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267508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程导入】右图是苏联社会主义的两位领导人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列宁,人们都知道他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的理论,而对他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方面却知之甚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斯大林开创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至少在半个多世纪内,世界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对此深信不疑。而对列宁曾经尝试过的“新经济政策”,人们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特例,并不以为然。那么,社会主义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哪一个更适合苏联国情?让我们结合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作一个比较和鉴别吧!【知识网络】【学

2、习探索】1.在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政权实行了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后,苏俄又实行了哪一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苏联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这一模式在政治和经济上有哪些表现?利与弊各是什么?【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后广大人民生活极端痛苦B.农民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面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D.列宁要把苏俄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2.苏维埃社

3、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于()。A. 1917年10月B. 1920年10月C. 1922年底 D. 1924年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于()。A. 1924年B. 1928年C. 1936年D. 1937年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斯大林模式”弊病的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过分强调产值和产量,忽视产品的种类和质量C.国家对农产品定价过低,对工业品价格定得过高D.注意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二、填空题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时期,苏维埃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在 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 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2.苏联成立之初,除俄罗斯联邦、 外,还有 和 ,后来,苏联扩大到 个加盟共和国。3. 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的形成。三、简答题自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苏俄(苏联)国内经济政策有何变化?结果如何?【资料下载】“斯大林模式”是一个被帝国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是适应当时苏联国内生产发展水平的产物。但“斯大林模式”同时也包含着一系列的缺陷和弊端,是一个不完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模式。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成为苏联

5、解体的深层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有其特殊历史条件的。一方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十分险恶。十月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国家便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竭力想把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但是,由于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仍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因而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另一方面,苏联从沙俄继承来的经济是十分落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虽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它仍是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发展相当落后的国家。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保卫无产阶级的革命成果,苏联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发展经济,尽快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6、化。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正符合了这一需要,它可以集中全国力量来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在“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这主要表现在: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其工业产值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苏联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且在战后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核心,是冷战时期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在建立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苏联掌握了一度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子技术、航天技术等,使自身进入了世界科技先进国家行列。【思维拓展】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制定实施的一种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斯大林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二者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种经济模式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