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86403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李华珍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打工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一方面,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很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较差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工作不稳定无法照顾孩子等等。于是,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由长辈或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孩子两地分隔的局面,留守儿童由此产生。孤独感、紧张感、失落感和焦虑感,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感受。长期下去,又会使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带来负面的心理感受,更为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

2、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有些孩子变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由于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娇惯和放任,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有的经常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有的喜欢打架、抽烟喝酒,有的甚至小偷小摸。如果无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权益,我们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倾向的一代。为了使孩子们以健康良好的心态,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各地方应开办留守儿童心理教育课堂。父母的开导也是关键,一个母(父)亲能胜过一百个教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数关心的是子女的物质生活和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

3、授樊富珉认为,父母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而这些儿童正处在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的分离使他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多数孩子思念父母,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时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正奎对此很担心。他认为,如果无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权益,我们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倾向的一代,从而使社会陷入大量的“无因由对立”和矛盾冲突的漩涡中,这将是现代化和城市化不堪承受之重。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1

4、、父母要转换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汪军香认为,有条件的可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一时无法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要从孩子成长需要的角度出发,寻找确定孩子的监护人,细致落实孩子的监护权,并且要创造更多时间与孩子谈话沟通。电话、书信、网络现在的通信方式这么多,做父母的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多和孩子沟通,还可以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跟父母在一起,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幸福。2、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机制,构建学校监护网。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

5、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学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关爱电话,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更多留守儿童在寄宿学校读书,使他们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3、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彻底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让留守孩子跟着父母进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很多网友认为,农民工抛家弃子出外打工很多时候属于不得已,打工目的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本地没有为其提供就业赚钱的岗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孩子们的父母不用进城打工,也能赚到钱,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4、一定不要随便承诺,本来留守儿童因父母的离开,内心呈强依赖性,如果承诺不能兑现,孩子会产生失落感,继而不信任他人,不信任社会,这种危害才是最大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