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81731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7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我带来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7篇,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

2、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习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3、)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习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4、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

5、,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篇2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6、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 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 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 小组自主研究计算方法,交流汇报。 预设:(1) (个);(2) (个);(3) (个);(4)3个 就是6个 就是 ,再约分得到 (个)。(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 比较分析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

7、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 生1:每个人吃 个,3个人就是3个 相加。 生2:3个 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 提出质疑:3个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板书) 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 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归纳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8、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早餐的分类,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学会配置一些科学、合理、有营养的早餐菜谱,做一名“小营养师”。 二、活动准备 1、调查一下自己家或学校附近哪里有早餐车 2、跟家长买一次早餐 3、教师收集一些早餐材料。 三、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选题与确立主题 (一)制定活动方案 一、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好。早

9、上吃饭了吗?(交流)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统计图,是小关我们小学生早餐情况的,想看吗? 2、分析柱形统计图(早餐内容)。 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生观察,师可以相机指导学生看图。 师: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预设:(生1)都是我们平常早上会吃的东西。 (生2)早上吃鸡蛋的人最多。 (生3)吃鸡蛋饼和包子的人也挺多的。 (生4)早上大家几乎都喝牛奶或者豆浆,喝粥的人比较少。 (生5)好像大家早上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哦,除了喝豆浆吃鸡蛋饼就是喝牛奶吃鸡蛋加面包,像麦片粥啊、面条啊、蛋炒饭、糕点什么的,都很少人吃。 (生6)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早上几乎没有人吃炒菜。 关于这个发现,师应相机鼓励,并

10、适当引出“炒菜一般来说会是什么?”也就是说,早上一般没有人会吃蔬菜和肉。 师小结:大家的观察能力真强。我们平时的早餐内容是怎么样的?(交流)有这张图里没有出现的吗?(交流:没有或很少)这说明,我们的早餐内容,丰盛吗?(不)对,很单一。(课件强调:单一) 3、信息分享。 师:这儿还有一则官方消息:(课件出示)中山医科大学营养系曾对两所小学10岁左右的学生做了早餐的一个对比试验。第一组每天吃的早餐和大家差不多。第二组吃的早餐则是中国营养家协会推荐的营养早餐。一周之后对两组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大家会看到,在数学运算、创造力和耐力的对比,第二组明显好于第一组。 4、现场统计饥饿时间。 师:说到现在吃的

11、,你饿吗?(交流)这么早就饿了呀?现在是第三节课,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感觉到饿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说他第二节课就已经饿了。 5、引导学生发现早餐的重要性。 这则消息,对比那张统计图,再加上我们刚刚交流的内容,有没有什么发现?师生交流:(预设) (生1)早上吃不好早饭,很快就会饿。 (生2)我们的早餐几乎总是那几样,内容很单一。 (生3)吃有营养的早餐很重要,对我们头脑的发育有好处。 师相机评价:大家不仅观察能力强,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很棒哦。还有什么发现? (生4)我们不仅要吃饱早餐,还要吃好早餐。 (生5)我平时一直以为,早上时间特别紧张,随便吃点儿什么,只要吃饱就行了,没想到,吃个小小的早饭,还

12、挺有学问的呢。 师抓住时机引导:嗯,说得好,看似不起眼的、经常被大家忽略的一顿早饭,居然也大有学问在里面。既然早餐很重要,又暗藏那么多学问,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早餐的学问,好不好?(好)都同意了?(同意) 6、确立主题:早餐的学问。 师:那好!我们就以“早餐的学问”为主题进行本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确定研究内容,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1、交流研究内容。 师:关于早餐的学问,你们想要研究些什么?把你想要研究的内容展示到“小问号收集站”上来吧。 (事先让学生准备卡纸,在卡纸背面贴双面胶,用大大的字写下来,便于粘贴) 预设:早餐吃什么、几点吃、吃多长时间、怎么样等等。 2、确立研究

13、小课题,组建活动小组。 师:同学们的思维可真开阔,一下子,我们的小问号收集站就收集了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好像太繁杂和琐碎了,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归纳一下呢?(能)关于归纳问题的方法,上节课我们已经实践过了,只需要?(生:把类似的问题圈在一起,再简炼结合一下。) 学生归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归纳出了几个问题? (1)不吃早餐的危害 (2)早餐吃什么最好 (3)各国吃早餐的讲究 (4)早餐的起源 (5)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想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选择同一个问题的同学,可以组合成一个小组合作研究。 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子课题。 (拟写活动计划)师:确定好了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份活动计划。 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共享栏,一个是一份现成写好的方案可参照,一个是白纸可自己设计,一个是表格式方案,一填就可以了,但是在开展活动时也可以进行方案的修改。 (学生自由选择设计方案。) (预设情况一)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同学可能没写完,但是大家可能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结合我们刚才说研究问题的初步打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的帮助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