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7311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技术的指南考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考试题(单选题)1. 本指南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的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尚应符合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A 200350km/hB 250 350km/hC 160 250km/h2.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在施工中应根据地质预测、预报及监控量测信息实施管理。A安全B动态C 安全动态3.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采用钻爆法施工时,宜采用。A 光面爆破法B控制爆破法C喷锚构筑法4. 隧道完工后应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无损检测,特别是质量及隧道底部质量,必要时辅以钻孔取样。并应

2、将检测结果纳入竣工文件。A 结构安全B使用功能C二次衬砌 ;5.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防排水,应采取“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施工需要和当地环保要求做好施工期间的防排水。A 防、排B截、堵C防、排、截、堵6.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的防水等级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等级标准,结构不允许渗水,二次衬砌结构表面无湿渍。A二次衬砌B围岩C防水层;7.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防水应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体,应以防水为重点,并应重视初期支护的防水,辅以注浆防水和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结构使用功能。A 施工缝、变形缝B伸缩缝、变形缝C伸缩缝、施工缝8.

3、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检测手段,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结构的。.专业资料 .A耐久性B稳定性C安全性9. 隧道工程施工应根据规定的测量精度,采取相应的施测方法,建立复核制度,保证隧道的符合设计要求。A中线、水平、开挖断面B初期支护厚度、二次衬砌厚度;C中线、水平、开挖断面、初期支护厚度、二次衬砌厚度和净空尺寸;10. 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做好有关的施工记录。隧道竣工时应根据施工特点编写,及时提交竣工文件。A竣工资料B单项和全面的施工技术总结C创优工程总结11. 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中,常用的方法有等,简称物探法。A静

4、力触探、动力触探B电法、弹性波法、电磁波法C 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电法、弹性波法、电磁波法12. 围岩自承能力 , 是指围岩开挖暴露后,在的情况下,松弛区外侧出现应力重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并形成“平衡拱”,由“平衡拱”承载上部荷重的能力。A围岩支护B初期支护厚度、二次衬砌C无需进行任何支护13. 在结构设计中,结构耐久性又常被定义为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修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部件能在预定的期限维持其所需的的能力。A设计使用年限B最低性能要求C最高性能要求14.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是指先开挖导坑成环形,并进行支护,再分部开挖中部核心土、两侧侧壁的施工方法。A上部B中部C下部15. 中导洞法,是指

5、在连拱隧道或单线隧道的地段,先开挖两洞之间中隔墙部分,并完成中隔墙混凝土浇筑后,再进行左右两洞开挖的施工方法。A交接B连接C喇叭口16. 光面爆破,是指为了使爆破形成平整的开挖面,减小超挖,由开挖面依次顺序起爆的爆破方法。A外部向侧B中部向外侧C外侧向侧.专业资料 .17. 预裂爆破,是指在硬岩隧道的开挖中,先行爆破孔,预先拉成断裂面,然后再爆中央部分的爆破方法。A外部B部C周边18. 超前支护,是指在隧道开挖前,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进行预加固的支护技术。A爆破围B围岩C施工作业面19. 超前锚杆,是指在开挖前,沿隧道拱部按一定设置的起着预加固围岩作用的锚杆。A距离B部位C角度20. 回填注浆,

6、是指在完成后,为了填充二次衬砌与防水板之间的空隙而进行的注浆。A二次衬砌B初期支护C围岩注浆21. 控制桩和水准基点的核对和交接中测量复核结果应呈报。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监理工程师22. 施工单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会同进行现场核对,当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A设计单位B监理工程师C建设单位23. 在施工调查和设计文件核对后,应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呈报。A设计单位B监理工程师C建设单位24.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开工前作为开工报告的一部分呈报,待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客观条件、生产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并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实行动态管理。

