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6909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德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德国农业现状 1.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概况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有“欧洲走廊”之称。地形多样,南部为高原山地,中部为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为冰碛平原。河流、湖泊众多,属温带气候,宜农宜牧。联邦下辖l6个州,国土总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农业用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人口约820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150万人,不足总人口的2%,农业总产值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8%。尽管其农业人口少,农业产值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较低,但迄今为止,德国仍是欧盟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畜牧业仅次于法国,居欧盟其次位,种植业生产居第四位,农产品出口位居欧盟前列,

2、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业大国。德国既是全球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家,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典范。概括而言,德国农业呈现出以下六个特点:一是发展水平现代化。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整个农业快速步入现代科技发展轨道,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含量高。国家建成很多重点试验室,且科研作风严谨,注意原始创新,特殊是在新品种选育和种苗技术、栽培新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不仅为德国农业生产,也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从播种到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而且机械性能好,极大地促进了德国的农业生产;农夫专业化程度高。德国的农夫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具备了职业

3、化素养。农夫教化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正规高校或大专院校培育农业特地人才,另一种是通过职业培训和进修达到国家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另外,农夫成人教化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主要包括农学、家庭经济学、一般教化、社会政策以及文化方面的课程。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化培训,德国农夫具备了专业化、职业化素养,肯定程度上说,德国农夫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全才。二是农业功能多样化。随着农业综合生产实力的不断提升,使农业已从简洁的保障食品供应向供应多样化(优质食物和饲料)、生态环保和生物能源(沼气发电、玉米生产燃料)等高级功能方向转变。德国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供应食物外,更给予其爱护自然资源,供应良好的生活、工作和

4、养息的场所。德国各级政府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放在更为广义、更为重要的位置,通过法律与经济的措施来爱护农业,发展农村。三是生产经营组织化。早在19世纪德国就制定了第一部合作社法。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合作社现已遍布各地农村,全方位为农夫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信贷、农资供应、询问等方面的服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服务网。合作社制定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负责产品销售,共同选购化肥、植物爱护剂等生产资料,也从事市场调查与询问,许多合作社还推出了自主品牌。农夫参与合作社可以削减交易费用、享受农产品加工增值利益、共同运用大型农业机械,享受诸如良种供应、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机械修理技术培训、信息

5、询问等各项服务。目前,全德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覆盖了大部分农产品及销售、加工企业。大多数农业合作社又走上联合发展之路,很多合作社都加入了地区性合作社联盟、专业性合作社联盟和全国性合作社联盟,这些联盟在互通情报、限制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爱护了农夫的利益。四是生产过程高效化。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据联邦统计局统计,1950年,德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能养活10个人,1996年已可养活108个人,2023年达到124个人,目前可养活140个人,平均每个农业劳力贡献的净产值在2万欧元以上。德国农产品的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谷类、马铃薯、食糖和牛肉自

6、给有余,还能大量出口;牛奶和猪肉基本自给,禽肉需少量进口,禽蛋的进口量在30左右;水果、蔬菜自给过半。五是信息服务专业化。为农业服务的组织多种多样,包括联邦、州农业部门、各类涉农科研机构、农夫合作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等,可为农业企业供应包括科技、信息、机械、产品销售和农资供应等专业化服务。六是农村家居人文化。德国政府严格实施土地整治法,明确了相关村镇规划,划定自然爱护区,改善农夫生活和生态环境。农夫非常重视爱护农村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塑造了由多彩田野、漂亮村庄、碧绿草地、茂密森林交织(30%森林覆盖率)的充溢人文氛围的乡村风光。农村湛蓝如洗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田野,悠然自由的牛羊令人赏心悦目,成为

7、居住和休闲旅游的宜人场所。总体看,今日德国农业普遍实现了结构合理化、农业企业化、农夫专业化、耕作机械化、发展持续化。反观我国农业发展实际,还面临着诸如结构调整尚在探究,农夫多且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企业规模小且经营分散,发展持续化形势严峻等制约因素。破解这些难题,必需立足国情,借鉴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阅历,大胆探究,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德国农业信息化发呈现状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农业信息化经验了漫长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头中期至70年头是广播、电话、电视等通信技术在农村地区普及的初级阶段;70年头中期至80年头中期,是德国普及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存储等农业信息

8、化技术的阶段,80年头中期建立了联邦农业经济模型;80年头中期至90年头,德国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电子数据模拟模型技术从研发走向应用,是农业信息技术从初级阶段走向成熟的阶段;进入90年头,信息技术始终是德国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重点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德国拥有了发展“信息社会”的雄厚基础,加快了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农业信息技术快速普及并向全面信息化迈进。2.1德国城乡信息化体系状况 基础设施完备,体系健全。德国城乡建设基本无差别,乡村基础设施完备。一是信息服务设施全面。通讯(含移动通讯)、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和网络应用水平较高,网络基本达到100%覆盖,电脑的普及率较高,农夫电脑拥有比例高达95%

9、以上,多数农业企业是通过电脑来完成经营核算及日常的生产管理,80%90%以上农户接入互联网,但运用网络报送信息的仅占15%30%,多数农夫还运用原始的纸质或传真报送信息。二是体系队伍健全。联邦、州以及地方的农业部门均建有网站,且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各类农业协会也有专人负责信息服务,建有自己的网站,用来服务会员;绝大多数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以及职业农夫都会接受政府、协会供应的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管理实力和技术水平,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多面手,生产、经营、管理以及信息应用水平较高,信息设备拥有量和运用率普遍较高。总之,根据全面、系统、便利、好用的原则,从联邦、州、地方,以及协会

10、、联盟、高校、科研单位到农场都有机构和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三是信息采集系统完善。德国在基础信息数据获得方面,拥有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用来完成土地面积、自然环境等数据采集、贮存、分析、加工;应用卫星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作物测产等,为制定农业有关的补贴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供应牢靠的技术保证和数据支撑。同时联邦、州、地方以及农业企业,依法担当了信息报送与发布的任务,接受补贴的农业企业有责任将基础数据和须要了解的状况,向上一级农业部门报送,农业基础数据最终汇总在联邦数据局,数据局具有较完整的数据分析、整理和发布系统。四是服务覆盖面广泛。目前,德国农业信息服务范围覆盖政策制定、技术研发、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经营决策、技术推广、机械选购、农产品销售以及加工出口的各个方面,且机构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充分体现出德国农业信息服务敏捷的特点。农业企业和农夫均可通过网络、媒体、信函、电话等形式得到联邦政府、州或协会供应的各类信息服务。总体看,德国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