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6176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提要:同时为确 保房屋电气设备和用电的安全,又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接 零。房屋的管、修单位,除应做好既有避雷设备和接地装置 的维修和修理外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为避免房屋建筑物遭受雷击损害,应按建筑电气设计 技术规程(jBj 16 - 8 3)规定对有关房屋建筑物安设避雷 装置。同时为确保房屋电气设备和用电的安全,又必须采取 保护性接地、接零。房屋的管、修单位,除应做好既有避雷 设备和接地装置的维修和修理外,对应设而未设的或装置不 完善的,应结合房屋修缮,预以增设完善。一、防雷要求分类雷是自然界中自然放电的一种现象

2、,当带电云层中的电 荷越积越多时,会向附近带异性电荷的云层或向地面放电, 这就是雷电现象。当雷电经过建筑物或电气设备时,其电流 值可高达数万或数十万安,给建筑物、电气设备或人员造成 严重的破坏或危及生命。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应针对 雷击的规律和危害性,分别对直接雷、感应雷、架空线引入 高电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一)防雷等级的划分1.第一类凡在建筑物中存放爆炸物品,或经常发生瓦斯、蒸汽、 尘埃与空气的混合物,因电火花发生爆炸,致使建筑物损坏 或人员伤亡者。2 .第二类凡在建筑物中贮存大量易燃物品的房屋;或具有重要政 治意义的民用建筑物。3 .第三类不属于第一、第二类的范围,而需要作防雷保护的建

3、筑 物。(二)各类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 .第一类建筑物(1)防止直接雷1)低于15m的建筑物,用独立避雷针保护,接地电 阻小于10 Q,引下线距离墙面及接地装置距地下金属管道 或电缆不小于3 m。2)高地3 0m的建筑物,避雷针可装于建筑物屋顶,接地电阻小于5 Q,建筑物的钢筋及室内的金属设备,均应 彼此连接接地。避雷针应高出爆炸性管道3m,离开5 m(2)防止感应雷1)非金属屋面用明装避雷网保护,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屋面可直接接地作防感应雷2)接地电阻小于5 Q,接地装置应沿建筑物四周环形 敷设。3)室内一切金属管道和设备应接地。(3)防止高电位引入1)采用不短于5 0 m的电缆进线和低压避雷器保

4、护时,电缆两端及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小于10Q。2)采用架空进线时,进户线电杆的接地电阻小于10Q,进户杆前5 0 0 m内电杆均应接地,电阻小于2 0 Q, 低压避雷器装在进户杆上,接地电阻小于10Q。3)架空引入的金属管道,在室外每隔2 5 m接地一处, 进户处接地电阻小于15 Q。除防止直接雷,其余接地装置均可连成一体,接地电阻 应满足最小值。2 .第二类建筑物(1)防止直接雷1)在建筑物上用避雷带和短针(0. 30 . 5m)作混和保护,或用避雷针保护,接地电阻小于10 Q。2)厚度不小于4 mm的金属屋面,可作为雷电接闪装 置。3)钢筋混凝土物面,内钢筋可作暗装避雷网, 在山墙、 屋脊、

5、屋角等凸出部分应加装避雷针。4) 焊接的混凝土内钢筋可作引下线。(2) 防止感应雷1) 室内一切金属管道和设备应接地。2) 室内相距10 0 mm以下的平行或交叉管道每隔25 m应接地,接头、弯头等处应用导线跨接后接地,不允许 有开口环节。(3) 防止高电位引入1) 用电缆进线时,同第一类建筑物。2) 采用架空进线时,进户线电杆的接地电阻小于10Q,进户杆前15 0 m内电杆均应接地,接地电阻小于2 0Q,低压避雷器接地电阻小于10Q。3) 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在进户处接地电阻小于20Q所有接地装置允许连成一体。3 .第三类建筑物(1) 防止直接雷1) 在建筑物最易遭受雷击的部位,装设避雷针和避

6、雷带,进行重点保护,接地电阻小于15Q。2) 钢筋混凝土屋面,可利用其钢筋作防雷装置。(2) 防止高电位引入在进户线墙上安装放电间隙或瓷瓶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5 Q。各接地装置可连接成一体。避雷针数量和高度应按jBj 16 - 8 3规程及计算确 定。其直径不得小于16 mm,其针尖须做成三叉式或针式, 并镀锡。避雷针要牢固地固定在构筑物上。避雷针须与引下 导线连接牢固,引下导线的截面不得小于50mm2。引下导线的途径要尽量缩短, 避免9 0。的弯折,引下导 线及其固定装置要牢固地固定在构筑物上,固定装置的间距 不能大于1 .5m。避雷针应垂直安装在构筑物上。避雷网、避雷带相互间 的连接要焊接