7、A监理工程师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25. 控制测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其中,隧道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前完成。A洞外施工B进洞施工C施工.专业资料 .26. 控制测量工作应按下列基本容和要求进行:其中,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三角点或导线点)和2 个高程控制点。A3个B4个C2个27. 施工机械应根据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应配备的机械。A功能齐全B施工状况良好C污染少、能耗小、效率高28. 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应满足以下要求:其中,隧道施工机械配套应针对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大断面的特点,以实现机械化均衡生产为目标,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倍。A1.2 13B1

8、.3 1.4C1.2 1.529. 隧道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应向提交开工报告。A监理工程师B业主和监理工程师C业主 . 设计和监理工程师30. 隧道施工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A以人为本B安全第一C质量和安全第一31. 从事隧道施工的作业的人员应符合有关劳动法规的规定,上岗。A先培训后B考核后C持证32. 施工过程中应对职工,在推广新技术和使用新型机械设备时,应对职工进行再培训和安全教育。A加强管理B加强安全技术交底C加强技术培训33.根据隧道施工情况,应对作业人员,并归入挡案进行管理。A进行安全技术交底B 进行定

9、期健康检查C 进行技术指导34.洞口工程应与洞口相邻工程、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A同时施工B交叉施工C统筹安排35. 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专业资料 .石。施工期间实施和防护。A不间断监测B定期监测C安全检查36. 洞口土石方工程施工应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当地质条件不良时,应采取稳定边坡和仰坡的措施。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掏底37. 洞口石方严禁采用洞室爆破开挖,宜采用,边、仰坡开挖应采用预留光爆层法或预裂爆破法。A预裂爆破B深孔小台阶爆破C浅孔小台阶爆破38.洞口段开挖到隧底标高后,应及时施作水沟、排水侧沟及出水口。A仰坡B中心C地下

10、39.隧道洞口的截、排水系统应与路基排水系统顺接,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体、农田房舍。A顺接B分开C互成体系40. 洞口临近有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开挖爆破应采用技术,加强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并对振动波速进行监测,其值应符合国家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A预裂爆破B浅孔小台阶爆破C控制爆破41. 明洞施工按设计要求,对地层进行,然后分层开挖和支护,边仰坡分层施做喷锚支护、格构网、植草等方法保持其稳定。A地质检测B超前地质预报C预加固42. 明洞侧壁基础应设置在的地基上,基础埋设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两侧侧壁地基松软或软硬不均匀时,应采取措施加以处理。A平整B稳固C两侧侧壁

11、软硬均匀43. 明洞混凝土的灌注应设挡头板、外模和支架,明洞墙、拱混凝土应浇注。A分阶段B分别独立C整体44. 隧道洞门应及早完成,并应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隧道洞门施工应遵照以.专业资料 .下规定:其中,端墙、挡翼墙基础位于软硬不均的地基上时,除按设计要求处理外还应在分界处设。A伸缩缝B沉降缝C施工缝45. 洞口缓冲结构应按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进行施工,宜在季节进行施工。A冬季少雨B夏季气温较高C 少雨和气温较高46.缓冲结构基坑宜与洞门端墙基础开挖,并作好临时支护和排水,应保持边坡的稳定和不扰动墙趾处持力层,基底不得受到雨水浸泡。A同时B分台阶C 分步47.缓冲结构是

12、洞外构筑物,外表应,钢筋混凝土宜整体浇筑,12h 应开始进行保湿养护(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护) ,结构尺寸和预留孔应符合设计要求。A牢固B轮廓清晰C美观;48. 缓冲结构的施工质量受气候影响大,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 3d 低于 +5或最低气温低于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A 3B 1C 049.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阶段应将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纳入正常施工的中,根据地质、水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A组织B方案C工序50. 在地质复杂的长大隧道施工中,在对区域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预测、预报手段。A物理勘探B遥感C综合51. 常规地质法:隧道爆破开挖后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状况,描绘地质图。通过与设计资料的对比,提供地质情况预报,地质素描图应归入竣工资料。若设有平行导坑时,先行提供的地质资料对施工更有指导作用。常规地质法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