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7602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给他们更贴心的关爱一、基本情况张鹏是今年刚进入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个很腼腆的男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甚至老师和他讲话也像没听见一样,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更可气的是上课时他居然在课堂上呼呼入睡,老师怎么叫也不起来。二、个案分析1. 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易走神,课后的预习、复习工作又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日积月累,学习成绩也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沉

2、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2. 家庭因素张鹏在家里是由妈妈管理的,可是近来妈妈出去打工了,他的生活由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家里很有很多农活要做,根本没有时间管理他的学习,甚至他们也不识字,根本不具备管理他学习的能力。三、辅导策略自信的缺失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激励教育,唤起信心。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学习的革命一书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个孩

3、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为了去除张鹏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 “张鹏今天坐得真端正, 听课非常认真! ”“张鹏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 ”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有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渐渐的开始和我交谈。我给她讲考试的目的,考不好是很正常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做好考前复习,不懂的地方及时问老师,老师会帮助你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信心,激起动力。有一次,他按时完成了我布置的作业,我在班级

4、里大力表扬了他,从此他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老师的作业置之不理。当然,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上课时也能主动举手发言了。家校沟通,促进自信。张鹏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他妈妈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张鹏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注意孩子心理的疏导,和他多交流,给他更多的关爱。四、辅导效果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她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张鹏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上课专心听讲,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 做游戏, 各种活动愿意参加,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他家人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乐于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五、结论。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 “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面对张鹏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张鹏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正确的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对于缺乏关爱的留守儿童,我们做老师的要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