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69925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3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为全院职工及患者创造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祥和的工作环境,让医护人员舒心,病人放心,温馨的场所。对院内各办公场所、门厅、走廊、卫生间、病房等区域卫生,特作如下管理制度,望全院职工人人遵守,努力做好。一、各科室卫生管理1、院内各办公室、值班室、各类工作间,需要职工自己打扫,整理的区域,都有职工负责清理打扫。2、门窗完好,损坏及时维修,纱窗齐全,窗明几亮。室内无灰尘、污渍、水垢、地面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无卫生死角。3、室内无蚊、蝇、鼠害,无与工作无关物品,办公用品干净整齐,墙壁无乱挂物品,室内卫生无死角。4、桌面保持整洁卫生,无与工作无关物品。风扇、照明设备等无灰尘。门

2、窗玻璃明亮,无污点、浮尘。5、室内美化要讲究整齐效果,庄重,高雅,整齐,不准乱贴乱挂(医院有统一规定的除外)。6、多人办公室、值班室,应有卫生值日表,区域划分明确,责任到人,张贴上墙。二、科室以外区域清洁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所有工作区域的卫生由本部门负责,公共区域卫生安排如下:1、门诊部导医组:一楼大厅、一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收费室:一楼诊断室卫生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中药房:二楼大厅、二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西药房:三楼窗户玻璃;门诊护理组:输液厅、二楼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综合办公室:三楼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2、住院部何小玲:一楼大厅、楼道及所属

3、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徐金翠:会议室、楼梯及所属区域的花、扶手、墙面等;杨丽:餐厅、淋浴室、二楼大厅、楼道及所属区域的花、窗户玻璃等;餐厅按时开关(由杨丽和当天值班的人负责):早上:7:30开9:00关10:30开13:30关下午:17:00开19:00关3、门诊及住院部公共卫生间按排班值日表。三、清洁工责任区具体要求1、大门明亮无灰尘,各科室门窗清洁,明亮无灰尘。2、地面清洁无污染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干净无杂物、垃圾、烟头、纸屑等,窗台干净无杂物。暖气管道,水管无灰尘污物。3、废纸篓、痰盂干净无污渍,清理及时。4、洗手盆无污垢、菜渣、水渍,镜面光亮无水渍污物。5、拖布池无积水、污物、

4、水垢、内外干净,拖把摆放整齐,各类花草鲜艳,无灰尘。6、楼梯,扶手光亮无灰尘。7、墙壁、墙转无蜘蛛网,无灰尘,无乱贴乱挂。8、室内设施各角,面无灰尘、污渍,无卫生死角。9、卫生间清洁无残留大、小便,无水垢、尿渍,无异味。10、室内无蚊、蝇。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二)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

5、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3.对每

6、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

7、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5.进入人体无菌_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_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_,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8.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典型的医院卫生消毒制度(三)一、

8、医院提倡爱清洁、讲卫生、讲社会公德,全院员工应自觉维护医院环境和室内卫生。二、医院辖区内禁止下列行为:1、随地吐痰、乱扔污物、抛弃废物和乱泼污水。2、在工作室内存放个人生活物品或食品。3、在楼道内存放自行车、物品等。4、乱贴标语、宣传广告。5、诊疗区域内吸烟。6、医疗废物不按规定收集存放。7、各部门按要求做好院内控烟工作。三、环境卫生、室内卫生责任分工1、医院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楼道、会议室、卫生间、病房的清扫保洁工作由卫生员负责。2、各科室室内卫生由各科室人员负责。3、预防保健科负责_相关人员,定期对办公场所和病房及职工宿舍的卫生和安全进行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检查结果将作为科室或个人绩效考核

9、的参考因素之一。四、责任要求1、卫生员按时清扫承担的卫生区段,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并把清扫的垃圾及时清运到垃圾点,做到日产日清,无积存。清扫工具有序存放在规定地点。2、卫生员定期做好洗刷和消毒垃圾箱和清扫工具、投药灭鼠、灭蟑,喷药灭蚊蝇等工作。3、职工宿舍、科室办公场所及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屋内物品放置整齐,适时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清新。4、医护人员定期向病员宣传讲解卫生知识,做好病员思想、生活管理等工作。5、医院各科室应认真执行卫生清扫活动,并服从卫生检查人员的指导意见。办公桌椅、地板每天至少清洁一次,门窗和墙面每月至少清洁一次。6、医疗废物管理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院有关规定执行。五、全院卫生检查由预防保健科牵头,每周对各科室环境卫生保洁检查不少于一次,并将检查结果报院务会。六、对维护医院环境卫生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的科室和个人,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教育、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罚。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