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8684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说明(培训版)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和社会管理者身份控制的,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者产生服务潜能的经济资源(不包括用于保证部门、单位和机构自身行政职能正常运转所配备的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般包括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受托代理资产及其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等。一、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组成内容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包括:(1)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封面;(2)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战略储备物资)

2、;(3)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粮、棉、糖、肉、药);(4)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其他):(5)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公路、铁路);(6)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机场);(7)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航道)(8 )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沿海港口、内河港口、水库、大型灌区骨干灌排工程体系);(9)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市政基础设施);(10)文物文化资产情况表;(11)保障性住房情况表;(12)受托代理资产情况表;(13)其他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表。二、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编制方法(一)按公历年度编制政府资产报表。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按公历年度编制,本次报告期为2018

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表内“期末数”指标以年终有关指标填列;表内“期初数”指标根据上年度数据结合本年度调整数填列。(二)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填报原则。报表中涉及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应按照以下原则填报:(1)实物量指标应根据统计台账、历史资料等进行填报,确保数量、单位全面、准确。对于无法填报的,应详细说明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2)价值量指标填报是工作的重点填报时,各省直部门和市级财政部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进行填报,并对所采用的计量属性进行说明。对于相关会计准则制度尚未规范的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鼓励各省直部门和市级财政部

4、门以真实反映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当期价值为目标,研究探索价值量计量的有效方法等。对于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文物文化资产,为满足“不重不漏”的填报原则,增加了“其中:未入账”选项,反映资产未纳入财务账目管理的情况,具体见相应资产的编制说明。三、2018年度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封面(一)单位名称。填列单位全称,并加盖单位法人公章。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填报本级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二)单位负责人。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实际负责人签字盖章。(三)资产财务管理负责人。指单位内部负责资产财务管理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四)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资产报表的工作人员。

5、(五)编报日期。指资产报表通过单位办公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审核签发的日期。(六)单位代码。单位代码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的第9-17位。(七)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单位当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选择填列。一个单位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三套账,同时执行两种会计制度的填“其他”。主管部门叠加汇总所属单位报表时不填列本项。(八)单位基本性质。依据政府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性质,在“行政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六种类型中选择填列。主管部门叠加汇总所属单位报表时本项可不填列。(九)机构(行业)类型。行政单位按照单位履行的职能类型选择填列。事业单位

6、按照实际开展的主要事业类型选择填列。企业按照实际开展的主要行业类型填列。(十)报表类型。按单位具体填报的报表类型选择填列。其中:“0”表示单户表,由独立核算单位录入本单位数据时使用。“7”表示汇总表,由主管部门汇总录入所属单位报表时使用。)备用码(六位)。各主管部门可根据各自资产管理需要自行编制代码,下发基层单位填报。四、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政府储备物资,是指为满足实施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进行抗灾救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等特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在应对可能发生的特定事件或情形时动用;2.其购入、存储保管、更新(轮换)动用等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的专门管理制度规范。(一)

7、政府储备物资填报主体政府储备物资按照国家政府储备资产相关政策填写,不包括商业储备资产(即政府部门对该项储备资产无所有权,仅对其进行贴息等)。需要注意的是,由国家全额出资购买,企业执行储备计划的储备物资,需要填列本表。政府储备物资涉及三类主体,一是制定储备计划的主体;二是执行储备计划的主体;三是代储机构。原则上,本报表由执行储备计划的主体填报。(二)政府储备物资计价方式政府储备物资原则上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价。对于应当确认为政府储备物资,但已确认为存货、固定资产等其他资产的,应当将该资产按其账面余额重新分类为政府储备物资。没有账面价值的,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1.可以取得相关原始凭据的,

8、其成本按照有关原始凭据注明的金额确定;2.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但按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评估价值确定;3.没有相父凭据可供取得、也未经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重置成本确定。未在本单位会计账簿中的“存货”、“固定资产”以及其他科目中反映的,应在报表“其中:未入账”中同时填列。三)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战略储备物资)本表中的战略储备物资是指所有权属于政府、用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经济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等特定用途的战略性物资。1 .填报主体。本报表填报主体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中核和中广核等,地方不需要填报。2 .指标解释。(1)综合物资黑色金属:指铁、铁的合金和镒、铭等金属。包括

9、:各类钢材、铁合金、镒、铭等。有色金属:除铁、镒、铭金属以外的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银等。稀贵金属:稀贵金属是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统称,稀有金属如铝、祖、被、错、铃、锢、精、镂、鸨、铝、钛、睇、钻、稀土等,贵金属如金、银和粕族金属等。天然橡胶:是从含胶植物橡胶树、橡胶藤、橡胶草等提取出来的弹性高分子原材料,包括浓缩天然胶乳和天然生胶两类。该数量指标填列折干胶,折干胶为折合成干胶非金属:非金属是除金属物资以外综合物资的统称其他: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综合物资。(2)成品油柴油:各类型号柴油。汽油:各类型号汽油。煤油:各类型号煤油。其他: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成品油料。(3)火工物资炸药:按国家有关标准确

