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8433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石方开挖施工组织设计1.13(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花样年香年广场”项目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1前言1.1工程概况 “花样年香年广场项目”场地位于成都市区南部规划新区天府大道西侧,新会展中心斜对面,拟建物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拟建建筑情况见表1.1.在本护壁设计前,我院进行了本场地初勘,根据初勘提供的岩土参数,我院进行本基坑支护设计,本基坑支护施工由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实施.建筑物情况一览表 表1.1建筑物名 称结构类型层数及高 度地下室情 况基础砌置深度(m)估计基础形式单位荷载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1#剪力墙36F99。9m3F约19。0(现调整为17.0)筏板500kpa敏感2框架核心筒31F99.9m3F约-19.0(现调整为-

2、17。0)筏板450kpa敏感3框架剪力墙37F133.9m-3F约19.0(现调整为-17.0)筏板600kpa敏感1.2场地概况一、场地位置“花样年香年广场项目场地位于成都市区南部规划新区天府大道西侧,新会展中心斜对面,新希望大厦与航兴国际广场之间。二、周边环境条件场地除北侧外,三方均为市政道路,各边详细情况如下,场地环境条件见下图:图1 基坑四周环境条件场地北侧:此侧为新希望在建项目,是本支护设计最重要的一侧,基坑边线离新希望项目地下室8.214.5m,离新希望主体建筑22.230.2m。新希望项目设2层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置深度为从现地面下-9。0m,地下室施工时采用土钉墙支护

3、,现已回填,作为钢筋加工场地。据现场调查,本侧未发现地下管线。场地东侧:为已建成的市政道路,街道对面为在建的中油设计西南分公司办公楼,本地下室开挖边线离中油办公楼地下室边线距离为35m左右。经现场踏勘,在本侧发现有市政电缆管沟,紧靠围墙,沟宽约1。0m,深1.5m,施工前须进一步查清走向及埋深,以便在施工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场地南侧:为已建成的市政道路,其对面为航兴国际广场,23F,主体已经封顶,设2层地下室,基础埋深约10。0m,本地下室开挖边线离航兴国际广场主体建筑距离约45m,本侧未发现地下管线.场地西侧:为已建成的市政道路,其对面为在建工地,正进行基础施工。目测挖深10m左右,两基坑

4、间距约45.0m左右,本侧未发现地下管线。1.3 基坑支护技术要求由本场地初勘报告知,基坑边坡主要由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粉土及砂卵石、泥岩组成,须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保证基坑及相临建筑物的安全。1、基坑平均深度为17。0m。2、基坑周长500m。3、基坑四周荷载:考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局部堆放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故本次护壁设计基坑四周荷载均按15kpa考虑,有建筑地段按建筑实际荷载加载。1。4基坑等级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2002)7。1。7条规定,本基坑挖深大于10m(17。0m),基坑等级为一级,故基坑支护设计相关计算及变形控制均按一级基坑考虑,重要性系数。=1。1

5、.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时限:1年,属临时支护.1.5类似工程经验1、群光广场基坑支护工程(2005年3月),深24.7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2、山水置业。琨玉商住楼基坑支护工程(2006年5月),深15.65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3、城市理想基坑支护工程(2007年3月),深16.5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施工;4、花样年。喜年广场基坑支护工程(2007年6月),深14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施工;5、攀成钢返迁房项目(镏金岁月)基坑支护工程(2008年4月),深11.0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

6、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6、摩玛城基坑支护工程(2008年5月),深14.55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施工;7、广联摩根中心基坑支护工程(2008年11月),深15.0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8、三益公商务楼基坑支护工程(2008年11月),深15。0m,排桩+预应力锚索,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设计.1。6相关说明1、建设单位招标文件提供基坑深度为17。1m,考虑施工前会先期平整场地,平场后综合按-17.0m进行设计。筏板基础外边线外工作面暂按1.0m考虑。2、本工程降水及土方工程建设单位已另行委托,故本支护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均不再考虑。3、本基坑支护

7、设计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最新版总平面图(2009。12。15,电子文档)进行支护工程设计,正式施工前需由建设单位书面确认,经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施工之依据.若平面位置或挖深有变化,需及时与我院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支护方案,否则,我院不承担任何责任.施工测量放线前,应仔细核对经施工图审查后的总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图等图纸,并以总平面图作为放线定位依据,实地测放主要轴线、地下室边线等,检查无误后方可动工.4、现场现有的围墙为实心页岩砖砌围墙,护壁施工时局部会拆除围墙,建议将现有围墙拆除后采用轻质围墙重新修建,以将深基坑作业的风险降至最低。5、需建设单位协调:降水井距基坑2m远,沉砂池距基坑3。0m以上,需作

