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2698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病医疗保险金须缴个税 是年,营改增率先在上海启动改革试点,之后采取“雁阵”扩围方式,陆续有个省市纳入改革试点。经过精心组织实施,各试点省市新旧税制均已成功实现转换。这标志着,营改增已经试水成功,这艘巨轮正乘风破浪,朝着下一个目标远航。 “可以说,这是我国经济领域重大改革中稳中求进的典范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对营改增当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是评价。 新旧税制成功转换 纳税人成功转换。截至目前,共有102.8万户试点纳税人,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其中,一般纳税人16万户、占2%;小规模纳税人81.2万户、占9%。从行业分布看,

2、交通运输业1.万户、占57,现代服务业8.7万户、占84.%。 征管系统平稳运行。目前,各项系统运转正常,X年已开出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11.5万张、税额72.7亿元。同时,各地纳税申报顺畅,纳税服务到位,风险防控有效。纳税申报率达到98%。 抵扣链条顺利打通。营改增各项改革措施到位后,适用税率、计税方式、计税依据等全部按照新税制执行,其抵扣机制作用日益显现,试点行业与其上下游行业抵扣链条已经打通,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初步统计,12个试点省市共为企业直接减税4263亿元。既减轻了服务业税负,也降低了制造业成本,促进了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增值税入库顺畅。各试点地区财政、国税、国库部门,严格按照财

3、政部制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转换新增值税税款入库方式,做好税款入库核算工作,成功搭建了税款入库平台,新的体制和核算制度运行顺畅,基本做到了缴得进、分得清、记得准,没有发现税款混库、滞压等现象。 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国家层面出台了“一方案”“一办法”和“两规定”,即:财政部、国税总局印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和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地方层面建立了配套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税收征管、税款入库核算等制度,以及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制度建设有机衔接,共同构筑起了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改革试点提供了坚实的

4、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 促减税、推转型卓有成效 基本解决重复征税问题,促进了跨区域、跨行业抵扣链条的形成,强化了区域内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安徽为例,试点以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合计接受安徽营改增专用发票.3万份、税额2.7亿元,占到安徽开具给外省总份数的5%以上,进一步密切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此外,营改增促进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接。营改增对试点企业提供的交通运输、研发和设计服务实行零税率,实现了与国际通行税制的接轨,使国内服务业企业与国外企业处于更加平等的竞争地位,既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增强了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上海市去年全

5、年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多家,投资性公司25家,研发中心17家,实际利用外资逆势上扬,增长20.5。 切实减轻了企业税负。从1省市的纳税申报情况看,一是试点实现总体减负。试点全年减税426.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81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372亿元。二是中小企业普遍减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幅度平均达4%,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三是增税面不断下降。以上海为例,02年全年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增税面逐月下降,并于月份实现了全行业减税。即使改革初期少数企业税负增加,各地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扶持办法,对税负增加的企业予以财政补贴,对冲因税负增加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际税负并没有增

6、加。 促进了服务业加快发展。一是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较快。每月新办企业都在迅速增加。以湖北省为例,试点一个月全省新增试点纳税人3户,增加最多的是文化创意服务业,占新增户数的29.8。二是服务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02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其中二产增长3.1,三产增长了10.6,高出全市生产总值增速3.1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占全市gp首次突破60,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出口迅速增加。 推动了制造业创新发展。营改增直接受益的虽然是服务业,但对制造业产生了重要的“溢出效益”,影响十分显著。一是推动服务外包,促进主辅分离。不少企业主动将生产性服务业务外包,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7、使企业从“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专注于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速资产折旧,鼓励科技创新。由于设备采购抵扣增加,改革有力促进了试点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为更好地适应税制变化,企业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转变,如交通运输车辆挂靠经营、制造业中的研发与运输服务等,寻求通过专业化协作完成。促进了企业管理升级。很多企业主动从产业链构建、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等方面,完善了企业治理机制,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新一轮改革正试水 专家和地方都在呼吁,要进一步扩大改革区域范围和改革行业。鉴于已进行改革试点的12个省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方