10、定为炸药的物资。包括:TNT、黑索金、奥克托金等。发射药:按国家有关标准确定为发射药的物资。包括:单基或双基发射药等。其他: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火工物资。(4)天然铀:按国家有关标准确定为天然铀的物资。(5)其他:除上述以外的战略储备物资。(四)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粮、棉、糖、肉、药)1 .填报主体。由执行政府储备资产计划的部门(单位)等填报。2 .指标解释。棉花:各部门(单位)和地方储备的棉花。粮食:各部门(单位)和地方储备的粮食,包括原粮和食用油。食糖:各部门(单位)和地方储备的食糖。肉:各部门(单位)和地方储备的肉。医药:各部门(单位)和地方储备的医药,包括用于灾情、常见病、多发病防治所需的

11、药品和医疗器械。(五)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其他)本表中填写内容为除了政府储备物资情况表中表(战略储备物资)、表(粮、棉、糖、肉、药)外的政府储备物资。1 .填报主体。本报表省级填报主体为民政、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林业等承担政府储备物资职责的部门(单位)本报表地方填报主体为所有权属于地方的储备物资,由地方民政部门、水利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公安部门、林业部门等承担政府储备物资职责的部门(单位)。2 .指标解释。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的物资,由各级民政、应急管理、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负责填报。防汛抗旱储备物资:包括专项用防汛抗旱储备的钢材、木材、水泥、电缆、铁锹、编织袋等物

12、资。森林(草原)防火储备物资。包含林业机具、防护用品、灭火工具、化学灭火用品、通讯器材、航空灭火专用设备等城市排水防涝设备物资。包括专项用于城市排水防涝的泵车等强排设备和清淤设备等物资。应急储备物资:是指用于处置突发事件的各类警用装备物资,包括武器警械、防护防爆装备、观察通信器材、特种车辆(船艇)、后勤(生活)保障装备及其他物资。石油:依据国家石油储备管理原则,而进行储备的石油其他。是指除上述物资以外的专项储备物资。五、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公共基础设施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控制的,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是一个有形资产系统或网络的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用途;一般不可移动。仅供单位内部职能

13、运转、事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不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对同时提供公共服务,又提供内部服务的资产,如不可以区分,原则上按照公共基础设施界定。(一)公共基础设施填报主体本报表填报主体一般为: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填报等级公路、等外公路、公路运输场站;铁路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填报铁路和铁路车站。其中,省级填报主体为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地方填报主体为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公共基础设施报表由按规定对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部门(单位)填报。多个部门(单位)共同管理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应当由对该资产负有主要管理维护职责或者承担后续主要支出责任的部门(单位)填报。分为多个组成部分由不同部门(单位)分别管理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应

14、当由各个部门(单位)分别填报对其负责管理维护的公共基础设施的相应部分。二)公共基础设施计价方法报表有账面价值的资产,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计价。对于应当确认为公共基础设施、但已确认为固定资产的资产,应当将该资产按其账面价值重分类为公共基础设施。对于应当确认但尚未入账的存量公共基础设施,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其初始入账成本:1.可以取得相关原始凭据的,其成本按照有关原始凭据注明的金额减去应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差额确定;2.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但按规定经过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评估价值确定;3.没有相关凭据可供取得、也未经资产评估的,其成本按照重置成本确定。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公共基础设施,应当

15、按照估计价值入账,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公共基础设施资产价值,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新旧衔接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算的通知(财会201834号)文件公共基础设施入账成本确定。未在本单位会计账簿中的“固定资产”以及其他科目中反映的,应在报表“其中:未入账”中同时填列(三)公共基础设施情况表(公路、铁路)1 .填报主体。本报表填报主体一般为: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填报公路公路;铁路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填报铁路。由企业登记入账的政府收费公路不纳入填报范围。2 .指标解释。(1)公路。公路分为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公路基础设施资产由构筑物设施、公路沿线设施组成。公路构筑物设施:即构成公路主体的各部分,包括路基与路面、桥梁、隧道、涵洞、跨道路建筑物等。公路沿线设施:包括安全设施、收费设施、监控设施、环保设施等。安全设施是指发挥交通安全指示作用的相关公路设施,包括护栏、交通指示线、交通指示牌等;收费设施是指为保证收费有序实现而设置的中心设备、收费站设备、车道设备等;监控设施是指监控交通运行情况的系统、线路和检测器具等;环保设施包括道路绿化、噪声屏障、隔声窗XTo等级公路。等级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工矿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