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78482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3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促进交往的社区邻里空间慈溪界牌区块B区综合改造项目景观设计来源绿色东方2011年9月 作者上海济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李婷云摘要:在我国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的时代,城市居住区中存在社区活力缺乏、家园感 丧失、居民缺乏安全感等诸多问题。结合慈溪界牌区块综合改造项目景观设计,对我国城市 居住区设计中邻里交往空间进行分析,指出邻里空间缺失对居民交往造成的影响,倡导营造 不同层次的邻里交往空间。在景观设计中重新构筑邻里间沟通与交流的共享空间,营造睦邻 友好的环境氛围,成为该项目设计的重要内容。关键词:社区;交往空间;邻里交往;共享空间1 设计背景分析及总体介绍1. 1全国城市化及大拆时代的社区交往危机

2、我国城市化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大拆迁时代仍将继续。在城市化进程的人居环境和住宅 建设中,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住区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居住环境的社会人文质量 却差强人意。居民普遍感觉到社区意识淡漠,邻里衰落和邻里交往危机日益严重,诸如邻里 关系的淡漠,居民感到孤独,缺少人情味,社区缺少活力和生机,人们没有安全感等等。住区邻里交往的危机使居民间缺乏信任关爱与支持互助,居民对住区缺乏归属感,这对 儿童成长和老人养老极为不利。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居住区规划时,忽视了居民对 居住区社会交往环境的需求,所以应该在居住区中创造和谐的邻里空间,作为解决这一社会 问题的关键。如果住区的邻里关系融洽,邻

3、里交往密切,那么居民们就有可能相互帮助与支持,容易 聚集起来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住区就能具有归属感。这就需要社区为居民提供更多有益的 户外交往活动的场所,以促进住区居民的身心健康。1. 2项目总体介绍位于古塘街道的界牌区块综合改造项目,总用地面积1378亩,总投资26.6亿元,拆迁 总建筑面积为22.4万平方米,涉及859户拆迁户。拟新建拆迁安置房总建筑面积40.5万平 方米(2134套),其中安置区总用地面积249.3亩,总投资13.8亿元。根据安置地块周边 条件和产品类型的不同特点,在强调整体对称、轴线序列和空间进深的前提下,界牌区块综 合改造项目划分为A、B、C三个片区布置,分二期实施。

4、其中,一期工程为A#、B#两个地 块,B#地块总用地面积108.3亩,总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602套)。由绿城集团参与建设的界牌区块改造项目为新一轮中心城区改造更新的重点区块项目, 它将成为安置房建设的精品工程、效益工程和示范工程。根据规划,该项目以东西向的一条 社区商业街道为骨架,形成富有特色的社区街道网络,住宅布局强调多重围合、层层递进的 院落空间,营造出景观化、生态化的花园式社区环境。整个界牌综合改造区块建成后,将形 成一个功能完善、景观亮丽的大型生态居住区,大幅改观城区北部的面貌,全面提升城市建 设品位。2 设计的目标与理念2. 1设计目标深入研究邻里间居民的心理特性,尝试对整体

5、搬迁的项目,建邻里融洽的关系,对居住 区户外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为住区的户外空间创造适宜的条件,为住区居民的闲暇时 间消费提供更有益的空间场所,促进良好交往活动的发生,邻里关系重新融合塑造,真正实 现居住和整个住区的和谐。2. 2设计理念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邻里住区的和谐,设施配套和居民便利 使用的和谐,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并通过景观设计来造多样性的社区共享交流空间以增加居 民活动的机会和场所,引导居民的交流与联系,形成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充满人情味的新邻 里社区。保持这些动迁户平时的生活方式,以使他们在动迁后仍保持与邻里的有益的交流, 更快地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从而促进社

