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章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827209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章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章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章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企合作章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章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章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企合作章程 第一条目的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深化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性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促进学院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合作原则 (一)服务企业原则。学院各专业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 (二)校企互利原则。互利双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合作企业有权优先选择留用毕业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就业学生进行部分淘汰。 (三)统一规划原则。校

2、企合作是双向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明确,统一规划、分工实施。 (四)校企互动原则。学院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员工,并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来学院讲学。学院教师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企业人员为学院教学、培训及专业建设提供咨询与服务,合作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学院各系、各专业与国(境)内的企业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就业、招生、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 第四条机构设置 为使校企合作工作真正贯彻落实,抓出实效,学院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确立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方式及步骤; (二)统

3、一领导、组织校企合作的实施工作,审批重大校企合作项目; (三)建立、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 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实施归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 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协助学院制定校企合作规划,拓展合作办学途径,统筹协调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完善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 (二)调研校企合作运行状况,及时解决学院校企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优秀经验,审核校企合作经费的预算和使用,组织校企绩效考核和奖励。 (三)搭建产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发挥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按照“合作互惠”和“双赢互动”到原则,协助院系积极引入

4、企业资金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推进院系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开发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拟定合作协议。 (四)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有关信息,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供决策咨询。 (五)推进学院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广泛接触、了解、掌握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情况,积极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拓展在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合作项目,会同各系部建立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开展与企业科技、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提高育人质量。校企合作横向项目开发。 (六)引进企业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会同各系部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

5、合模式,提高实训设备的效率和效能。 (七)协助院系组建及管理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协助院系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教学资源。联系专家、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业状况,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本着服务教学,服务师生的理念,校企办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就业提供信息资源咨询。 (八)配合招生就业办公室、培训处开展市场调研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提高学院为企业、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对行业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企业相关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进行调研,为院系专业调整与开设提供有力的资讯。 (九)推进学院对外合作交流,积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事务的交流。主动争取政府的支持,为

6、事业单位提供购买服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实现“政府搭台、校企联姻、学生受益。” (十)负责全校校企合作信息、各类情报、文献资料等的统计、汇编和交流,做好校企合作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十一)完成学院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五条合作企业相关条件 (一)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国家支柱产业或通用产业类企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二)校企合作项目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院发展需要。 (三)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 1.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 2.

7、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第六条合作方式 (一)“订单”培养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联体同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专业课由学院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二)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选择适合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实现“走岗认识实习、贴岗专业实习、顶岗生

8、产实习”,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实践机会,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达到“双赢”效果。 (三)产学研结合 发挥学院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参与中小型企业科研课题研发,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解决专业技术难题。 (四)引企入校 引进企业到学院建设生产车间,学院可在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等方面给予支持;学院可以借助企业生产环境和技术指导,组织专业实习,使学生提前接触生产过程,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合作建立校内职工培训基地 根据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及不同培训方向和培训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内职工培训基地,如不同企业同类工种的职工培训基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