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62919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老干部服务新做法 第一篇: 开辟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发展的新途径 随着老干部“双高期”的到来,老干部居家养老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愈发凸显,迫切地需要通过多种服务,进行生活的、身体的、精神的、物质的调节来有效地满足其实际需求。当前,在老干部工作中,如何创新思路,选准载体,开辟老干部个性化服务发展的新途径,使老干部服务更加人性化、内容系列化、参与社会化,达到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市老干部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局通过调查研究,依托社会力量,在服务上实现了“五个转变”并在“五个转变”的基础上开展了“十进家庭”实践活动找到了答案。 一、活动背景及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老干部已整体进入了高龄期、高发病期。老干部

2、出不来、看不见、听不到、记不清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生理上、生活上的困难越来越多,管理和服务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针对这一现状,市委老干部局从202X年初开始,便着手对老干部养老多样化、老干部工作人性化、为老干部服务社会化、个性化的调查研究,探索了“双高期”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新途径。以往我们习惯于按照条条框框去开展老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比较模式化,服务形式单 一、内容有限、质量不高。特别是针对老干部个案中的一些问题 缺少系统的研判和前赡性思维,解决的新办法不多。随着老 干部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通过重新审视老干部服务需求的 新情况和新变化,感到原有传统的服务理念及形式已不能满 足老干部工作和老干部

3、的现实需要,必须突破一贯式的思维 定势来谋划和创新工作。 二、“五个转变”。即变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封 闭的工作方式向开放式的工作方式转变;单一的生活服务向 社会化、个性化的综合服务转变;按部就班地落实待遇向深 入调研,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转变;由 关心服务向热心、孝心服务转变。从而,推动老干部个性化 服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十进家庭”具体做法 、政策宣传进家庭。为了让老干部充分享有知情权、 建议权和参与权,及时了解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相关政策和 全区工作动态。我们摘编了老干部工作政策汇编中有关内容 印成小册子,以及定期编发老干部工作简报送到他们手中。 变老干部对政策

4、和待遇落实的“担心”为“放心”;变老干 部对工作形势发展的“关心”为“安心”。 2、法律维权进家庭。结合五五普法和六五普法工作, 我局成立了老干部法律援助联络部。共举办5期老干部法律 知识辅导,现场解答老干部诉求的有关问题起;调解家 庭纠纷11件,其中疑难纠纷2件,调节成功率8.6%;解决 子女赡养、阻挠老人再婚、房产继承等问题6起。保护了老 干部的合法权益,匡正了一些社会时弊。 、就业信息进家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些老干 部子女下岗失业后成为“啃老族”,给老干部带来了精神压 力和生活负担。对此,我们从实际出发,于202X年8月, 在全市首次举办了“老干部下岗子女再就业专场招聘会”, 深受

5、老干部及其家属的欢迎。当场为有就业需求的0多名 老干部下岗子女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有4人重新就 业。今年我市的这一工作在劳动部门的配合下,又有了新的 进展。全市各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所和社区服务站建立了为老 干部下岗子女提供再就业服务的长效机制,搭建了就业平 台,做到随时登门送就业信息,当场解决再就业难题。从而 解除了老干部的后顾之忧。 4、家政服务进家庭。今年年初,我局联系社区家政服 务中心对老干部家政服务需求进行了普遍调查,部分有条件 的中心还通过联网登记,做到资源共享。特别是对独居、空 巢、行动不便和长期患病的老干部随时提供看病陪护、起居 照顾、拆洗缝补、熬药做饭、修理电器、免费理发、擦

6、身助 浴、租房换房、代购代办等1多项内容的特惠服务。据统 计,已有多名老干部在服务中受益。 5、医疗保健进家庭。一方面,成立了由老干部局、定 点医院和老干部代表组成的医疗管理服务队,坚持每年定期 上门走访慰问患重病、大病及家庭生活困难的患病老干部。 另一方面,市定点医院在全市率先专设了老干部诊疗区,畅 通了老干部就医“一站式服务”的绿色通道。新设了老干部 医疗保健指导科,选派5名有临床经验的主治医师担当全市 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医,制发了医患服务联系卡,全天侯地提 供医护服务,从而使老干部有了贴身服务的“私人医生”。 再一方面,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双延伸“活动,建 立了以区定点医院为主体,社

7、区卫生医疗服务站为基础的老 干部医护服务网络。片医、片护为辖区患病的老干部随时提 供问病咨询、指导用药、定期巡诊、设立家床和上门输液等 项服务,做到主动热情、周到细致。 6、康复训练进家庭。处于“双高期”的老干部,大多 数患有多种疾病,造成肢体上、听力上、视力上的残障,他 们既渴望得到助残用品,又愿意接受康复指导和训练,以缓 解和减轻因病致残所带来的痛苦。对此,我们于02X年初, 在全区老干部中进行了残情及康复需求筛查。并协调残联部 门共同开展了“关爱老干部、助残送温暖”活动。向老干部 赠送了台轮椅、0个助听器、30把导盲手杖,解决了部 分老干部的燃眉之急。此外,我们借助全国助残日、聋人节、