6、会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3 设计构思 EQVIift 嵋=tLEI啤内口 1 HHSAQ 1_ R EiliAtl 嘲 *3 Efi* i knar*I knorrn i. TroeKEf i A.isyi4 Pt jaII 盆”Mg I1 Ei独 H M 肖旱* ,P舲JBHO U膜噂戒断胃 i AAHhMI军片口岬大 Ji fliivw_U甲肺L功 41 果 Ht-ftWiflK伴词海MBIT 3? MWIRM:# JLIH责 inMe招市港k31闷白尊景亡-h ainjfKRH冲担营警三收t3i FenJ3鼻世WMJP -VI4lfMilVBAlOii堀劝田Jdz图(1) B区块景观设计

7、总平面图3.1空间结构该方案以东西南北两条景观轴线,东西两条共享景观街道,四个邻里花园的结构为基本 框架。3.2空间营造特点中心轴线相对规整,主要表现景观变化的序列感;两条共享景观街道在规则中体现自由, 展现变化丰富的多功能空间;四个邻里花园通过不同的景观元素,呈现功能相同而体验感不 同的空间;宅间花园的设计着重强调空间的自然流动性,在自由流动的路径中,寻求丰富的 空间层次变换和趣味性。主环路与入户道路按不同层级设计,增加空间层次进深感和空间的 归属感,营造入户花园的体验。3.3绿化种植特色营造适合交往的绿色空间。以乡土植物为主,种植人们熟知的花草,特开辟社区公共种 植区,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在

8、种植劳作中寻找以往融洽的邻里氛围,增加交往机会。4 具体设计4.1入口区景观:入口林荫道一聚会小广场一水景小广场图(2)北入口、东入口设计平面图如1 kinukaIIuvw1. E H * ADz1 都 A口_u写早博L尊:Ma Knarrn果1.零演成JE史惨圈叶鼻Me,降皂切慎率MWRK1 id*II胞彳髭柄19屈31言用广M3H Cfi*看冲H NB.4J1M *占.翼JSW” P牌 tBBHBW1 XAHHiMl址4.1.1入口空间是重要的交通流线转换和形象展示区域,并且作为中轴线景观的起点, 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侧重入口景观性及形象展示性的营造设计。入口空间基本分为三 个序列:引

9、入,过渡和分流转换。4.1.2根据功能的主次,采用聚会小广场、小型观赏草坪、入口林荫大道、特色跌水小 广场等场景,营造不同的入口区空间体验,实现景观功能的最大化。采用特色铺装设计、行 列乔木、植栽球、特色景观灯柱、花钵等不同景观视觉元素来限定入口空间特征,营造仪式 感强烈、标志明显、有气势、引导性强的入口空间。4.1.3入口空间建议选用树形高大,树荫浓密适宜行列式栽植的乔木品种,结合观赏性 强的下层花灌木,长势良好的植栽球和修剪规则的绿篱及地被植物,营造简洁大气、色彩明 快的入口植物景致。4.2核心景观区:中心景观泳池一阳光大草坪一宅间主题花园图(3)核心景观区设计平面图例漫削 &口物陲厂场Q

10、底贰魏有MOQ姓凶小广站Q网就弟慕O 尊悭*堤导平Oa 括也胃般景o足寻罐遍G ISA波浪9自督相斩 盛雅蜒吾割棒0峨M谀而o m浩 洋浪&体且辛白 m ?KQunsG #旗嗥木#K 心 户妊埠单耳偈 诠适W主人口4.2.1中心区泳池区作为全区景观的核心,是景观形象塑造的重点。除在夏季发挥其泳 池运动功能,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视觉焦点存在。作为南北东西景观轴线的交汇节点,同时需 要开放性和私密性。考虑空间变化的丰富性及私密性的要求,泳池作下沉式处理。区域周边 的巧妙的竖向设计,空间起承转合,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以景观亭、休闲廊架、户外休 闲木平台、露天咖啡吧、喷水景墙及旱喷广场等景观元素,区隔各

