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74065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03谍时规范 训竦包落实厦习效果离考提分保障一、选择题1 . (2018 武汉重点中学模拟)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 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变革,也没有强调经济动因,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商人政治地位低下,材料也不能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 故C项错误;根据“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等可知当时形成了士商互动的风

2、气,故D项正确。【答案】D2. (2018 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A. 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解析】 明末清初,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理学空谈义理,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同时士大夫接受西学,也是基于“实用之学勃兴”,故A项正确;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但尚未成为主流思潮,故 B项错误;交流的加强是表现而非原因,故C项错误;“复明”与材料中“明末”不

3、符,故D项错误。【答案】A3. (2018 广西桂林模拟)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 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这反映出李贽 ()A. 宣扬男女平等B.批判愚昧和迷信C.挑战封建礼教D.反对封建专制【解析】 根据题意,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到女人可以享受相等的权利,故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忍小耻而就大计”强调的是突破传统礼教,不计较成规,并非迷信和愚昧,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并未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专制,故D项错误。【答案】 C 4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

4、观,但在更广泛 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 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是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关, 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的 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 C项正确;李贽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C5黄宗羲提出:“盖

5、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A. 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 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 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 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解析】 材料思想出自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C项错误;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 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

6、思想,故D项正确。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答案】 D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是 ()A.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B. 批评太监干政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D. 批评皇权过重【解析】 从内阁大臣只能批答奏章,太监也可干政反映出是明代君主专制加强,可知作者批评的是皇权过重,故D项正确。【答案】 D7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 (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 于后儒,此之谓不知

7、本矣。 ”顾炎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A. 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B. 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C. 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D. 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解析】 材料虽然提到了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但这并不是顾炎武强调的主旨所在,故A项错误;材料与经世致用无关,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 炎武强调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理学造成了思想界的因循守旧,故D项错误。【答案】 C&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 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 儒学“天下为公”的

8、正统思想B. 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 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阶层的思想,故选B 项。材料认为人之有私是合情合理的,A项错误;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如何管理国家,并没有反映统治危机, D项错误。9.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答案】 B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该思想家应该是A.王守仁B.李贽C.顾炎武D.王夫之【解析】 材料中“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

9、想使命”体现的唯物主义与王夫之的思想一致, 故D项正确;王守仁属于唯心主义, 故A错误;李贽、顾炎武没体现出唯物主义思想, 故B、C项错误。【答案】 D10.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强化,文化专制是加强,不是松弛,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出现“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说明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变

10、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故 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白银流通扩大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 B11. 2015 年 1 月 9 号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最能体现世界发展潮流的“新民本思想”是 ()A. 工商皆本B. 君主为天下之大害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解析】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是明清之际的世界发展潮流,“工商皆本”“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均不符合题意要求,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工商皆本”是决定因

11、素,故选 A。【答案】 A12. (2018 吉林长春模拟)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 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解析】 “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是因为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体的强化,故A 项错误;黄宗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与近代民主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在梁启超时代,“反君主政体”只是极少数精英的思想,大众很难接受,故C项错误;近代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

12、,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又不敢彻底决裂是梁启超时代的特色,与黄宗羲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其再次受到重 视,故D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13. (2018 河北石家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为此他提出限制 君权的主张:恢复宰相制度,使宰相有职有权,能与天子“同议可否”。重视学校的作用,认为学校不但 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且应当成为“公其非是”的议政机关。并且要求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要 把学校发展成含有近代意义的议会机关,要求将决定是非的最高权力从天子手中转移到学校。他还主张将 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起来,加

13、强地方的独立性和自立性。摘编自武树臣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材料二 根据黄宗羲的学说和后来传入的西学民主理念, 谭嗣同提出当前的改革不是要 “反满”“反清” 只和今天的统治者过不去,而是要根本改变几千年以来的专制政治。在黄宗羲、谭嗣同们看来,君民本是“平等”的,“君亦一民也”, 民本君末,“非君择民, 而民择君”, 民可“共举之”, 当然也可“共废之”。摘编自秦晖从黄宗羲到谭嗣同:民本思想到民主思想的一脉相承(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主要主张及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影响。(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与谭嗣同对孔孟儒学的传承之处,并说明对儒学改造的不 同之处及其

14、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宗羲与谭嗣同的思想。第 (1) 问,第一小问,注意紧扣材料、提炼信息,从 反对君主专制、分割君权、成立制约君权机构、给地方自主权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可结合近代民主思 想,从变法和革命两个角度作答。第 (2) 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紧扣材料可直接找到 民本思想,结合所学从黄宗羲和谭嗣同对时政的关注,可以看出二者积极入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对比 可以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可从各自所处历史时期的经济、阶级、思想等角度说明作答。答案】 (1) 主张: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中央和地方适度分权。影响: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主张限制君权、重视民意,

15、是维新派理论源泉之一,促进了十九世纪末 维新派要求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 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对辛亥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 传承之处:具有民本思想;积极入世。 不同之处:黄宗羲仍是传统民本思想;谭嗣同则上升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原因:黄宗羲: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微弱;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谭嗣同: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西方启蒙思想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有所发展。14. (2018 江苏苏州调研)在启蒙思想家看来,明清时期是个“天崩地解”的时代。这不仅有王朝兴 亡的感慨,也是在一种新的“经济型态”崛起时,对旧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理念冲击后的反思。阅读下 列材料:材料一 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积极因素”,而且在这个历史时期,在 某些地域“发生压倒一切的影响”。徽州地区出现“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世俗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