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记叙文阅读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262476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记叙文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二记叙文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二记叙文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二记叙文阅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二记叙文阅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记叙文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记叙文阅读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 又一个夏季. 炎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她穿着一件红裙子,带着几个小学生,说说笑笑走出校门,步入校园树丛的绿色中. 这是一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65年了.任课老师大都50多岁.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 那年我刚上小学,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穿了件美丽的红裙子.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课堂上,学生经常跟着她进入情境,一会

2、儿是没有捞到月亮的水淋淋的小猴子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大家诉说着什么.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的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了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 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奏出的交响曲在校园小戏台上演了,惹得近处几个玩船迷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也登台献艺.小学生们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里的故事连家长都熟悉了.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赶走、驱散、驱赶了丛林深处的宁静,赶走、驱散、驱赶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再也没有搜肠刮肚

3、找借口的逃课生了,更没了爸妈拿棍子赶着上学的孩子.村民们在议论:学校变了.原来辍学的9名学生又自觉地背着书包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也一天天多起来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5天.这可苦了这些山里娃.他们一天3次站在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等到第三天,几个不甘心的五年级小学生直坐到太阳落下了尖角山,才带着无名的惆怅和失落感,拖着沉重的脚步告别了最后一抹余晖,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她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批改作业的小方桌,还带了几件更漂亮的红裙子.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会去. 激动、兴

4、奋的孩子们把她围起来,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这些满含渴望的笑脸多么动人,多么纯真! 1. 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_;从内容上说,它象征着_.2分2. 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_、_、_,深得学生与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_、_.3分 3. 文章刻画红裙子形象主要采用了_和_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3分 4. 红裙子给小山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分 5. 第11段写红裙子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小方桌,还带来了几件红裙子,这意味着什么? 6. 文中画线的句子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2分 二田野上的白发刘益善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

6、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

7、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

8、,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

9、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18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答:19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答: 20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答:21下列对文中

10、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C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答:三珍珠项链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

11、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4我和姐姐都以为

12、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8姑娘.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11什么事?12我有一条

13、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

14、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1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15这篇叙事散文以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整.2分受赠珍珠项链感叹珍珠项链16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起,到止.这种写法的好处是:.4分17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答:18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答:19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3分答:四山就这么高仲利民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