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278839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阅读(5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6分)_。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弄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玩()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个什么对象,请结合最后一句话去作答。(1分)_2、文中括号处应填怎样的标点符号?下列准确的一项是(1分)( )A,。B.,。,。C.,;,。 D

2、.,;,;3、横线上的内容说明了这个对象的一大优点。下面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非常忠心B非常尽责任C非常诚实D非常勤劳4、这段文字一共有六句话,若按意思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BCD5、文中有一个句子没有明写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却很容易从句子本身体会到这种现象,请找出这个句子,并说明那是什么自然现象。(2分)(1)句子:_(2)自然现象是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4题。(34分) 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

3、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4、,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_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5、。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979年2月3日凌晨6、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_。(3分)7、引用别人的话,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之分。找出文中哪些引用是直接引用,

6、哪些是间接引用。举例说明这两种引用在内容和书面形式上的区别。(3分)_8、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所指的是谁?(4分)(1)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2)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3)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4)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9、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任选三个问题回答)(6分)(1)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由供佛转到纪念母亲,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感?)_(2)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

7、日子淡忘了。(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请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作者写对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与下文有什么关系?)_(3)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今年是指哪一年?)_(4)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孩子们低下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_(5)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什么意思?能再写几个带然字的形容词吗?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_10、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_代人

8、;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3分)1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5自然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2分)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12、从组材的特点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_。(3分)1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_、和_三件事串连在一起。(4分)14、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请在文中段末用标明,写出各部分小标题,并回答:课文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_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

9、0分) 耳朵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

10、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15、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修辞上看,此句用了_手法。(2分)16、第二段中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_。(2分)17、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最佳型指的是_。(2分)18、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2分)()A强调这耳朵的作用。B突出羡慕的心理。C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照,突出

11、小说主题。D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19、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是(2分)()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才。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的条件。第二部分写作(50分)(四)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比确实有时使人很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但是,当今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比。谁也跳不出比的圈子。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比得有没有道理,比得有没有价值。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单位之间要比,比谁发展快、贡献大;人与人之间要比,比谁的进步快、水平高;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比,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请你以比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成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比的范围之内。参考答案:一、(一)1、答案:稻草人5、答案:(1)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