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84430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分类汇编动态综合型问题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中考数学分类汇编一、选择题1(2010湖北鄂州)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点在OA上,且点的坐标为(2,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试求PD+PA和的最小值是( )ABC4D6【答案】A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填空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三、解答题1(2010广东中山)如图(1),(2)所示,矩形ABCD的边长AB=6,BC=4,点F在DC上,DF=2动点M、N分别从点D

2、、B同时出发,沿射线DA、线段BA向点A的方向运动(点M可运动到DA的延长线上),当动点N运动到点A时,M、N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连接FM、MN、FN,当F、N、M不在同一直线时,可得FMN,过FMN三边的中点作PQW设动点M、N的速度都是1个单位/秒,M、N运动的时间为x秒试解答下列问题:(1)说明FMNQWP;(2)设0x4(即M从D到A运动的时间段)试问x为何值时,PQW为直角三角形?当x在何范围时,PQW不为直角三角形?(3)问当x为何值时,线段MN最短?求此时MN的值【答案】解:(1)由题意可知P、W、Q分别是FMN三边的中点,PW是FMN的中位线,即PWMNFMNQWP(2)由题意可得

3、 DM=BN=x,AN=6-x,AM=4-x,由勾股定理分别得 =,=+=+当=+时,+=+解得 当=+时,+=+此方程无实数根=+时,=+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当或时,PQW为直角三角形;当0x或x4时,PQW不为直角三角形(3)当0x4,即M从D到A运动时,只有当x=4时,MN的值最小,等于2;当4x6时,=+=+=当x=5时,取得最小值2,当x=5时,线段MN最短,MN=2(2010湖南常德)如图9, 已知抛物线与轴交于A (4,0) 和B(1,0)两点,与轴交于C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E是线段AB上的动点,作EF/AC交BC于F,连接CE,当CEF的面积是BEF

4、面积的2倍时,求E点的坐标;(3)若P为抛物线上A、C两点间的一个动点,过P作轴的平行线,交AC于Q,当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线段PQ的值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xyOBCA图9【答案】解:(1)由二次函数与轴交于、两点可得:解得:故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SCEF=2 SBEF, EF/AC, , BEFBAC, 得故E点的坐标为(,0).(3)解法一:由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则点的坐标为(0,2)若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则有解得: 故直线的解析式为若设点的坐标为,又点是过点所作轴的平行线与直线的交点,则点的坐标为(则有:即当时,线段取大值,此时点的坐标为(2,3)解法二:延长交轴于点,则要使

5、线段最长,则只须的面积取大值时即可.设点坐标为(,则有: 即时,的面积取大值,此时线段最长,则点坐标为(2,3)3(2010湖北荆州)如图,直角梯形OABC的直角顶点O是坐标原点,边OA,O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BC,D是BC上一点,BD=OA=,AB=3,OAB=45,E、F分别是线段OA、AB上的两动点,且始终保持DEF=45(1)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2)设OE=x,AF=y,试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3)当AEF是等腰三角形时,将AEF沿EF折叠,得到,求与五边形OEFBC重叠部分的面积【答案】解:(1)D点的坐标是.(2)连结OD,如图(1),由结论(1)知:D在CO

6、A的平分线上,则DOE=COD=45,又在梯形DOAB中,BAO=45,OD=AB=3由三角形外角定理得:1=DEA-45,又2=DEA-451=2, ODEAEF,即:y与x的解析式为:(3)当AEF为等腰三角形时,存在EF=AF或EF=AE或AF=AE共3种情况. 当EF=AF时,如图(2).FAE=FEA=DEF=45,A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在AE上(AEOA),B在AF上(AFEF)AEF与五边形OEFBC重叠的面积为四边形EFBD的面积.(也可用) 当EF=AE时,如图(3),此时AEF与五边形OEFBC重叠部分面积为AEF面积.DEF=EFA=45, DEAB , 又DBEA四

