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70009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做一名学者型教师曹斌锋尊敬的各位教师:人们晚上好!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来吊街中学支教一学期快到尾声了。虽然在校只有短短的13周时间,但各位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协助让自己倍感温暖。上周星期五下午,史校长安排我就“如何做一名学者型教师”这一话题,今晚和人们交流时,我真的诚惶诚恐。一是自己太平凡,人又愚笨,自身就对何谓“学者型教师”的内涵懵懂无知;二是在座的各位教师自身都比我优秀,并且有许多教师就是我心目中佩服和向往的学者型好教师!正由于如此,我当时心里其实是想推掉这一差事的,但后来又想,这毕竟是学校安排我的一项工作,虽然再难,我也必须接受下来吧!更何况古语说的好: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也只有

2、不怕在在座的各位教师前面暴漏弱点,才干使自己在工作上长进。因此,虽然心中仍然忐忑不安,但是我还是想占用人们几分钟时间,完毕这一任务。的确,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只要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我们也就选择了平凡。在教师的毕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不像农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像科学家,进行发明发明;不像商人,卖了商品,收获金钱;不像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新颖的服装有句古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然而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干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幸福。特别在目前这样一种人人都奔着金钱的社会现状,要想成为一名学者型教师,我觉得至少必须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素养:善于思考、勤于研究、乐于奉献。

3、一、“善于思考”是一种学者型教师必需的素养作为教师,在教育这块土地上不仅要善于“舌耕”、“笔耕”,更重要的是善于用“心”去耕耘,用“心”去思考,由于成功的机遇常常青睐于善于思考的人。如何适应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有助于初中一二年级和初三毕业年级的教学,并使学生在进入初一时顺利实现小学、初中知识的顺利衔接,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我们应当思考。.从学生角度来说,目前我们学校的留守学生如此之多,家长管理失控,学生厌学之风昂首,她们的知识体系、能力构造、思维理念、学习方式都与此前的学生大不相似,我们应当采用如何的方式去教学,按照过去的措施肯定不行,我们应当思考。3.从教材角度来说,由于根据新课程原则编写的初

4、中新教材与原有的旧教材在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构建、教学的方式、教学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为我们如何解决解决新旧教材的差别提出了一种不能回避并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应当思考。4.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说,学生知识体系、能力构造、思维理念、学习方式发生了主线变化,教材的编排体例、知识板块、能力层次、教学目的发生了主线变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模式发生了主线的变化。如果不研究学生的具体状况,我们不研究她们“变”在哪里,不研究应对的方略,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大幅度的滑坡。这些问题我们也应当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找出应对的措施,我们才也许在将来的个人发展中抢占战略制高点,把握战略积极权,才干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5、获得成功。在此,我们必须彻底屏弃老式的吃老本的观念,以一种学生的原则严格规定自己,在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快,终身教育观念已进一步人心的今天,我们做教师的也应当有一种危机感,以一种“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去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味。二、“勤于研究”是一种学者型教师必备的条件这里的“研究”,是从“知己、知彼、知书、知法”的角度去研究的,由于“知己知彼”就能战无不胜,“知书知法”方能能攻无不克。1研究自己,做到“知己”。评价教师的第一原则是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因此研究自己,就是对自己这三个“维度”进行研究,这里我以语文教师为例阐明,具体内容是:深度专业领域的研究:

6、如语文基本知识、文章学、文言文、写作等知识的研究要进一步深刻。广度有关领域的研究:一种优秀语文教师,必须是“杂家”。天文地理,宏观微观,甚至对阴阳八卦都应当有所波及,要广博广泛。高度有关理论的研究:中外的教育理论,特别是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的措施进行。如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陶行知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比较,钱梦龙、于漪、魏书生、张孝纯的比较,通过度析研究,吸取精髓,为我所用,达到高度。在此基本上,还得研究自己教学的长处、短处有哪些?对这些短处,如何去“充电”?什么时间“充电”?用什么方式“充电”?这样研究,在教学中我们方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研究学生,做到“知彼”。研究学生,就是