8、面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改革试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度设计更加完善,工作机制更加协调,改革氛围更加有利,因此,全面实施扩大试点的条件已具备;同时,因局部地区试点导致的政策差异和征管风险等问题,以及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税制不公平和“洼地效应”,都需要尽快通过扩大和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此外,随着营改增的实施,作为地方主要税种的营业税逐步被增值税取代,地方税体系建设更加迫切。要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同时增强地方财政实力。要深入研究税收征管体系改革,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国税、地税部门职能及工作资源配置。 高培勇认为,营改增不仅限于税收制度改革的层面,它涉及到政府

9、职能的方方面面和各个层面,牵动着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它实际上已经成为重大财税改革乃至新一轮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2月日表示,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离婚分割房产出售所得须缴个税。 纳税服务司近日通过官方网站对近期纳税咨询热点做出解答。有纳税人咨询,夫妻离婚后,共同拥有的一套房屋归属于另一方,该方将房屋转让给他人,应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服务司称,根据规定个人转让离婚析产房屋所取得的收入,允许扣除其相应的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余额按照规定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外,有纳税人咨询,社保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

10、医疗补助金支付给企业,企业再支付给个人。这部分补助金是否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服务司对此表示,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上述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职工按照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等。 个人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如符合上述规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税制环境有效改善 据有关试点地区财税部门负责人介绍,“营改增”以后,实现了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转变,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税制环境。 一是促进了 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有效

11、激发制造企业采购现代服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制造业的升级改造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对相关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也反过来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二是跨区域、跨行业抵扣链条的形成,强化了区域内外、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区域合作不断加深。如,试点以来,江苏、上海、浙江3省(市)合计接受安徽“营改增”专用发票.3万份、税额2.7亿元,占到安徽开具给外省总份数的50%以上,进一步密切了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三是促进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接。“营改增”对试点企业提供的交通运输、研发和设计服务实行零税率,实现了与国际通行税制的接轨,提高了服务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增强了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去年,在

12、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上海仍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0多家,投资性公司25家,研发中心17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企业减负提升管理 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从12省(市)的纳税申报情况看,“营改增”试点实现了总体减负。据统计,去年共减税426.3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减税189.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试点服务减税37.2亿元。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幅度平均达0%,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此外,增税面不断下降。以上海为例,去年全年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增税面逐月下降,并于7月实现了全行业减税。在去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无疑为广大试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下了一场“及时雨”。 “营改增”

13、后,企业上下游之间形成了完整的环环相扣链条,企业管理工作做得越好,能够抵扣的税额就越多,还能给下游企业增加抵扣额,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普遍增强。为更好地适应税制变化,企业在经营模式、市场营销和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转变,如交通运输车辆挂靠经营、制造业中的研发与运输服务等,纷纷寻求专业化协作。此外,很多企业主动从商业链构建、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等方面,完善了企业治理机制,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由于设备采购抵扣增加,企业加速资产更新,鼓励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试点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 服务业迎多重利好 “营改增”试点给服务业带来了解决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扩大业务领域、提升议价能力四

14、重利好,大大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源向服务业集聚。统计显示,试点以来服务业企业户数增加较快。如湖北省试点一个月新增试点纳税人952户,增加最多的是文化创意服务业,占新增户数的29.8%。 “营改增”直接受益的是服务业,但对制造业也产生了重要的“溢出效益”,推动着企业将一些服务外包出去,促进自身业务的主辅分离,专注于提高主业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202年,“营改增”试点地区服务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而第三产业增长达10.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首次突破0%,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 纳税服务司近日再度通过官方

15、网站对近期纳税咨询热点做出解答。有纳税人咨询个人缴纳的大病医疗保险金是否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纳税服务司表示,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纳税服务司同时表示,大病医疗保险金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里列举的基本保险类,由于目前未有相应的政策规定,因此不允许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需要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税。 另外有纳税人咨询企业为员工缴纳年金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司称,对于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但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年度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