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861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 史(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武王)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日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右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出使西域 B西行取经 C七下西洋 D抗击沙俄3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品经济繁荣 D

2、民族政权并立4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A B C D5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6“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光辉的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长征结束 A B C D8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

3、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9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次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10右图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纪念邮票。香港得益于A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完善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一国两制”的实施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1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下列人物中,对该成就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魏源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12右图是中美建交当年,邓小平访美时观看骑公牛表演的照片。这张照片拍

4、摄于A1953年 B1971年C1972年 D1979年131995年起,城镇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这是因为我国实施了A“安居工程” B养老保险制度C医疗保险制度 D就业制度14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与迦太基作战的是A古巴比伦王国 B古希腊城邦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共和国15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加紧对人民精神统治,残酷压制“异端”思想的是 A教皇与教会 B富裕商人 C天皇 D银行家16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开始时间:18世纪 B代表人物:伏尔泰C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5、171789年,资产阶级发表宣言,宣言所宣布的人权、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该宣言是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下表显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领先地位。直接导致这一地位确立的原因是(单位:亿马克)年份世界贸易总额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850年14533.8152112.8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盛行 C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完成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此回答第1920题:19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有 三国同盟形成 凡尔登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 三国协约形成 A B C D20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

6、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在儿童、青少年智力开发方面,我们的投入翻了番;所增加的继续教育机会,使100多万年轻人得到了资助。克林顿:总统经济报告21右侧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加大发展教育事业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D接受外来的经济援助2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23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7、宣布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独立于A1859年 B1947年 C1960年 D1990年241955年,苏联和东欧7个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至此,形成的国际政治格局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 D多极化趋势25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A坐火车旅行 B开汽车上班 C用电灯照明 D在太空授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26(10分)2014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中国

8、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图问题探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岳麓书社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北京人”遗址写出北京人生活距今的年代及一个反映他们生活状况的例子。(2分)都江堰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是战国时期哪个国家谁主持修筑的?(2分)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曲阜是孔子故里。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什么学说?(2分)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建立的陵墓。写出明朝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2分)(2)请你谈谈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并提出一条保护建议。(2分)27(12分)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不断探求适应时代巨变的生存之路。

9、阅读下列材料:背景链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背景链接: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速对外扩张,发动了侵华战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了表谈话“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材料二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变法?

10、写出该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3分)(2)材料一中的“孙中山”领导了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场革命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举一例)(3分)(3)材料二中国共两党的宣言(谈话)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依据材料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例。(4分)(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求生存之路的过程中领导力量变化的特点。(2分)28(13分)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

11、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

12、容有关?次改革后,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样的特点?(3分)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1分) 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开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CADCCABCDDAD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DCABCB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分,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共35分。)26(10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