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69835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威远县实验小学 苟成碧在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促进者。而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拥有权威性,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树立学生是主体、学生有价值、学生有潜能、学生有悟性、学生能成功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有自我反省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感悟,从而转变认识、改变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

2、”、“传授”,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点及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

3、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求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如和学生心理相容的亲和力;有和学生相近的语言;有较机敏的洞察力和深刻的问题剖析能力;有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有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等沟通技术。利用恰当的时机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二、心理健康活动课应注意的三个原则。、活动性原则:心理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而传统的学科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获得间接经验。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过程与方

4、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让学生能够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为自己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活动主题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体验与感受,从而转变认识和行为,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平等性原则: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曾提出一具著名的口号:“教师应该从学生前面的讲台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背后去。”这句话我不去评论,但如果把背后改成中间,站到学生的中间去,不正符合学生的呼声吗?也真正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地位。参与性原则:一堂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参与的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学生的心理感受

5、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必须要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参与程度越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越丰富,活动效果不言而喻也就越好。 三、应注意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活动形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1)游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积极,容易取得效果。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2)角色扮演:通过相关角色扮演,学会换位思考,增进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今天的两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问卷调查:可以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如考试焦虑度测试、情绪稳定性测试、自卑感测试等等。 (4)问题讨论

6、:是心理活动课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达到相互接纳、相互包容、情感互动、自助助人的目的。(5)辩论会: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在辩论中学生的口才、辩才得以展现,学生的观点看法、选择判断得以明了,学生的爱好、倾向得以表露,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明辨了是非,使外在的认知说教转化为自我的认识,这种形式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四、上好心理活动课应避免的情况。 1、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2、避免选择学生不易于公开表露或牵涉学生隐私的主题。3、避免由于选题过大、目标过空导致对主题挖掘不深、不透。一节课不可能把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都能解决。假设我们以“个性张扬”为主题就很不恰当,因为个性包括很多内容

7、,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个性倾向性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所以题目越小越具体化越好,才能挖掘的更深更透。 4、避免看似学生表面活动很多,但触及心灵的情感体验苍白无力。我听过一节心理课,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非常多,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琴棋书画、剪纸、诗朗诵样样都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关于培养孩子自信的主题却一带而过,对我很优秀、我能行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很深刻。 5、避免教师自我封闭的心理。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6、避免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以上就是我对上好心理健康课的粗浅认识,我深信:一杯水会感动路人,一滴水会感动小草,一片云会感动天空,一堂心理健康活动课会感动每一个学生,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老师会感动整个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