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导学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756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曹刿论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曹刿论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情感目标】学习曹刿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学习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翻译并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学习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预习案【资料链接】1 .了解作品: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

2、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2 .长勺之战的背景: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

3、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3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

4、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自学指导】(一)个人独学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并注音。刿()又何间焉()鄙()弗敢专也()小惠未编()帛()小信未孚()公与之乘()长勺()辙()轼()竭()旗靡()2.解释加点词的意思。肉食者未能远谋小惠未懦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将鼓之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齐师伐我又何何焉何以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小大之狱忠之属也可以

5、一战公将驰之遂逐齐师一算作气号而衰彼竭我盈3.古今异义又何间焉(古义:今义:)肉食者鄙(古义:今义:)晒性玉帛(古义:今义:)唱之属也(古义:今义:)可以一战(古义:今义:)再而衰(古义:今义:)齐师伐.我(古义:今义:)弗敢加也(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间: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故:公问其故.憨克之以:何以战必以情必以分人5.通假字小惠未懦(“甯通“”意思是:)6.词类活用神弗福也()公将鼓之()7.列举文中的两个省略句:【自学指导】(二)一一小组对学(一)通读文意1 .结合课文注解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2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二)整体感知1 .本文有几条线索?2 .本文

6、可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探究案一、文本探究1 .“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三个方面的准备呢?为什么第三个准备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2 .作战过程中,曹刿与庄公的对话与下文论述相照应的是什么?3 .“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4 .曹刿对战争能够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几个成语来概括?二、人物分析5 .你认为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简要加以分析三、主旨探究6 .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四、写法探究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何还要写鲁庄公?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五、拓展延伸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板书设计j请见一一爱国热情曹刿1参战卓越才能,远谋请论战过人谋略-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急于求战、急于攻击一一军事无知鲁庄公,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一实事求是、虚心听取,鄙公与之乘,战于长勺请一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苦后问刿、胜而不喜一一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