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7999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21:话题作文 专题21话题作文中考命题规律1考点扫描考点名称考点热度(1)直接给话题,按要求作文(2)提示十话题,按要求作文(3)材料十提示十话题,按要求作文2命题趋势分析(1)本专题分值在4070分之间。(2)预计2013年中考,话题作文可能呈现以下特点:提供的话题材料将更加贴近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自然、人生;话题材料将更加多姿多彩,提供一支歌、一段格言、一则故事、一幅图画、一首小诗等,从中引发话题;提供的材料可能出示两则或多则,或同类提取要义,或对比生发话题,材料具有多角度特征,以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话题作文还有可能不提

2、供唯一固定的话题,甚至有可能要考生自定话题,让考生从所给的材料中,就某一内容通过思维提取或选择话题;“弘扬人文精神”将是中考话题作文命题的精髓。 知识梳理与归纳【基础知识梳理】准确学习、理解中考话题作文的命题精神,我们可采取以下应试策略:(1)全面准备,做到“既博且专”。开放性话题作文,给所有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写作。因此,应试前要了解多种不同文体的特点、优势及规律等,做到博采“众”长,充分熟悉,这样才能在临场应对话题作文时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同时,要着重做到“知己”,即清楚自己最擅长什么文体,最拿手的作文形式是什么,从而扬长避短,取优去劣,把自己的作文水平

3、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用自己最没把握的文体去写作,以致捉襟见肘,马失前蹄。(2)丰富积累,既关注生活又提升思想。话题作文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但“家庭一学校一社会”三类生活仍是历年中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以及热点问题尤为重要。既然话题作文选材的范围很大,如果能积极、洒脱地面对一些重大题材,直接从现实生活落笔,就容易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令人耳目一新。(3)阅读材料,认真审题。话题作文排除了审题障碍,淡化审题,但并非不审题。话题作文的审题,包括审材料、审“话题和审要求,要注意“话题”和与它相关的材料,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作文

4、的要求,根据话题,进行发散性联想,尤其要注重合乎材料,又合乎话题,绝不能超出话题限定的范围。(4)精心选择,凸显个性。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和材料人手,选择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最具说服力的材料,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或表现形式,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并力求从新的方面认识事物、表现事物、写出文章的新颖性和自己的创造性,体现出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的感悟,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才气。(5)化大为小,选准最佳、最小切入点。话题作文的话题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写作范围大,包含内容多。写作时应有意识地缩小范围,将话题加以限制,把题目变小,选择某个小角度、小方面、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并注重细节刻画,从小的方面着笔表现深刻的内容

5、和主题,这样会使缩小后的题目更贴近生活。如以某个概念为话题中心,就将这个概念变成判断,用一句简明、概括性强的话表述概念的特性、作用。这样就可以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思路,进而大题小做,虚题实做。(6)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和辩证意识。要想创新,尤其是内容上突出,就必须有发散的眼光和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品质,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要从不同角度分析话题,方能为自己的创新写作打下基础。同时,将联想和想象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使思路活跃,文思泉涌。(7)紧扣话题,选好角度,拟个妙题。“好题一半文”,一个好文题,对写好话题作文尤其重要。话题作文拟题,要紧扣自己确定的材料和

6、“话题”,首先要准确,在此基础上还可在新颖、含蓄、优美上下工夫。拟题时可巧借修辞,妙用诗词,套用俗语、广告等,总而言之,拟个高水平的题目,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一见钟情”。【典型例题精讲】【例1l(2012,四川攀枝花)写作。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阶梯可用来登高,也可用来探幽。成长的阶梯上有你美好的期许,有你铿锵的步调。每一段难忘的时光,每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句诚挚的话语,每一份感动,每一个发现,每一次纠结,都是你成长路途中最坚实的阶梯。请以“阶梯”为话题,把你对人、事、生命(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表达出来。要求:(1)标题自拟;(2)除诗歌、戏

7、剧外,文体不限;(3)写出真情实感;(4)结构完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写作指导】这是一篇“材料十话题”类型的作文。在作文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材料中的信息均提示考生可以从阶梯的作用方面来论证,论证时可充分使用名人名言。“成长的阶梯上有你美好的期许,有你铿锵的步调。每一段难忘的时光,每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句诚挚的话语,每份感动,每一个发现,每一次纠结,都是你成长路途中最坚实的阶梯。”这段话提示考生可以围绕成长道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记录对自己有教育意义、有帮助的话语,记叙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展现自己的探索历程,刻画自己

