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826164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概述1(一)工程概况1(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1(三)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1(四)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2二、地形地貌3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3(一)地层岩性3(二)地质构造概况4四、水文地质6(一)地表水6(二)地下水6(三)水文地质试验8(四)隧道涌水量分析评价8(五)、地下水侵蚀性评价11五、工程地质条件12(一)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12(二)场地地震效应13(三)、岩土施工工程分级13(四)、隧道围岩分级13(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16(六)、斜井进口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8六、隧道风险分析与评估18七、环境工程地质评价20八、工程措施建议21蒿吉坪隧道工程地质说明书一、概述(

2、一)工程概况蒿吉坪隧道位于湖南省中方县蒿吉坪乡境内,线路跨过上蒲溪(蒿吉坪中桥)直接进入隧道,隧道下穿蒿吉坪乡、田坳、烂田坳、干田垅村,隧道出口位于杨家村爷溪右谷坡,隧道起屹里程为:DK287+832DK292+905,全长5073米,隧道最大埋深为442m。隧道进口标高353.78m,出口标高327.91m。隧道区交通状况较差,进口段至东南方向的蒿吉坪乡平距303m。出口段沟对面,有通往袁家的村道,可供农用车辆通行,洞身段地表则为人行山道及通往蒿吉坪乡的乡村水泥路。该隧道共设计有1#、2#两个斜井以及1个横洞。1#斜井位于进口段DK288+150公里处右侧,总长160m,走向212,与正线夹

3、角50,斜井坡度8。出口位于电站引水渠上,无公路可通,交通条件差。1#横洞位于隧道进口段的DK288+000公里处右侧,总长190m,走向346,与正线夹角83,横洞坡度0.4。出口位于河谷边,无公路可通,交通条件差。2#斜井位于隧道洞身段DK292+300公里处左侧,斜井长度(平距)330m,走向71,与正线夹角41.26,斜井坡度9.2。出口位于沟谷,距离乡村水泥路202m,需要新修公路到洞口。(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1、目的:通过勘察,为沪昆客运专线的初步设计,提供最基本的地质参数。提出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有关措施建议。2、任务:详细查明蒿吉坪隧道进出口、洞身段以及线路两侧各500

4、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软弱结构面的产状及组合形式及性质特征。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充分估计隧道施工可能诱发的危险因素,及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意见。 完成蒿吉坪隧道定测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三)勘察概况及工作方法1、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钻探任务书(2)新建铁路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工程地质勘察大纲(长沙至玉屏段);(3)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2、勘察过程及方法本隧道勘察采用了大面积地质调绘、大面积水文地质调绘,并大力推广和采用了

5、航测遥感、物探、钻探等多种综合勘探手段。尤其是大力推广和采用了物探技术,采用了电测深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地震弹性波法、声波测井、综合测井等多种物探手段指导钻探工作,同时结合地质调绘,对重大物探异常(断层破碎带、孔洞等)采用钻探验证。由于受地形、气候、工期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本隧道分步勘探,分阶段提供地质资料。钻探工作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共布设7孔,第二阶段重点针对隧道进出口及浅埋段,共布设7孔,3个挖探。(四)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本隧道由于山高坡陡,地形较复杂,本勘察阶段以大面积工程地质调绘为主,辅以控制性钻孔相配合,最后根据钻孔资料,在薄弱地段加密勘探。实际完成的勘探工程量如下。蒿吉坪隧

6、道主要勘探工作量表 表1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地质调绘Km25.073钻探深孔m841.504孔浅孔m420.1610孔试坑m2.33个物探地震勘探m552进出口及浅埋段无源大地电磁m5050综合测井m550.53孔波速测试m652孔水文试验台班/孔29.25/6抽(提)水试验水样组7简分析与腐蚀性试验岩样组31力学试验土样原样组6常规+压缩、剪切扰样组4颗分原位测试动探m5标贯次1二、地形地貌隧道所在区为雪峰山西麓的北向延伸的中低山区,沿线地形较复杂,所经之处山峦叠嶂,沟谷纵横,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峻,相对高差达500m。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第四系厚度一般0.53.0m。植被茂密,自然坡

7、度一般1535,总体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弓”型,在沟壑、路基软、陡壁处基岩出露。进口自然坡度2535,出口自然坡度1015。三、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一)地层岩性根据地质调绘,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隧道调查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和坡洪积层(Q4dl+pl),震旦系下统南沱江组(Zant)和江口组(Zaj),以及元古界板溪群拉榄组第二段(Pbnbl2),按由新至老顺序,各地层岩性特征分别叙述如下:蒿吉坪隧道地层统计表 表2序号时 代成因岩性特征里程厚度(m)分布系统组段起讫1第四系全新统Q4el+dlQ4dl+pl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具弱粘结性。含粉细砂约2030%

8、,角砾约占1015%。碎石土:以板岩碎块为主,灰褐、黄褐色,稍密,主要分布于陡坡、沟谷等处。13进出口段地表及洞身段低凹处2震旦系下统南沱江组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含砾绢云母板岩,灰绿色,不具层理或微具层理,风化后呈黄绿色或肉红色,与下覆地层整合接触。DK287+832DK289+2401408隧道进口段3江口组Zaj含砾凝灰质砂岩、含砾砂质板岩,灰黄浅灰绿色,中厚层状,产状1101406080,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DK289+240DK291+7402500进入隧道洞身4元古界系板溪群拉榄组第二段Pbnbl2凝灰质板岩段:深灰至灰黑色,中厚厚层状,具条带构造,水平纹理发育。主要

