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7929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湘教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12】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含答案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4洛阳四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12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 D生物2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雨热同期,气候优越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便于搬迁和居住ABC D 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城镇主

2、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 D凉爽的高山地区4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C土壤与降水 D日照与海拔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5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6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沿断层线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BC D(2014北京海淀区期中)读某岛屿简图,回答78题。7.该岛地势()A中部低,四周高B中部高,四周低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8该岛的城市和公路分布具有()A沿河谷分布的特点B网格状分布的特点C环岛屿分布的特点 D与纬线平行的

3、特点(2014潍坊一模)读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回答910题。9.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缩短公路里程减轻生态破坏ABC D10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A资金B地形C技术 D移民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1112题。1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1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判断图中地质构造

4、的类型并说明理由;指出甲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6分)(2)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6分)(3)分析影响图示中铁路选址的原则。(6分)(4)简述影响该区域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4分)(5)图示甲、乙、丙三个聚落中,易发展成较大城市的是哪一个?分析其区位优势。(8分)14.(2013日照一中月考)“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结合某同学收集到的一幅茶马古道路线图,回答问题。(22分)(1)指出图乙中聚落遗址分布与河流的关系并

5、解释原因(6分)(2)说明图乙中村落分布的特点和意义。(7分)(3)分析图甲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古道建设的不利影响。(9分)答 案1A2.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史前居民点布局在河流沿岸,说明聚落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2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B4.A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只有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气温稍高,水源充足,适宜人类居住。5C6.A第5题,从等高线地形图及图例分布可判断,铁路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 m的平原地区,且沿线分布有大量居民点,故铁路线弯曲主要是为了联系更多居民点,促进区

6、域经济发展。第6题,结合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特点可知,居民点不仅分布在铁路沿线,而且河流沿岸地区也有分布,故可判断其分布特点。7B8.C第7题,该岛屿河流为放射状水系,所以为中高周低地形。第8题,岛屿周边以平原为主,利于聚落和交通布局。9A10.B第9题,宁愿“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增加成本,也不选择“之”字形道路,很明显是为了缩短公路里程,节省运营时间。第10题,万达高速公路施工需要建设众多的桥隧以实现比较平坦的路面,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11A12.C第1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12题,读图可判定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

7、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故C项正确。13解析:由岩层新老关系判断该地为一背斜构造。结合等高线分布判断为一盆地(谷地)地形。图中铁路线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状分布。答案:(1)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外力侵蚀(溶蚀)。(2)A处。水库宜建在口袋形洼地的狭窄出口处,且水可以顺流至甲镇;在B地建水库可能淹没甲镇。(3)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丘陵山区,铁路应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4)受山地(低山、丘陵)中的河流谷地影响,致使聚落在谷地中沿河呈带

8、状分布。(5)甲。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14解析:第(1)题,聚落遗址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原因可从凸岸和凹岸部位流水的侵蚀或堆积作用分析。第(2)题,村落沿河分布,原因可从生活取水、农业生产两个角度分析。第(3)题,可从建设成本、线路选择、自然灾害等角度归纳。答案:(1)位于河流的凸岸处。由于水力的惯性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流的凹岸,使其不断被侵蚀;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无洪涝之灾,适宜居住。(2)沿河谷分布。利于取水灌溉,河流沉积,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3)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