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81507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选读公开课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1. 通过研读文本,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2. 能够结合时代背景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并结合生活体验作适当评论。【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能够借助工具,自主研读,发现疑难问题,协作解决,读懂文意。2. 在老师引导下,运用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会联系比较,梳理积累。3. 反复诵读,品味借鉴孟子说理论证的艺术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孟子思想代表的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精神财富,提高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情操与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通过研读文本,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结合时代背景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并结

2、合生活体验作适当评论是本课重点。准确理解作者观点和结合生活体验评论是难点。【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启发点拨梳理积累【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仁政(王道):鼓励农桑减轻徭役关心疾苦救死扶伤兼爱(性善论):高度自许,社会责任反省改过,宽恕忠信推己及人,推恩集义仁义教化,言传身教非攻:主张和平,反对征伐以德服人、天下王之二、研读选文辩难释疑交流心得学以致用(一)、公孙丑上第一章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钱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3、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注】钱Zi基:农具。改辟:开辟扩大。改聚:迁徙增加。作:兴起。疏:间隔长。憔悴:艰难困苦置邮:驿站。2、辩难释疑知识积累【口头翻译】检测预习成果,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梳理积累知识,提高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译文】齐国人有句话说:“虽然有智慧不如抓住机遇形势;虽然有农具,不如等待风调雨顺。”现在的时势就很容易统一天下:夏、商、周三代兴盛时

4、,国土也没有超过方圆千里的,而齐国却拥有广大国土;鸡鸣狗叫的声音直到四方边境都听得见,说明齐国人口众多。不需要新开辟国土,不需要再增加百姓,只要能施行仁政,就能称王于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况且,统一天下的贤君没有出现,从来没有间隔这么久的;老百姓受暴政的痛苦,也从没有比现在更严重的。饥饿的人容易给他吃,口渴的人容易给他喝。孔子说:“贤德名声的传播,比驿站传递政令还快速。”当今之世,若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老百姓对国君的高兴,就像被倒吊着的人得到解救一样。所以,付出古人一半的努力,就可以成就比古人多一倍的功绩。只有这个时候最容易做到。”1)辨析下列古今词义的差别A、容颜憔悴(消瘦疲惫,没有

5、精神)民之憔悴于虐政(艰难困苦)B、治理小产权房要疏堵结合(疏通,疏导)未有疏于此时者(疏离,间隔长)且王者C、敢作敢当(作为)之不作(兴起,产生)2)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A、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主谓间取消独主谓间取消独(宾语前置,指B、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立性)C、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立性)D、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国家)(3)辨析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与意义民之憔悴于虐政(表被动)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介词,比)未有疏于此时者(介词,比)(4)从本文归纳出现在还适用的三个成语,并且解释其意义。鸡犬相闻:表示很近的距离,

6、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解民倒悬:解救头朝下倒挂着的人;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3、诵读品味增强语感【学生诵读,教师范读,体味孟子说理文的语言魅力。】4、讨论交流分享心得【孟子在文中对齐王提出什么建议】(用自己的话回答)抓住有利时机,行仁政而王【孟子认为当今是齐王“行仁政而王”的好时机,理由有哪些?】(请依据原文概括)齐国有超过先王盛世时的广大国土齐国有超过先王盛世时的众多百姓当世暴君迭生,百姓处于绝境,渴求仁君抓住有利时机施仁政,可以“事半功倍”成王业。【孟子在文中的观点给你的启发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增强自己的实力要善于发现

7、对手的弱点与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才能够“事半功倍”。【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方式并简要说明其作用】引用论证:引用齐言说明抓住有利时机的重要性。引用孔子名言说明以德治政比暴政更深得民心。对比论证:齐国实力与先王比较,突生齐王具有王天下的绝对优势,却没有做到。对劝说齐王施行仁政有很强的说服力。(二)研读公孙丑下十二章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由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高子以告。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

8、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由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注】且:又。干泽:犹干禄,谋求利禄。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濡滞:ruzhi停留,迟延,迟滞兹:斯,止匕。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治然:形容正大刚直。由:通“犹”,仍,还。足用:足以。悻悻然:怨恨恼怒的样子。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辩难释疑知识积累【口头翻译】检测预习,教师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适当联系已学知识,提高独

