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76307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前预习】一、作者介绍杜甫(712 770),字_,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世称。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 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 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

2、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被誉为。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 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 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 熟的阶段。有传世。二、文体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每句有

3、多少字, 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为了便于大家掌握,我们以唐代为界来说。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 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楚辞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三曹”诗歌、陶渊明的 诗歌等。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也写了许多古体诗,比如李白写的古风五十九首。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 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 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 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

4、七绝,二四句押韵, 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 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 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说法。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 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 典型的律诗。三、背景介绍秋兴八首其一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又乘虚而入,藩

5、镇拥兵割 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此时,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失去依靠,遂沿江 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时年已经 50多岁,常年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情寂寞、 抑郁。秋兴八首其一融合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凉的秋声、诗人暮年多病的苦况和关心 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0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0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咼急暮砧()0译文:【文本探究】 1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6、分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2、本诗颈联“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3、本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课堂检测】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渚清()千载()王嫱()青冢()朔漠()省识()环珮()暮砧()2、理解性名句默写(1)以枫叶凋零、秋气肃索奇禺凄古洛寞情怀的诗句是0(2)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0(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4)借秋天长江与塞上风景为喻,写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暗淡的句子: 【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

7、、掌握诗歌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咏怀古迹共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祠, 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766年,这一时期正是作者漂泊西南的第七年。七年前自己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 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 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才叫咏怀古迹。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 千古有同感焉。”二、疏

8、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译文:【文本探究】1、“群山万壑赴荆门” 一句,气象雄伟,先声夺人,用于写“窈窕红颜”的王昭君是否合适? 请简要分析2诗句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怎样理解“环佩空轨夜月魂”的“空”?4、昭君怨恨什么?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课堂检测】1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

9、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 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 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 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理解性名句默写 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运用拟人、对比手法,借用山水景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句子 借用理性的质问与悲戚的想象,说明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及其人生悲剧根源句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10、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 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广德二 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设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第三课时登高【学习目标】1、体味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2、提高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的能力【课前预习】一、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 叹息

11、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一一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 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 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二、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诗歌的内容与形式的风格特点,说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沉” 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不是 指思想上的消极、压抑、忧愁。“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徐急相间,音调上的 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沉郁顿挫连在一起就是说感

12、情特 别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个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后,这种感情终被表现得 淋漓尽致了。三、解题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登高”的含义一一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四、疏通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解释重点字词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歌内容,最好翻译成为现代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

13、文本探究】1、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颔联历来被赞为千古名句,好在哪里?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 富,宋代的罗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说出有哪八层意思么?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这首诗的诗眼是“悲”。【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 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B. 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 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

14、成的。C. 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 爱国情怀。D.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 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2. 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B. 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C. 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D. 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3、理解性名句默写登高 由高到

15、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课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答案第一课时秋兴八首(其一)【课前预习】一、作者介绍子美;杜审言;少陵野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