8、盲人节、重阳节等节日,每年都为有残障和康复需求的老干 部提供一定数量的康复用品用具和康复指导手册。 、送暖帮扶进家庭。我局成立送温暖志愿者服务队, 主动与高龄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干部结成“一助一”对 子,开展了“五必到”服务,即老干部有急难事必到、生病 住院必到、定期体检必到、重大节庆日必到、生日祝福必到。 、精神慰藉进家庭。我们利用不同的情感寄托方式来 尽量满足空巢、独居老干部的精神需求。一方面,帮助本人 有需求,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干部搭鹊桥。另一方面,老干部 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采取电话沟通和业余时间经常上门等 方式,为空巢、独居老干部进行心理疏导、读报聊天、陪玩 棋牌等服务,消除了他们空虚

9、寂寞之感;再一方面,由社区 牵线搭桥,在部分空巢、独居老干部与特困户家庭之间开展 了“双认亲”活动。让辖区内生活条件较好,本人有意愿的 空巢老干部与特困家庭在学的中小学生认亲结对,互帮互 助。即老干部资助部分学习费用,缓解其家庭负担,特困家 庭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老干部料理家居琐事或陪同读报、聊天 等等,做到各取所需、互动双赢,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项活动刚刚发启,就得到了部分老干部的积极响应。 9、文化娱乐进家庭。据调查掌握,老干部中党员多, 企业的多、年高体差、行动不便的多,虽然他们无法正常的 过组织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但渴望得到组织关怀和文化滋 养的心情仍然迫切。对此,一方面,我们通过发

10、挥老干部党 支部的作用,把党建文化、企业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 上门传播给老干部,使他们感到耳熟能详、耳目一新;另一方面,社区把文化活动阵地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刻录光盘定期上门赠送给老干部,使他们感到身在其中、身心愉悦;再一方面,通过市文化部门集中向老干部捐赠一批红色精典和现实题材的文化作品,使他们在收听收看中,陶冶情操,与时俱进。 10、生日祝福进家庭。在老干部过80岁、0岁生日时,市委老干部局会同老干部居住地的街道、社区分别派人到场祝寿。为老干部赠送贺卡、生日蛋糕和长寿面等。空巢、独居老干部的生日由社区亲自帮助操办,让老干部的温暖和幸福感常在。 通过开展服务老干部“十进家庭”活动,使我

11、们深刻地体会到:“十进家庭”活动的开展,为老干部解决了平时需要解决,却难以解决的许多问题。它既是老干部工作个性化服务探索的试金石,又是老干部工作社会化实践检验的风向标;既是让老干部身心健康得以修复的一剂良方,又是使老干部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的致胜法宝;既是深受老干部满意和认同的益友,又是引领服务者实践与认识的良师。总之,它不仅深化了老干部工作的内涵,而且提升了老干部工作的整体水平,是新时期解决老干部“双高期”问题的有效途 临江市委老干部局 20年9月4日 第二篇:做好三篇新文章全力为老干部服务创老干部服务之先争老干部满意之优 浙江省余姚市做好三篇新文章全力为老干部服务 浙江省余姚市现有离休干部28

12、5人,平均年龄84.岁,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77岁。当前,离休干部中“出不来、看不到、听不清、走不动”的越来越多,尤其是生病卧床、鳏寡孤独、空巢独居的逐年增多,这对做好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余姚市委老干部局以“提高满意度,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从老干部的需求出发,创老干部服务之先,争老干部满意之优,全力为老干部服务,不断提升老干部满意度。 做好医疗保健新文章开启便老“直通车” 随着老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不起、平时需有人照顾的老干部越来越多,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切实满足老干部这一需求,提高老干部晚年生活质量,近年来,余姚市委老

13、干部局做好医疗保健服务新文章,为促进老干部健康长寿开启便捷服务“直通车”。 一是建立老干部保健室。从去年5月起,在余姚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楼,专门腾出2间用房,建立老干部保健室。制定了老干部保健门诊流程、老干部保健室工作人员职责、老干部接诊医务人员职责,成立了由24个科室正、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主治医生共114人组成的专家组,调配了名高资历护理人员作为专业接待人员,并配备了2名专职导医。老干部到该院看病,不用门诊挂号,直接到老干部保健室,有专职医务人员接待,做到“五陪同”、“三协调”、“二代替”,即陪同诊治、陪同检查、陪同付费、陪同取药、陪同办理相关手续,遇老干部急病时协调安排医师进保健室接诊、协

14、调优先安排辅助检查和住院、协调解决老干部提出的相关医疗的合理要求,代为预约特殊检查、代取辅助检查结果。同时在该院住院部12楼开设特需病房,每天预留个床位给老干部,努力做到咨询、预约、就诊、检查、治疗、取药、住院“七优先”,解决了老干部“五怕”问题(怕挂号排队、怕环境复杂、怕手续繁琐、怕看不到专家医生、怕住院困难),切实为老干部们提供“优质医疗”和“亲情服务”。自保健室成立运行至今年6月底,共接待老干部15人次,其中:专家门诊11人次,配药256人次,安排住院48人次,预约挂号人次,接受电话咨询约130余人次。 二是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在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开通老干部就医绿色通道(下发二院老干部就诊vip卡),在门诊总服务台设立为老干部医疗保健服务接待点,做好基本信息登记,根据老干部不同的就医需求通知门诊办,由门诊办工 1作人员具体安排老干部的医疗服务工作。一般配药者,至一楼简易门诊处完成相应服务;需要专科或专家门诊者,陪护至相应就诊楼层,落实专科医生或专家的优先就诊流程;需要预约诊疗者请致电总服务台,由各楼层护士站帮助解决;有急诊医疗需求的老干部至急诊护理站,由急诊护理站负责安排老干部的急诊就医;需要住院的老干部,由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