7、要心目中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可进行如下研究。一是学生学习语文现状如何?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无奈、无趣”。不学,考试占150分,要学又无爱好,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二是为什么会浮现这样的现状?可以用一种词概括:“低效”。由于语文课学不学分数不见长,有时甚至不学分数还高些。三是产生这种现状教师有何因素?四是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何的对策?这样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审视我们的教学,方能有的放矢,“导”有所获。3.研究教材,做到“知书”。一是新教材“新”在何处?比较新旧教材在知识体系、编排体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二是新教材的内容和构造。各课之间、单元之间、各册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它们之间

8、有何联系,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的?我们应当研究。三是要研究新教材的使用.如何运用教材来教语文,既“用好教材”,还要“跳出教材”。四是要研究新教材的局限性。如小学语文,对“语法、文言文知识”不负责的删削,我们在初中必须补充。4.研究教学,做到“知法”。 一是研究教学中用什么措施来激趣,引导学生积极积极的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针对语文教学中的无趣、无奈、无效的现状,找出对策。二是研究教学中教师的重心应放在何处。新的学生观规定一堂好课,不重在看教师讲得如何神采飞扬,谝得天花乱坠;而重在看教师是如何“导”的。因此教学重心应当重点研究用什么措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积极地学习,自主合

9、伙探究地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三是研究教学中“讲”与“不讲”的辩证关系。不能简朴的觉得新课程就一概否认“讲”。“讲”与“不讲”,是辩证的统一,该讲的还是要讲,核心在于教师如何对的地把握“该讲”与“不该讲”的原则。这个原则有人归纳为“两讲三不讲”。两讲: 知识的难点,由于难,不讲学生便难于理解,必须讲。知识的重点、核心之点,不讲便不能把握,必须讲。并且必须讲深、讲透。两讲要做到“泼墨如云”。三不讲: 文本中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不讲。文本中的知识、学生还没掌握但通过自学能把握的不讲,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把握。文本中的知识,教师讲后学生也不能把握,不讲。要敢于“舍得”。舍”才有“得”。三不讲要做到

10、“惜口如金”。5.集体研究。要进行集体研究,形成教研组、备课组特色。新课程原则和新教材给每个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有准备的教师,也会难以迅速适应这些新变化。新浮现的问题繁多,靠单兵作战很难解决其中的某些问题了,必须靠群策群力才干办到。三、“乐于奉献”是一种专家学者型教师必要的前提乐于奉献,是一种无私、无怨、无悔的爱的奉献。目前教师这个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特别是此前教育的市场化倾向,给教育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师生的关系在某种限度上形成买和卖的关系,学生是顾客,顾客是上帝。加之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的宣传,学生的确难教,教师的确难当!同步,看看社会的某些部门,工作轻松,待遇优越、风险不高;想想

11、自己,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待遇不高,责任不小!的确心中难以平衡!那么,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要想成为一名成功教师,就必须具有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美德。乐于奉献就应当淡薄名利、甘守清贫。虽然人们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教师却是清苦贫寒的。甘守清苦贫寒方能爱岗敬业、无怨无悔,方能在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前,在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面前,坚守岗位,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奉献力量。乐于奉献就应当把学生当作子女同样关爱,全身心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之中。由于要完毕构建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离不开我们的乐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方能感染、

12、影响、增进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素质的形成。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到全身心的爱学生,在生活上关怀她们,在学习上关怀她们,在品德上关爱她们,让她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她们就会“亲其师,重其道”,师生之间就会“其乐融融”,这样,我们就会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种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种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种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但愿。国家繁华、民族振兴、教育发展,在呼唤着一大批好教师。我们都想做好教师,那么就从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做起;从批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名学生做起;从关爱每一种学生,增进每一种学生茁壮成长做起。教育无小事,小事也需大智慧。的确,“舍”与“得”是辩证的统一,有“舍”才有“得”。作为一种真正的教师,虽然我们舍弃了诸多东西金钱、名誉、潇洒、轻松;但是只要我们奉献了,付出了,关爱了,就可以收获到社会的尊重、家长的拥戴、学生的爱戴,享有到其他部门享有不到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成功的快乐。谢谢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