7、边形DEAB是平行四边形AE=DB=当AF=AE时,如图(4),四边形AEAF为菱形且AEF在五边形OEFBC内. 此时AEF与五边形OEFBC重叠部分面积为AEF面积. 由(2)知ODEAEF,则OD=OE=3 AE=AF=OA-OE= 过F作FHAE于H,则综上所述,AEF与五边形OEF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或1或4(2010湖北鄂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0),B(0,2),一动点P沿过B点且垂直于AB的射线BM运动,P点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射线BM与x轴交与点C(1)求点C的坐标(2)求过点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P点开始运动时,Q点也同时从C出发,以P

8、点相同的速度沿x轴负方向向点A运动,t秒后,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点P到点C时停止运动,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求t的值(4)在(2)(3)的条件下,当CQ=CP时,求直线OP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答案】(1)点C的坐标是(4,0);(2)设过点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bx+c(a0),将点A、B、C三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x2+x+2(3)设P、Q的运动时间为t秒,则BP=t,CQ=t以P、Q、C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讨论若CQ=PC,如图所示,则PC= CQ=BP=t有2t=BC=,t=若PQ=QC,如图所示,过点Q

9、作DQBC交CB于点D,则有CD=PD由ABCQDC,可得出PD=CD=,解得t=若PQ=PC,如图所示,过点P作PEAC交AC于点E,则EC=QE=PC,t=(-t),解得t=(4)当CQ=PC时,由(3)知t=,点P的坐标是(2,1),直线OP的解析式是:y=x,因而有x =x2+x+2,即x2-2x-4=0,解得x=1,直线OP与抛物线的交点坐标为(1+,)和(1-,)5(2010湖北省咸宁)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BDC,动点M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从点A沿线段AB向点B运动;同时点P以相同的速度,从点C沿折线C-D-A向点A运动当点M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过点M作直线lA

10、D,与线段CD的交点为E,与折线A-C-B的交点为Q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时,求线段的长;(2)当0t2时,如果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求t的值;(3)当t2时,连接PQ交线段AC于点R请探究是否为定值,若是,试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ABCD(备用图1)ABCD(备用图2)QABCDlMP(第24题)E【答案】解:(1)过点C作于F,则四边形AFCD为矩形QABCDlMP(第24题)EF,此时,RtAQMRtACF2分即,(2)为锐角,故有两种情况:当时,点P与点E重合此时,即,ABCD(备用图1)QPElM当时,如备用图1,此时RtPEQRtQMA,由(1)

11、知,而, 综上所述,或(3)为定值当2时,如备用图2,ABCD(备用图2)MQRFP由(1)得, 四边形AMQP为矩形 CRQCAB6(2010江苏扬州)在ABC中,C90,AC3,BC4,CD是斜边AB上的高,点E在斜边AB上,过点E作直线与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AEx,AEF的面积为y(1)求线段AD的长;(2)若EFAB,当点E在线段AB上移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当x取何值时,y有最大值?并求其最大值;(3)若F在直角边AC上(点F与A、C两点均不重合),点E在斜边AB上移动,试问:是否存在直线EF将ABC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x的

12、值;若不存在直线EF,请说明理由ABCDABCD备用图【答案】解:(1)AC=3,BC=4AB=5ACBC=ABCD,CD=,AD= (2)当0x时 EFCDAEFADC即EF=xy=xx= 当x5时 易得BEFBDC,同理可求EF=(5x) y=x(5x)= 当0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y=,即当x=时,y最大值为 当x5时, 当时,y的最大值为 当时,y的最大值为(3)假设存在 当0x5时,AF=6x 06x3 3x6 3x5 作FGAB与点G 由AFGACD可得 ,即FG= x= =3,即2x2-12x+5=0 解之得x1=,x2= 3x15 x1=符合题意 x2=3 x2不合题意,应舍去 存在这样的直线EF,此时,x=7(2010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和点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