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708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 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 mm大 d 800 中 400d800 小 200d400;2. 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 mm大 60 d 200 中 40V d 60 小 20V d 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 mm大 10 d 20 中 5d 10 小 2d 5;4. 砂粒砂粒粒径(mm 粗 0.5 d 2 中 0.25 d 0.5 细 0.075 d 0.255. 粉粒 粒径(mm 0.005 d 0

2、.0756. 黏土粒 粒径(mm d 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 .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 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 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 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 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 2mnti勺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 砾砂土:粒径大于2mm勺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 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 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 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 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9. 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 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 10-1711. 黏土 :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 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丁 0.5mm的长条2. 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 土条3. 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 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黏性土一一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4、犬态名称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粉质黏土扰动后一般不能捏成团,用锤击和手压土块易碎开,I L1.0黏土不能捏成饼,I L1.0塑性状态标准贯入锤击数 N (击/30cm)坚硬N 32硬塑8 v N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一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坚硬硬塑、软塑流塑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稍湿潮湿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密实程度标准贯入锤击数 N (击/30cm)密实N 30中密15v NK 30稍密10V NK 15松散NK 10(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 .密实一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

5、易坍垮。2. 中密 一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不剧烈,孔壁常有坍塌现象,需跟管钻进。3. 稍密一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剧烈,孔壁较易坍塌,需跟管钻进。4. 松散一钻进较容易,给进稍有震动,孔壁严重坍塌,必须跟管钻进。(2)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 ),中密(0.75 e0.9)注:无“松散”之描述法。二. 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 .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塑性指数 Ip 17=、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p V 17 =和粉土(塑性指数I p 0.075mm敝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 50% 的土)等;2. 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

6、主色在后;3.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 I l 0),硬塑(液性指数0 V I l 0.5),软 塑(液性指数0.5 Il 1);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v 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盼ww 30%), 饱和(wv 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 0.75 ),中密(0.75 e 0.9),4. 夹杂物:成分,含量白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5. 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十裂,虫孔,嗅味等。(二)砂类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 .土的名称:砾砂(2mm勺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

7、550%,粗砂( 0.5mm 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 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 ,细砂( 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 85%,粉砂( 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 50% ;2. 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 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 S划分,稍湿(S50% ,潮湿(50%CS 80%;4 .密实程度:砂类土密实程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或相对密度D r划分,密实(N 30),中密(15 库 30),稍密(10 NV 15),松散(NV 10);5. 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白分比;6. 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情况(均匀性);7. 夹杂物及其白分

8、比:如砾石、黏性土、腐植物等;(三)碎石类(碎、块、卵、漂石;圆砾、角砾)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 土的名称:卵石土,碎块石,漂石土,块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等;2. 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 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r划分,稍湿(S 80%;4. 密实程度:密实,中密,稍密,松散5. 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含量K分比;6. 颗粒形状及大小:指碎石类土中石质块体的磨圆度(分浑圆,圆棱,次尖棱, 尖棱状)及块径尺寸等;7. 颗粒级配及分布情况:指颗粒有无排列和分布规律,颗粒的均匀性,分选性, 分布呈层状或透镜状、尖灭状等;8. 颗粒的风化程度:全风化(W0

9、,强风化(W,弱风化(W,微风化(W)等;9. 夹杂物及其含量:如黏粒,砂,树皮草根,腐木,结核等及其含量;对成韵律沉积的土层,当薄层与厚层厚度之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 厚层的土名写在前面,如黏土夹粉砂层;当厚度之比大于 1/3时,宜定名为“互层”, 如黏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规律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 如黏土夹薄层粉砂。(四)软土软土的判定: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 1.0,天然含水率大于或等于液限,压缩系 数大于或等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30kPa的黏性土,应判定为软土。软土一 股含有机质,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和排水固结缓慢

10、的特点。 软土的结构扰动 后,强度有很大降低。软土按物理力学性质的分类,其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为小于800kPa,标准贯入 试验锤击数N 1.0,有机质含量 Wv 3%; 淤泥质土和淤泥(有机质含量均为 3 Wv 10,淤泥质土天然孔隙比1.0 e 1.5);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10 3);泥炭(W 60, e 10)等五 类。另:根据高速铁路暂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值为8001200 kPa时,定名为 松软土,厚度大于2m时,须单独划分出来。三. 岩层岩心的的鉴定和描述各类岩石的岩心按如下项目和顺序进行描述。1. 岩石名称:判定是什么岩石;2. 颜色:一般描述岩石新鲜面颜色及风化后的颜

11、色, 可用单色或主次色描述,(如 灰白色);3. 矿物成分:主要矿物及次要矿物,以及各自的含量白分比;碎屑沉积岩要描述 碎屑成分,胶结物(泥质,钙质、铁质、硅质)等;4. 结构与构造:如岩浆岩矿物的颗粒大小,形状,排歹U方式(如块状) ;沉积岩的颗粒大小,形状,层厚(如巨厚层),层理,层理倾角,层面特征,胶结物类型,泥 质结构,生物结构,化学结构;变质岩的颗粒大小,形状(如眼球状构造),片理等;5. 岩石的断口形状(如贝壳状一为隐晶质,不平状一为微晶或粒状结晶,阶梯状一微层理发育);6 .节理裂隙:发育情况,疏密程度(条/每米,间距,均匀性),倾斜度,充填物,密闭程度,裂隙面新鲜程度等;7.

12、岩石的风化情况,破碎程度:主要描述岩石风化程度及岩心的完整性;8. RQDfi:岩心节长(最短,最长,一般)等,并可据此计算“岩体的质量指标” RQDfi;9. 岩石的坚硬程度:一般可描述用手掰、铁锤敲击、用刀刻划时岩心的破坏状况;10. 岩石的可钻性:进尺的难易,常以小时进尺计;11. 岩心的水文地质特征:描述隙、缝、洞的含水性及其面上的风化痕迹,岩心浸水后的吸水性,崩解性,岩心中的溶蚀现象,水锈特征,裂隙面被水侵蚀的情况等;12. 岩心中软弱夹层的情况:颜色的变化,软弱状态(湿度,可塑性),扰动情况 (挤、压、搓、揉的痕迹)及夹杂物;13. 岩石的均匀性:颜色、成分、颗粒等的分配状态;14

13、. 岩心采取率,钻孔的垮塌情况;15. 溶洞的起讫深度,填充状态,填充物性质等。16. 岩体风化程度分类岩体风化程度分带注:Rk风化岩石抗压强度Rf未风化岩石抗压强度Vpt 一风化岩体纵波速度Vps一未风化岩体纵波速度风化程度分带野外鉴定特征风化程度参考指标岩右炉物颜 色结构破碎程度坚硬程度压强比KR= Rw/Rf披速比Kv=(Vpt /Vps) 2压缩波速 度Vp(m/s)标贯击 数N63.5风化系;数Kf岩体质量指标RQD全风化(W4)岩右矿物已 完全变色, 除石英外, 其它矿物均 变质结构已全部破 坏,仅外观保 持原岩状态风化破碎呈碎 屑状或土状, 具可塑性用手可捏碎, 用楸可掘进-0.1300100030500.2-强风化(W3)岩石及大部 分矿物变 色,矿物成 分已明显变 化,形成次 生矿物结构已大部分 破坏,形成碎 块及球状结 构,构造层理 不甚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