9、立阅读文言文能力。【译文】孟子离开齐国,有个叫尹士的人就对别人说:“不了解齐王不能够成为商汤王和周武王,就说明孟子不聪明;明知齐王不能成为圣君,但是又来了,那就是想要求取恩惠利禄。不远千里来见齐王,不被赏识所以离开了。住宿了三天才从昼地离开,怎么这样迟延呢?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人。”高子把这个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那尹士怎么能了解我呢?不远千里来见齐王,是我的愿望!不被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希望吗?我是无可奈何呀。我住了三天才离开昼地,在我心里仍觉得快了,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态度,就一定会让我返回去。而我离开昼地,齐王没有来追赶我,我才坦荡地产生归去的念头。我虽然这样做,怎么是

10、抛弃齐王呢?齐王还是可以引导他施行仁政的。齐王如果重用我,又何止只是让齐国的人民安居乐业?全天下的人民都可因此安居乐业了。希望齐王能改变主意,我每天都这样盼望着。我难道是这样气量狭小的人吗?向国君进谏而不被接受就发怒,怨恨恼怒的神色露在脸上,一旦离开就拚尽全力天黑才住宿吗?”尹士听到孟子的话说:“我真是一个小人呀!”1)解释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A、于予心犹以为速(以(之)为速,认为这太快B、,王如改诸,则必反予C、,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名词作状语,每天)D、天下之民举安(副词,全部)(2)解释句中“之”字用法与意义A、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无义)B、予日望之(此

11、,这样,王改之)C、王庶几改之(此,不遇我之态度、主意)D、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结构助词,的)(3)下列句中“然”字用法与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C)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予虽然,岂舍王哉予然后浩然有归志A、悻悻然见于其面B、惟此时为然C、识其不可,然且至(4)辨析下列特殊句式士则兹不悦是何濡滞也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宾语前置句】三宿而后出昼昼】高子以告(于) (孟子) 】悻悻然见于其面面见】谏于其君而不受不受】【被动句对自己的君王进言不被采纳】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予所欲也】士诚小人也。我真是小人啊!】3、诵读品味增强语感子说理文的语言魅力。 】4、讨论交流分享心得三宿而后出 (于)高子以(之)告

12、悻悻然于其于其君谏而是(乃)【判断句【学生诵读,教师范读,体味孟【尹士与孟子对齐王的评价】尹士认为齐王是的人,孟子则认为他。【不可以为汤武/由足用为善】【对齐王之不遇,尹士与孟子的观点不同】尹士认为应该,孟子则认/齐王可能改变态度,不必急于离去】【尹士对孟子前后态度的转变】尹士不喜欢孟子是因为他认为孟子是的人,尹士说自己是小人,因为他发现孟子是的人。【贪图富贵没有骨气/心胸坦荡志向远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尹士与孟子身上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发散思维,各抒己见三、衔接高考,真题体验【课外练习】(一)阅读公孙丑下十三章,完成后面题目。(6分)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

13、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注】豫:yu欢喜,快乐。数:计数,年数。考:考察、推究。【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老师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以前我曾听老师您讲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责怪别人。”孟子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从历史上看,每五百年一定会有一位圣主兴起,其中一定有闻名于世的辅佐者。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从年数计算已太长了;从时势来推究,也应该是圣王出现的时候了。大概老天不

14、想让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当今世上,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不快乐呢?”1、充虞看到孟子“有不豫色然”,你认为孟子不高兴的原因是,而孟子反问充虞“吾何为不豫哉?”,孟子的意思是。(3分)【天下未治,自己理想不能实现/我不是为个人得失而埋怨上天】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体现自视极高、自任极重(高度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高度自许/改革天下、当仁不让)的心怀。四、课外练习贴近高考阅读以下两章孟子选段,完成题目。(二) 、公孙丑下第五章孟子谓蛾蛙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蛾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蛾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公都子以告。日:“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注】蛾(zhi)蛙:齐国大夫。士师: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用:采纳。致:交由官职,辞官。官守:为官的职守。言:进言。绰绰然: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1、齐国人认为孟子给蛙的建议倒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认同孟子自己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