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273071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 工程概况及检测目的本工程复合地基处理采用粉喷桩,桩径0.5米,桩长11米,桩间距0.8米,正方形布置,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240KPa。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240KPa。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共检测50测点。最大加载量F=(480KPa+480KPa/8)0.64=350KN,堆载量:F总 =1.2350=420KN。确定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二、 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三、试验设备 采用0.8m0.8m正方形承压板为主承压板,0.5m钢板

2、为辅承压板,3对平衡块,钢垫块若干。 反力架4套,采用24根30#工字钢上铺竹架板,砂袋堆载 加压装置采用50T千斤顶3台,50mm百分表12块,试验前进行标定,求出压力表与千斤顶的荷载关系。四、现场试验1、现场处理要求 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垫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试坑长宽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正式加载前,将试验面打扫干净以便于观测地面变形。将承压板上的百分表调至零位。 表座托梁的支点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应大于1.5倍的承压板宽度(直径)。

3、百分表宜在过承压板形心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上,且距压板边缘距离为0.21.0倍压板宽。2、试验步骤慢速维持荷载法 试验加载量为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每级加载量为最大加载量的1/8。 每加一级荷载后,隔15min记读承压板一次沉降,累积观测达2h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卸荷可分三级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3、终止试验: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基宽度或直径的6%; 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五、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2、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对水泥土搅拌桩或旋喷桩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06所对应的压力。 对有经验的地区,也可按当地经验确定相对变形值。3、试验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点,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可取其平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