务加安置职工的 方式。相比之下,燕京啤酒手段单一些,几乎都是采用现金收购方式,因而燕京 啤酒一直持有大量的通货。(3)并购对象:青岛啤酒在2000年之前,强调低成本扩张,收购的目标企业多 数为小型企 业,且大部分企业都是已破产或经营发生困难时收购的,年产量一般在3-5万 吨左右的企业。2000年,公司开始将收购目标转向中型企业,如北京五星、北京 三环、上海佳酿等。而燕京啤酒在挑选并购对象方面较为谨慎一般都在10万 吨以上的中等规模企业,带有一定的强强联合色彩。3. 并购整合青岛啤酒在管理上实行事业部制,划小范围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管理变得更 加有效。对品牌的整合充分发挥主品

11、牌优势,形成以青岛啤酒为主干,形成众星环绕的品 牌结构。对销售网络的整合,大力进行全国销售网络建设,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开 拓国际市场,以台湾为重点基地深度开发东南亚市场,建立起稳固的东南亚支柱燕京啤酒主要注重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整合,管理方面加强外阜企业的管理,大宗原 料物资实行统一采购,统一调拨,原辅料由分公司各家采购,同时做到节能降耗。技术 方面;调整燕京啤酒无名公司工艺、协助燕京啤酒襄樊公司选购、安装、调试高浓稀释 设备、协助燕京啤酒赤峰公司解决啤酒保鲜期问题。通过整合,适时地扩大为“巩固北 京市场,扩大华北市场,开发全国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市场战略。各地啤酒品牌的排名情况:西南地区

12、南部地2中部地区京部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及东北地区1.晶牌蓝箭珠江金星青岛青岛燕京公司华润啤涓珠江啤酒(广州)金星啤酒(即州)甫岛血酒寿岛啤酒北京燕京血酒2.品牌玄.庄金是眨鹿燕京青岛公司重庆啤酒惠泉啤酒(福建)金堤啤酒狮王.啤酒北京燕京啤酒青岛啤涓3.品牌雷花行吟阁中华黄河王黄河王公司华润啤涓漓泉啤酒(桂林)现已被燕京收蹈求西湖啤酒浙江找江啤涓黄河啤酒(兰州)黄河啤酒(兰虬)4.品牌零点也率零点三俘利笛花雪花公司华润啤涓雪津啤酒(福建)华润啤酒三得利啤酒(江苏)华润啤酒华洞啤循5,品牌音岛金成桑泉百成珠江朝日超工型啤酒公司青岛啤酒金威啤酒(篥圳)圣幻年酒AB公司/百成(武汉)珠江啤酒1:广州朝1

13、1烟台资料来源:Euromonitor五大啤酒企业生产布局:省份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哈尔滨啤酒重庆啤酒山东厂家数重123北京厂家数重312浙江厂家数重11广东厂家数重5辽宁厂家数重161黑龙江厂家数重315河北厂家数量1安徽厂家数重22福建厂家数重22河南厂家数重吉林厂家数重23湖北厂家数重511江苏厂家数重5四川厂家数重2112重庆厂家数重11江丙厂家数重2内蒙古厂家数重2陕丙厂家数重3上海厂家数重1广西厂家数重湖南厂家数重121天津厂家数重1PART II会计分析三、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战略分析的内容,对青岛啤酒近期三个年度的财务 报告进行会计分析。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与利润增

14、长情况对比200920082007营业收入18,026,107,88816,023,441,98013,709,219,729增长率0.12500.1688利润总额1,739,333,5911,108,088,7361,004,123,478增长率0.56970.1035应收账款92,594,64781,452,72194,199,301增长率0.1368-0.1353200920082007应收账款344,629,758330,858,272329,051,908减:坏账准备252,035,111249,405,551234,852,60792,594,64781,452,72194,199,30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公司2008年应收账款较2007年有所下降,主要是 由于2008年坏账准备集体较多。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