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26250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例题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 格、或一个公式。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 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

2、变化,就是物理变化。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 ,半径的数量级在 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 1026 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汤姆森模 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卢 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4、波尔“分层模型

3、”: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四、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

4、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组成物质的元素1、110 多种,包括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 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 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

5、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 1 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112 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 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 、 金属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

6、号的右下角用数 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 元素写在右边。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5、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表示物 质分子的构成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 Cl-、Na+、Ca2+、Mg2

7、+7、Cl-表示带 1 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Ca2+表示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Mg2+表示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2 Na+表示二个钠离子: +19、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化合价表示如 Na10、常见化合价: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钾钠银氢+1 价,钙镁钡锌铜为+2 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2 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书

8、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9、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以 C12 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 23Na:钠原子有 11 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23;中子数为 12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16 S32求:H SO (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2 44、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

9、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 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6、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100%相对分子质量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C )销量ABS=vtCD月份2.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D )。A. 钙单质 B. 钙离子 C. 钙原子 D. 钙元素3.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 成的混合物 的

10、图是( B )4.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有关信息。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铱的元素符号为 Ir B. 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2.2C. 铱原子核内有 77 个中子 D. 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775. 某元素原子 A 的质子数为 Z,已知 B3-和 A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 B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B ) AZ-2+3 BZ-2-3 CZ+2+3 DZ+2-36. 三聚磷酸钠( Na P O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5 3 10使用含磷洗衣粉。在 Na P O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C)5 3 10A+3

11、B+4 C+5 D+67如图是核聚变燃料氦的原子结构模型。该原子核外有 2 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B ) A1 B2 C3 D58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者和推广者。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观察到生命体在分子层面和细胞层面的诸多反应和细胞内部的运动情况。下列关于荧光技术运用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可探知生物体内分子的运动情况B.可看到原子的运动情况以及构成原子的微粒C.可看到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及受精卵的发育过程D.可看到癌细胞的成长、转移等具体过程9. 某物质 R 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 R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0,其中含碳元素

12、 40%,含氢 元素 6.7%,其余为氧元素。则 R 的化学式为 ( A)AC H O5 10 5BC H O4 10 5CC H O DC H O 6 6 6 12 610. 分析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确的是( C)。A. 水能灭火,所以烧菜时锅里的油一旦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D. 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11. 过量的化合物 R 在质量为 4.8 克的氧气中燃烧,只生成 4.4g CO 和 1.8g 水,则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2AR 中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R 中只含碳、氢两种元素CR 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R 中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中12. 某元素 R 的化合价是奇数(不变价),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其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n, 则 R 的化合价是( C)A2(mn)/55 B2(nm)/55 C(2mn)/55 D(2nm)/5513铌酸锂(LiNbO )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C )3A.铌酸锂是一种氧化物B.铌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C.铌酸锂是由铌、锂、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4 32 2D.铌酸锂中铌、

14、锂、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9371614许多人喜欢染发,经调查染发剂中常含有对苯二胺(化学式为 C H N ),它有致癌作用,建议不要轻6 8 2易染发。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DA由三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所占质量分数最小C属于有机物 D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4115.图甲是卢瑟福用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 核式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卢瑟福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B粒子可能是某种原子的原子核C图乙所示原子核式结构是一种模型D通过该实验可知原子内部是空的16.测得某石灰矿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杂质不含钙),则

15、该石灰矿中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C) A40% B50% C80% D90%17随着分子、原子研究技术的提高,科学家可以利用原子来“组装”分子。若用这种技术组装成脱氧核 糖分子(C H O ),则该分子中不含有的原子是 A5 10 4A.氯原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18在化合物 NaxRyOz 中,元素 R 的化合价为 ( D )A、xyz B、(xy)/z C、(x2z)/2y D、(2zx)/y19A、B、C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6、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D )A、ABC B、A BC C、A BC D、A BC4 4 3 2 3 2 420在 NaNO 和 NaNO 两种物质中,所不同的是( D )3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