8、好沉砂池防水工作(建议采用钢板焊制的沉砂池),降水管道不能有渗漏。基坑外地面应作好地表排水工作,采取截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坑壁,以免对基坑造成不良影响.6、护壁施工前,需要建设单位提供场地详细的管网分布图,必要时可适当调整护壁方案,确保市政管网的安全.基坑开挖前应进一步调查、确认周边建筑物和管线情况,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 7、本工程应遵循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技术原则,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临近建筑物或道路的变形及地下设施的保护,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与相关单位协商.如变形过大,可采取加设预应力锚索、内支撑等加固措施。 8、未尽事宜,须符合相关规范规程之要求。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

9、1 地质构造及稳定性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3.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图3。1 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褶断带的活动对成都市的影响。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但活动微弱,不考虑隐伏断层和龙泉山褶断带的影响。该区域属扬

10、子台地,地质构造稳定,属相对稳定地块。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已考虑龙门山褶断带(地震带)的影响。2.2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区南部规划新区天府大道西侧,交通方便,场地勘探点孔口标高484。61485。53m,高差0.92m,地形较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级阶地。2.3地层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成因的粘性土、粉土、砂及卵石组成,下伏白垩纪灌口组泥岩(K2g)。现将地层从上到下分别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a 杂填土: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回填建渣组成,夹少量粘性土及植物根茎。该层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

11、54.0m。b 素填土:褐灰色、黑灰色,松散稍密,稍湿。以粘性土、粉土为主,含20左右的植物根茎及少量建筑垃圾。该层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52。0m。(2)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坚硬。含氧化铁、铁锰质及铁锰质结核。局部夹薄层粘土或粉土,该层场地局部缺失,层厚1.35。0m。(3)粉土:褐黄色,中密密实,湿。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及云母碎屑,局部夹薄层粘性土,下部渐变成粉砂、细砂。该层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53.1m.(4) 细砂:褐黄色,褐灰色,松散,稍湿饱和。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细粒土。主要以尖灭状分布于卵石层顶板之上。该层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

12、31.0m。(5) 中砂:褐黄色,褐灰色,松散,稍湿饱和。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云母片,局部含少量卵石、圆砾及细粒土。主要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石层中。该层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层厚0.31。0m。(6) 卵石:褐灰、褐黄色、青灰色,稍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7cm,大者可达20cm以上,成分以花岗岩、石英砂岩为主,微强风化,磨圆度较好,多呈亚圆形,充填砂土、圆砾及少量细粒土。卵石顶板埋深为9。312.8m,标高496。44499。35m,高差2。91m,局部有一定起伏。该层可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四个亚层(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松散卵石:卵石粒径大于2mm,含量5055,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

13、。稍密卵石:卵石含量为5560%,粒径一般3080mm,最大粒径大于12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中密卵石:卵石含量为6070%,粒径一般40100mm,最大粒径大于15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密实卵石:卵石含量为70%以上,粒径一般40120mm,最大粒径大于150mm,该层在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7)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按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中等风化和微风化。a、强风化泥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土状,该层在场地局部地段分布.厚度1.22.0m左右。b、中等风化泥岩:岩芯呈柱状,裂隙发育,较完整,局部夹强风化软弱层。其顶板埋深10。514。5m,标高

14、470.82474.31m,本次最大揭露厚度为24。0m。2.4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砂卵石层为主要含水层,勘察期间为平水期,且受附近场地施工降水影响,场地潜水稳定水位在7。50-8。50m之间,高程476.28m478.02m。 场地地下水受岷江水系及大气降水补给,且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年变化幅度为2.0m左右,根据本区域地质水文资料,在正常情况下,场地年最高潜水位为4。0m,标高在481。00m左右。场地环境类别为类,强透水层。另据场地的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地卵石层渗透系数K值为15m/d左右。2.5 气候条件该场地属大陆季风型气候,降水主要源于太平洋东南季风,次为印度洋

15、西南季风。(1)气温: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5。9,昼夜温差最大12左右;(2)降水:多年平均为947.0mm,19951994年平均降水最925。60mm,12、1、2月旱季降水量占3%左右,7、8、9月雨季降水量占6070,日最大时降水量207.5mm(19810712),最大时降水量28.10mm(198107-13,12-13时),最大积雪厚度40mm;(3)蒸发量:970.41139。3mm,多年平均1020.5mm;(4)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82;(5)风向、风速: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NE向);瞬时最大风速27.4m/s(1961-62),主导风向NNE向,出现频率11%,风压0.25KN/m2(30年一遇),常年平均风压140kpa,雪压0.1KN/ m2;(6)日照:年日照数12001300小时,日照最小年份960小时。2。6 场地地震效应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场地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