8、内心的情感世界等。话题,不是作文题目,而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源头。因此首先要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话题作文的要求,把握“提示”或材料的指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根据自己储存的与之相关的素材,选择得心应手的文体。其次要从“话题”的内涵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去延伸、拓展,合理想象,把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中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搜集整理出来,并据此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还要注意选择最佳的、最小的切入点,并运用得体的表达方式,或叙事写入,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或展望前景。 作文训练1(50分)(2012,山东)倾听是增长知识的捷径,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倾听是陶冶情

9、操的妙法,倾听是修养品德的良方听师长的教诲,听自然的乐章,听历史的回音,听未来的呼唤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倾听在人生中意味深长!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可以叙写故事,也可以发表看法。题目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55分)(2012,重庆)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_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煎熬,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杯香茗时,这是成全。成全是生活中的和风丽日,展现出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请你以“成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

10、章。 3(40分(2012,鸟鲁木齐)作文。什么是享受呢?有人认为吃美食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听音乐是一种享受,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享受,也有人认为经历失败是一种享受其实摆正心态,仔细想想,做许多事情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享受。那么,你做的哪一件事是享受呢?请以“享受”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50分)(2012,西宁)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题一:请以“最美_”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11、,然后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题二:山东潍坊52岁的母亲王传丽,为了减体重捐肾救子每天暴走20佘里,竭尽父母的责任;背着瘫痪养母上大学的孟佩杰,8岁起不离不弃侍奉瘫痪的养母十余载,担当起成年儿女的责任;刘延宝一家四代守护烈士墓63年,承担起践行诺言的责任;无臂钢琴师刘伟19岁用脚学钢琴,23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履行了自己自强、自信、自立、自尊的责任。请以“责任”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文章。5(50分)(2010,哈尔滨)行走在人生路上,对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行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感到疲惫、失落、孤独、苦闷因此我们需要偶尔

12、停一下,去休息,去放松,去调整,去总结偶尔停一下,不是懒散懈怠,而是张弛有度;偶尔停一下,不是逃避放弃,而是积蓄力量;偶尔停一下,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整装待发。停一下再上路,我们会发现人生的道路更加宽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偶尔停一下,真好!请以“偶尔停一下,真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6(60分)(2010,新疆)微笑是夏日的清风,微笑是冬日的暖阳。父母的微笑包容了你的任性,老师的微笑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学的微笑化解了彼此的矛盾,陌生人的微笑让你感受

13、到了真诚请以“微笑”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7(50分)(2010,南宁)话题作文请以“礼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8(70分)(2011,辽宁大连)作文。“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自然万物皆能容纳,一个人、一个国家何尝不应如此呢?容纳是包容,是接纳,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它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根本,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前提。请以“容纳”为话题写一篇文

14、章。要求: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但要文体明确;全文不少于600字;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王、小李、小赵、小刘代替。9(50分)(2011,山东青岛)话题作文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人在成长过程中“反省自我”是很重要的。例如经常反省自己:与同学交往是否真诚?做过的事情是否正确?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缺漏?面对困难是否坚强有毅力时时反省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这对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是大有裨益的。请以“反省自我”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

15、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10(50分)(2011,青海)作文。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到达,因为我喜欢到达时的放松。”一位同学说:“毕业就是出发,因为我喜欢出发时的新奇。”是啊,人生没有终点,追求永不停止。出发是为了到达,到达就意味着出发。请以“出发与到达”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答案及解析话题作文1略。2略。3【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享受”为话题的作文题。文题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总体来看,限制性不强,让考生很有话说,但要求写记叙文。从材料倾向和记叙文的要求来看,出题入主要想让考生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人手,写出“享受什么”这样的成长故事。这就要求考生要有对细节的精彩描写,同时围绕“享受”这一动词,进行恰当的抒情议论,点明主题。4【写作指导】话题作文,首先要明白:责任指分内应做的事,每个人自觉地把分内事做好。责任就是竭尽全力去做能够做到的事,是一个人应尽的义务,是一种良好素质的体现,是人类得以延续生命的前提。写话题作文,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