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67448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143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013年秋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担任七年级(2)班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学生39人。通过查阅新生录取成绩册,对比小学平时成绩与小学毕业成绩,以及对部分新生的调查摸底,发现本班新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虽然有几个高分同学,但普遍成绩较差。数学不及格的人数达到半数以上,甚至多名学生数学成绩是几分十几分,相当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简单计算,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更因为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学生对环境和学习的不适应,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课堂听讲、学习

2、方法的指导。2、 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也是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并对其分类和比较大小;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并利用它们的性质进行化简和计算;理解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和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解题和计算中。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通过日常生活事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进而导出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并对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式的理解和对数的认识。本章重点内容理解

3、单项式、多项式及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并将其熟练的应用于整式的计算。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既是本学期重点内容之一,也为今后学习其它方程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从生活图形

4、、图案入手,通过对点、线、角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本章的重点一方面是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性质,并进行线段和差、角的和差的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另一方面是着重培养学生看图和识图的能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有理数和整式,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进行描述。通过对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角2、过程与方法目标

5、。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并用有理数、代数式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点、线、角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三视图、展开图,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培养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通过解决问题过程相互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

6、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及时掌握中考信息。 2认真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导,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利用教育网,汲取最新的教育教学成果。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7抓“优生”和“中等生”,促进“后进生”的进步。 四、教学进度安排教 学 进 度 安 排 表周次起讫时间主要教学内容备注18.26-9.1预备周29.2-9.8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39.9-9.151.3有理数的加减法49

7、.16-9.221.4有理数的乘除法59.23-9.291.5有理数的乘方本章小结和回顾69.30-10.6国庆节放假710.7-10.132.1整式810.14-10.202.2整式的加减本章小结和回顾910.21-10.273.1从算式到方程1010.28-11.3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和移项1111.4-11.103.3解一月一次方程(二)去括号和去分母1211.11-11.173.4实际问题与一月一次方程1311.18-11.24本章小结和回顾1411.25-12.14.1几何图形1512.2-12.84.2直线、射线、线段1612.9-12.154.3角1712.16-

8、12.224.4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1812.23-12.29本章小结和回顾1912.30-1.5复习迎接期末考试201.6-1.12211.13-1.19计划拟定时间:2013年8月30日第一章 有理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

9、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问题: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X,身高1.69米,体重74.5千克,今年38岁我们的班级是七(2)班,有5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7个,占全班总人数的54%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学生思考,交流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

10、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11、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

12、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三、课堂练习:教科书第3页练习四、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1、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

13、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五、布置作业:教科书第5页习题1.1 第1,2,4(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第2课时教学内容:1.1 正数和负数(2)教学目标:1、 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3、 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教学难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知

14、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

15、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这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初步认识即可,不必深究问题3:教科书第4页例题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