9、岩性为凝灰岩、层凝灰岩以及凝灰质板岩,夹厚约数米的变质凝灰质砂岩。岩石由粉砂结构的长石、石英等晶屑与隐晶结构的火山灰或绢云母等粘土矿物两部分组成。产状,1301405871DK291+740DK292+9051165隧道出口段(二)地质构造概况区域上,属于雪峰山复式背斜西北侧的次级构造-大墦坪溆浦复背斜核部,地质构造较复杂,总体表现为复式背斜叠加压扭性断层的组合。岩层总体以单斜为主。DK287+832DK291+760,地层总体倾向东,略向东南偏转,倾角4575。本次定测,共发现9条断层,从进口至出口依次为:F101压扭性断层、F102压扭性断层、F103挤压错动带、F104逆断层、F106石

10、堡区域压性断裂。蒿吉坪隧道主要断层一览表 表3序号编号断层性质主要特征影响范围备注F101压扭性断层该断层位于隧道进口段,走向45,倾向东南,倾角5865,正断层,属于次级断裂。宽3050cm。与线路夹角48。断层两侧岩石主要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断层带附近岩石破碎,风化强烈,灰黄色,新鲜面灰青灰色。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粗糙,陈旧,灰黄色,裂面多被泥钙质充填,水蚀现象比较明显,中等富水。DK287+900DK288+000F102压扭性断层位于隧道进口段,与线路夹角52。断层两侧岩石主要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岩石破碎,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断层破碎带宽20m,底部见有黑色断层泥,断

11、层面产状8510036-45。断层下盘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砖红色、灰绿色,强风化,产状10045;断层上盘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灰青灰色,产状12065,节理裂隙发育,裂面粗糙,呈黄褐色,裂面多为碳酸盐薄膜、水蚀铁锈充填,发育两组节理:L1=21085间距30cm,延伸45m,裂隙宽23mm,钙质充填;L2=31076,间距20cm,延伸短,呈闭合状,裂面陈旧,黄褐色。水蚀现象明显,中等富水。DK288+000DK288+150F103挤压错动带位于隧道洞身段,断层产状33258,宽530cm。与线路夹角50。两侧岩石主要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强风化,灰黄色,岩石破碎

12、。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密集,裂面粗糙,陈旧,灰黄色,裂面水蚀现象明显,弱富水。DK288+260DK288+350F104逆断层位于洞身浅埋段,断层产状1901956075,与线路夹角21。影响带宽1030m,区内延伸1.2Km,属于石宝断裂的次级张性断层,周围见条带状、团块状石英脉。节理裂隙发育,裂面粗糙,陈旧,灰黄色,裂面黄褐色铁泥质充填物,水蚀现象明显,中等富水。DK290+750DK291+110F106石堡区域压性断裂位于洞身浅埋段,为区域性大断裂,断层走向3040,倾角7080,区域内长达100余Km,上盘(NW盘)为Ptbnbl2的凝灰质板岩,下盘(SE盘)为Zaj的含砾砂质板

13、岩。断裂内挤压破碎强烈,直立挤压带及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不等,硅化迹象断续,板溪群以30仰冲于江口组之上。节理裂隙发育,裂面粗糙,陈旧,灰黄色,多见水锈,水蚀现象明显,中等富水。DK291+600DK291+900另外,物探采用无源大地电磁法(EH-4),推测断层有F1、F2、F3、F4、F5等5条,F1与区域断层F103吻合。物探推测断层,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层间错动,以及节理裂隙密集带,岩体破碎,地下水富集。详见下表。物探推测断层一览表 表4序号编号洞身里程主要特征1F1DK288+440两侧电阻率值变化剧烈,岩层有上下错动的痕迹,且中间电阻率值低,等值线呈现出竖向走势,推断为为断裂破碎带,岩

14、性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2F2DK289+030洞身上下有一高低阻分界,且等值线均呈现出向下延伸的趋势,推测为断裂破碎带,岩性为Zant含砾绢云母砂质板岩。3F3DK291+090两侧自上而下电阻率值都呈现出高低阻变化趋势,等值线呈现出竖向走势,岩性为Zaj含砾砂质板岩。测线区内因不均衡的雪峰运动,使海盆部分抬升封闭成陆,遭受风化剥蚀,造成测线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与元古界板溪群拉揽组之间的假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使震旦系地层以含砾明显区别于元古界地层,地质调查未见明显的不整合面。(三)节理据实地调绘,区内节理裂隙较发育,在断层破碎带两侧各5-30m范围内较密集。节理裂隙面较平直,少量粗糙,多数闭合。少量张开,宽度15mm,张开节理裂隙一般被方解石和石英脉充填。节理裂隙倾角一般较陡,长度1.520m,间距0.25m不等,节理裂隙发育段,岩石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碎块。综合蒿吉坪隧道调查区,主要发育三组节理,以走向北西290320方位的最为发育,该组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