7、牢固,不能开焊脱节。引下导线与上下导体的 连接须牢固可靠,地极夹板不能有锈蚀或接续不良现象。避雷装置及各种接地极,每年应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一 次检测工作。在进行接地极的测试前将引下导线与地极的引 上导线连接点断开,要做出测试记录。埋入地下部分的地极 导体及地极母线不能暴露在地面上。引雷入地装置必须经常 保持接地良好,导电可靠。避雷针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值,应用接地电阻测定器测定。该测定器的使用,应按照该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 定所得的接地电阻值超过规定时,即认为接地不合格,应采 取补救措施。如增加原地极深度;将地极附近置换导电率低 的黑土;增大地极处的潮湿度以及增加地极根数。例如原设 地极为两根

8、铁管时,可按原管间距选一新位置,再打入一根 铁管,其深度与原管相同,并与原设铁管横向焊接牢固,用 土埋好即可。这些措施都会使接地电阻值得到改善。对经检查测定失效的避雷装置,以及丢失、损坏了的接 闪器、导线和接地极等,及时予以修复。二、接地装置(一)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的要求1 为防止电气设备以及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偶然带电 而发生人身感电事故,对电动机、变压器、配电柜、铁制配 电箱、发电机、操纵台等动力设备;对手电钻、手电刨、电 锤等手持式电动工具;对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家用电 器,在开始使用前均应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2 .为防止雷雨季节由于雷电引起的雷电波沿低压架空 线路侵入房屋内部烧毁电

9、气设施,以及房屋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维修提要:同时 为确保房屋电气设备和用电的安全,又必须采取保护性接 地、接零。房屋的管、修单位,除应做好既有避雷设备和接 地装置的维修和修理外防止三相四线的零线由于偶然的损断,致使屋内零线带电烧 毁单相用电器械的家用电器设备的事故,对于三相四线式进 户的零线在进户口处必须作好零线及其金属管的补助接地。3 .按照jBj 16 - 8 3规程规定,凡是电灯负荷容量超过30A和电灯电力合用一处进户线者,均须采用三相四线 进户,其零线在进户口处的重复接地须根据各该地区的土壤 情况而定。(二)接地极的作法对于零线的重复接地极,避雷针的引雷接地极,屋面避 雷网和避

10、雷带的接地极,三相四线式中性点接地极等等的作 法基本相同。但接地电阻值以及垂直打入地下的导体数和深 度则分别有所不同。如危险仓库避雷网的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能大于4欧 姆,一般房屋的避雷网接地电阻和烟囱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 大于10 Q即可。具体做法如下:1 接地极应选择在地势比较低洼或经常潮湿的处所进 行埋设。2 .接地体一般的是以2.5 m长的两根金属管或角钢垂直打入地下,其间距应是导体长的两倍。金属管径应不小于4 0 mm,角钢应不小于5 0 X5 0 mm。3 .埋入地下的金属导体须距离建筑物或门口 3m以上,并须排成一字形,且垂直于墙面。4 .打入地下的地极导体应在冻层以下。5 .埋入

11、地下金属导体的顶端须以4X4 0 mm的扁钢做成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以电、气搭焊焊牢,扁钢与金属接地 体的焊长度不应少于扁钢宽度的两倍。6 .金属接地体的顶端及其接地线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少于0 .7 m。还应根据当地地热坡度及水土流失情况,适当加深以防露出地面。7 .接地母线完成后,在回填土前,须对接地电阻值进行 测定,若接地电阻值超过规定时应再打入一根金属体不小于5 0 X5 0 m m的角钢或管径不小于4 0 mm的钢管。并填写 试验记录。8 .回填土时不宜将炉灰、 砖石或垃圾填入坑内。 必要时 可另换填一部分电阻率较低的土壤作为回填土。9 .接地母线的引出部分, 须用直径不小于1 0 mm的圆钢焊在扁钢上,另一端引出地面的部分,须顺墙引上,高度 不少于2 m。并在自然地面的上、 下各0 . 2 m段将圆钢涂 以防腐沥青,其露出地面的圆钢须装入钢管内,钢管下端埋 入地下0 .3m,并用卡子每隔0.8m将钢管固定在墙上。引上圆钢的顶端要焊在金属夹板上以便压紧零线引下导线。10 .零线及进户铁管的引下导线, 须用截面不小于10mm2的橡皮绝缘铜电线,其上端连接在零线及铁管上,下端压接在金属夹板上。引下接地导线用U型钉固定在主墙上或 抹在主墙的抹灰层里。其作法如图6-7-24。图6-7-24钢管组成的接地极构造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