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7757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名人故事单元目标:1、掌握40个生字和46个词语。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3、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5 灰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学。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联

2、系上下文,读懂重点词句。 2、感悟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子放鸟归园的。教学难点: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教学准备:1、关于列宁的资料,图片。2、生字词语卡片。3、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训练点:1、用“惹人喜爱”、 “自言自语”说话写话。2、复习两种对话的形式及的标点符号的用法。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出示灰雀图片,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小鸟吗?2、板书课题:灰雀。3、齐读课题,问: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汇报: 课文主要讲了

3、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时与三只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3、学生交流关于列宁的资料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三、学习生字,轮读课文1、出示生字。(1)小老师带读。 (2)自由拼读并练习给生字扩词。(2)指名说说如何记住这些生字。2、认读新词。(1)自由准备后同桌互读。(2)开火车读。(3)男女生比赛读。3、指名分段轮读课文,正音。四、指导写字、指名读生字,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2、教师着重指导“步、胸、或、敢。”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写生字,抄新词及多音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深入理解课文,列宁是如何用爱心启发,感染男孩子放鸟归园的。教学过程:一、游戏复习教师随意抽一词语卡片,学生

4、开火车读,评出优胜小组。二、细读课文(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比较句子,体会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1)它们在树枝间跳动,歌唱,惹人喜爱。(2)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3、用“惹人喜爱”说句子。4、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每次”“经常”“都要”体会列宁对会缺德喜爱,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仰望”。5、小结: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二)、学习第3-10自然

5、段。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分别用横线和波纹线画出来。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1)学生交流。(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随机板书:爱。(3)用“自言自语”说句子。3、同学们仔细看看男孩和列宁的对话,看看对话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体会“说”在前和“说”在后的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总结)4、巩固练习。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 妈妈自言自语地说 这个苹果烂了 多可惜呀2、 玲玲真是个乖孩子 奶奶笑着说5、思考:有谁知道灰

6、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自然段。(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3)小组交流: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6、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7、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学习11-13自然段。1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师生共同

7、解答。例如:列宁为什么微笑?鸟儿不会讲人话,列宁为什么要问它?鸟儿会回答吗?4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生齐读12自然段,字幕中“微笑”一词闪动。)列宁为什么而微笑?5、有感情地朗读11-13自然段。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激励学生美滋滋地朗读课文。)5、教师讲诚实的孩子的故事。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什么?板书设计: 5 灰雀

8、 喜欢 捉放 爱 列宁 小男孩 教育课后习题:一、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1、明明( )看着老师,( )听课。2、( )河水( )流去。3、( )太阳( )升起来了,二、 补充句子。1、 ,非常惹人喜爱。2、程海自言自语地说:“ 。”3、抄写描写灰雀的句子。三、 读列宁的故事。 6 小摄影师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5

9、、续写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高尔基热爱儿童、关心下一代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准备:1、高尔基图像。2、生字卡片。3、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训练点:1、复习三种对话的形式及的标点符号的用法。2、多音字“当”“卷”。3、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续写这个故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感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一位先生,他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一个小男孩正在给他照相 )2、师:你们知道这位坐在沙发上的先生是谁吗?他就是苏联伟

10、大的文学家高尔基。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尔基吗?大家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2、师出示高尔基的画像,并归纳:高尔基(1886年1936年),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发表了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多部小说以及著名的散文诗海燕和一系列剧本。他的作品在我国广为流传,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高尔基与一位小学生之间的故事。板书:小摄影师。(提示“摄”的读音。)3、高尔基与小摄影师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下面来看课文。(播放动画朗读,初知大意。)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边听边思考:1、课文称谁是小摄影师?2、小男孩给谁照相

11、,结果怎样? 3、指名汇报,师小结。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强调难写的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把生字新词多读几遍。2给生字扩词并理解。3、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互相正音。4、班交流,教师重点指导识记难读难记的生字。字音方面:“摄”“桌”“志”“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摄”“按”“侧

12、”“社”都是左窄右宽的字。5、出示多音字“当”“卷”,学生组词。四、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 3、抄写多音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抽学生认读词语。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读中感悟。过渡: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概内容都有所了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而另一位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他们互不相识,却发生了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入课文,走近这个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去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一)谈谈男孩印象。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

13、普普通通的小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看来的?2、同桌交流讨论。3、指名说说对男孩的印象。(聪明、粗心、有礼貌相机出示学习“鞠躬、胶卷”)(二)领悟高尔基对男孩的喜爱之情。1、男孩给大家留下一个可爱的印象,那么高尔基这位大文豪在课文中的一言一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自读课文,划出有关高尔基语言和行为的句子,想想你从这些句子里感受到什么? 2、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相机板书:喜爱、关怀预设交流的句子:(注意边悟边指导感情朗读) “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你怎么了?”“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抓住“吩咐”一词,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让学生揣摩其中包含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之情。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3、从以上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结:高尔基是那么有名的文学家,而小男孩只是普通的少先队员。但他却能按小男孩的吩咐做,可见他一点都没有名人的架子。他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向书籍,就像饿饥的人扑向面包一样。爱书吧,它可以给你力量。”等等。这样一个如此著名的伟人,为了实现男孩的愿望,宁肯放弃宝贵的读书时间,这难道只是因为他喜爱这个男孩吗? 学生讨论交流。4、小结:可见他是是多么的关心喜爱我们的少先队员呀。简单的一次拍照过程,却从高尔基的言行中充分体现了对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