11、种空间,营造突出的视觉 焦点,是重要的社区共享空间。4.2.2作为中心泳池的相对围合的私密空间的转换,在其南侧设计了一个开放的下沉式 阳光大草坪。并在高层区架空层之间的邻里空间,设置四个主题宅间小花园:下沉小广场、 休闲小座、开敞的小草坪、特色花钵、雕塑等,或观赏或休憩,做到空间变化丰富,功能 多样化,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不同的休闲需要。4.2.3核心区延伸中心轴线规则式种植的特色,为丰富不同季节及非使用期的泳池景观 效果,精选外形较好,观赏价值更高的常绿、落叶植物品种,根据树形的不同,高低远近,多层次种植。通过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绿篱与植栽球的组合,各色地被的高低布置,形 成建筑与植物的

12、倒影相应成趣的泳池空间。4.3共享景观街道:生活街道一特色林荫大道一室外茶座 村色6座专O昌季我OWJTF衅戏时自 tfe A0林me:等 EJKVMIt色割站唇iK石蜂闩塔 住野至*D ttfflasrn*胃c帖e*最可未BJIM典幡muMk图tflift切; wart*, 并危谭 HjMWrt广扯014质止脂善9 Ufflli:J咛声J10 uex?-eH蚊整 置相it 网性堪唏色细F* 康登” B KJHITH此魂量:由aH图(4)生活街道设计平面图4.3.1在高层与多层之间的宅间环路上,设计了两条各具特色的生活街道。在保证通行 顺畅的基础上,稍作曲折和错落,结合造型各异,材质不同的铺地

13、、特色树阵、,阳光草地、 休闲亭廊等,形成或开敞或郁蔽的景观共享生活街道。4.3.2景观树阵,聚会廊架、特色跌水景墙、林荫休闲茶座、树阵台地等数个多功能景 观空间,沿着景观长廊序列展开。或浓荫郁闭或开敞阳光。你可以匆匆而过,也可以驻足观 赏,更可以停留久坐。多种特色场所的塑造,空间转换连接,尺度控制,节点变化,虚实的 对比,步移景异。4.3.3生活街道的植物设计采取段落式的营造方法:林荫大道、特色树阵、阳光草坪、 韵律感极强的绿篱、特色大乔木组等,以简约、稳重、大气为主要特色的植物造景的手法, 营造不同的空间变化。4.4宅间与邻里:特色邻里花园一儿童乐园一特色宅间花园raefiifflo mi

14、ariQQEf *O, wjtmQ区隹叩 M4A.BEgf 女 B图(5)西南宅间设计平面图4.4. 1在每个住宅组团的中心,均营造一个尺度小巧但高贵精致的邻里花园。道路分级 分段处理,既满足通过性的交通要求,又兼顾私密性。以尺度变化、室外家具、绿化围合等 方式营造相对积极互动的邻里关系,创造交流、路遇的邻里生活情境。在主要路径和延伸转 换空间处,形成尺度亲切的宅间休闲小广场,局部设计廊亭小憩空间,使玩耍、休憩和邻里 交往功能紧密结合。场地与路径共同构建出相对积极互动又兼顾私密性的亲切宜人的邻里活 动空间,成为儿童和老人重要的就近活动场所。以景观营造,来改变户外生活方式。4.4.2休闲小广场,结合开放小草坪,周围布满灌木群组,营造迷你多功能休闲场地。 每个宅间花园都有一株到数株特色树景,结合主题花卉及四季植栽,以充足的绿量来塑造静 谧宜人的宅间庭园。5 结语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而邻里空间 是社区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在城市的居住社区中如何创造和谐邻里空间,为居民 提供良好的交往、娱乐和休闲的空间环境,是该项目景观设计的重点。总之,尽力恢复拆迁前的社区邻里氛围,创造和谐的邻里空间,对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 活质量,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增强社区的活力和吸引力以及对整个和谐社会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