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8275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问答题、论述题)1、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借鉴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学前 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接触的日益频繁,各国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注 意向外国介绍本国学前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学前比较教育的特征:1、开放性;2、跨学科性;3、可比性。2、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1、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现场研究法、问卷法)2、文献法;3、 比较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4、分析法。3、学前比较教育的的意义:一、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工作的认识;二、 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

2、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4、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 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正 确的方法论,它规定了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系统的、整体的观 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2、以动态的、发 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静止的、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3、用实践 的标准来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不是以主观想象来分析和判断问题。5、英国政府近现代幼教政策的特点:一、在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 幼儿教育通常是指7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前教育则指义务教 育开始年龄5岁以前的儿童教育。二、英国幼儿教育仍然存在着双轨制;三、在英国的 幼儿园和幼儿班里,一般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对幼儿个性与能力 的培养;四、英国幼教师资培养注重理念联系实际;五、英国学校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6、普洛登报告书的内容和意义: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 童的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7、英国1972年教育白皮书的内容和意义:白皮书提出要扩大学前幼儿教育。肯定了 普洛登报告书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计划,要在10年内实现幼儿教 育全

4、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的幼儿教育。8、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1、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 中心婴儿室等;2、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 等;3、由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4、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 如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和儿童保育中心等。9、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一、教师,希望成为学校早期教育教师的人,或在理工学院,或 在高等教育学院,或在大学教育系接受训练。二、托儿所保姆。主要职责是健康和社会 方面的服务,而在教育方面的角色则被认为比教师低一等。10、法国母育学校的课程:在母育学校进行的

5、各种活动可分为下述几大领域:1、体育活动; 2、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3、艺术与审美活动;4、科学技术活动。11、法国学前教育有四重作用: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 的作用。12、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及其经验:1990年政府颁布政令,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和 为一体;1990年继政令之后,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监督工作;增加男性教师。13、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首先,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视之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 和解决母亲不能照顾子女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国政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 育行政和管理制度,并通过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和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有章可

6、循;与 此同时,给学校和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再次,法国学前教育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和教学个别化。最后,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和经验也是值得借鉴的。主要问题:1、教育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过多,以致于形成所 谓的“文山”;2、法国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不够重视;3、法国学前教育尚存在着供不应求 的问题。14、苏联教学-训导型教学模式:苏联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 的目的是使用知识、技能和技巧武装儿童,并使之听话。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儿童被视为受某种教育体系影响的客体。偏向面向全体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形 式主义泛滥造成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疏远。15、评

7、述德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德国的学前教育出现过三种代表性的课程理论:功能论、学科论、情境论。一、功能论:功能论的目的在于运用所编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 技巧,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代表人物是科热尔。二、学科论:学科论的宗旨是:以学科本身固有的结构为基础,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 内容,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功能论与学科论先后为学前教育所抛弃。主要原因有:1、与儿童的生活实际脱节;2、 都片面地强调能力的训练;3、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导致学前教育日渐失去其特 色。三、情境论:情境论的主要特点:1、以儿童为中心;2、社会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结合;3、建立混龄组以代替传统的同龄组;4、

8、家长、邻里与其他成年人积极参与;5、 教学活动不应只限于幼儿园;6、灵活的教学安排;7、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 境。在情境论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决定儿童应学什么。 教师不是学习过程的专家或知识的拥有者,而是工作框架的提供者,使儿童尽可能的独 立工作。目前德国大多数幼儿园仍遵循传统的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但情境教学模式的 影响也越来越大。16、美国“发展适宜性”课程:第一,把适应儿童的发展作为决定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重 视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和个别儿童发展的差异。第二,认为游戏是儿童发展的主要方式,提 供和支持儿童游戏被看作是高质量方案的标志。第三,重视成人与儿童关

9、系的质量。17、简述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的幼儿教育目标。第一,为幼儿健康打下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态度。第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友爱之心、合作态度。第三,培养思考能力,启迪情操、兴趣与关心。第四,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关心、态度和感受力。第五,培养创造力,增加感性认知。18、美国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1989年以来,布什召集50州的州长构想著名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提出了面向21 世纪的6条“美国教育标准”,指明了课程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共同标准和方向,有助于统一 美国各地幼儿教育的水准,但高标准给综合教育改革带来挑战。19、俄罗斯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存在问题:1、依靠有偿服务和部分收

10、费等,2、给与教育机构最大的自主权,赋予权力,3、 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1、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化趋势;2、民主化和多元化方向;3、个性化和民族化。20、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述评:一、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二、家庭互助项目; 三、临时保姆项目;四、家庭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21、美国“先行计划”:1965年秋,美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该计划,这是实现学前教育 均等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以90%以上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的3-5岁儿童为对象,制定 了多方面发展的目标与内容,帮助贫困儿童获得与富裕儿童同等受教育的机会。22、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幼儿园和保育学校。23、美国幼教机

11、构家长工作的内容包括:家长参与、家园联系和家长教育。24、美国早期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了幼儿的智力开发,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幼 儿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等整体全面的发展;重视了天才儿童的教育,而忽视一般儿童的发展;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学前教育经费、学前教育科研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25、日本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在全面实行幼保一元化之前,幼儿园和保育所具 有互补的教育功能,目前还必须处理好幼儿园和保育所两者的关系和职能分工,创造充分的 条件来完成各自应尽的职能。第二,学前教育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私立幼儿园比较多, 私立幼儿园的收费又是公立幼儿园的两倍多,由此造成幼儿园家长负担过重;第三,持续的 经济低迷和日益加剧的都市化使日本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儿童游戏活动场地越来越少,竞 争压力越来越早,这些因素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第四,日本政府和官方对二次大战 不能认真反省的顽固态度立场,反映在教科书等一系列问题上,也必然渗透和影响到学前教 育,并带来潜在而又深远的负面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